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擂茶奇葩独秀黎川最新.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50709664
  • 上传时间:2023-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56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擂茶奇葩独秀黎川阿刚擂茶是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的根,曾风靡过全国许多地方擂 茶以古老纯朴见奇趣,以美容保健、延年益寿见奇效,自古闻名遐迩擂茶是茶文化艺苑中的一枝奇葩,而黎川擂茶却是这枝奇葩中的独秀全 今印尼、日本、港、澳、台、江西黎川、赣南、福建将乐、宁化、清流、广东 揭阳、湖南桃源、安化等地区的客家人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有吃擂茶的习俗 他们在制作擂茶方法上大同小异,都是将茶叶、大米、姜、芝麻、豆子、花生 等佐料放在擂钵中一起擂成糊状后,用开水冲,然后一碗一碗的分而食之而 黎川擂茶在制作方法上与其他地区不同,黎川擂茶独秀之处就是把“茶渣”和 “酥佐料”(黎川人称香料)的制作分开,形成了全球唯一的黎川特色黎川擂 茶的习俗也自成体系,功效奇特在繁荣盛世的今天,古朴的黎川擂茶跟上时 代潮流,不断丰富,发展,光大古老的黎川擂茶也有了崭新的,富有时代特 色的名字“和谐茶”一、擂茶溯源擂茶历史悠久秦大将司马错,生卒不详,战国秦受阳(今韩城人),司马迁八世祖,战国 中后期秦国名将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奉命攻打楚国,屯兵沅水 之南在与湖南桃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筑城墙时,民间就有“苦羹”流传,“苦 羹”就是擂茶的老祖宗。

      公元前280年有“苦羹”流传,那么开始吃“苦羹” 的历史就更久远了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筒上,有用茶、姜、米等原料制作的茶饼,并 成为宫廷贡品的记载,这就是有关擂茶最早的文字记录因为长沙马王堆汉墓 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墓葬,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 元前193年)葬《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 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 不眠《广雅》作者张楫,字雅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人,在魏明帝太和 年间(227-232年)任博士这时人们就知道擂茶有醒酒,提神的功效唐朝全国统一,交通发达,国力强盛,饮茶风尚在全国传播唐太宗大历 五年(770年)在顾诸山(今浙江长兴)设贡茶院,派使监造宫廷茶,有岁造 一万八千四百斤的记录封演(生卒不详)今河北景县人,天宝中为太学诸生,十五载(756年) 登进士第,撰有《封氏闻见记》书中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人自 怀抉,到处煮饮,从此传相仿效,逐成风俗唐朝有朝廷对茶事的重视,有佛 教禅宇的推波助澜,使得茶文化在全国蓬勃兴起同时擂茶也兴盛中原和全国 许多地方,促进了擂茶的发展。

      《陆羽大传》中,丁文先生详尽的描写了竟陵龙盖寺,僧人饮茶已纳入日 常生活的仪规配备了专门的施茶僧和茶童,并专门设置茶寮执事僧待智积 洗漱停当,穿戴齐整,便走到法鼓前,合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扬起 鼓槌,长击一通此时天未大明,鼓声响彻寺宇,在夜空中荡漾于是,五十 余间僧房门陆续打开,吱吱呀呀,响成一片,僧人女尼朝着茶寮,鱼贯而入, 又鱼贯而出,出茶寮后人人手里多了一碗既提神止渴又可当早点的茶汤,—— 说是汤,又很粘稠龙盖寺的煮茶法虽很新潮,不同于民间时兴的茶粥,但茶 中仍加有酒米、椒盐、花生、芝麻之类的佐料当时盛行的“茶汤”,粘稠一 点就是茶粥,稀一点像汤一样,就是沿袭至今的擂茶茶粥和擂茶的区别,主 要是制作时米的用量多少,米多则粘稠就是茶粥,米少则稀就是擂茶黎川擂 茶传承了古老“茶汤”的精髓,请客人吃擂茶叫“烧茶”,客人来了,主人则“汤” 一碗擂茶给客人吃,再吃一碗,则叫再“汤”一碗这种“汤”擂茶的叫法是 普通的叫法,在老年人中有“汤茶”的叫法汤”擂茶和“汤茶”,就是古老 擂茶流传至今的最好佐证宋代饮茶源于晚唐五代的饮茶风尚,五代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原一带 虽然战事不断,但部分地区却还安逸,战争虽残酷,但文化交流却不断产生和 发展。

      闽茶逐渐为天下人所知,闽茶以其崭新的文化风貌,取代了唐朝苦心经 营的顾诸茶,在饮茶方法上摒弃了茶圣陆羽的煮茶法,而代之以建安的点茶法 由于点茶法的推广和兴盛,中原地区以及全国许多地区的擂茶也受到冲击,兴 盛的擂茶逐渐消退《都城纪胜》是耐得翁介绍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市风貌的著作, 书中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特也今 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者盐豉汤,暑天兼卖杨梅花酒这一时期兴盛的 擂茶,在南宋时的茶坊只不过是冬天才兼卖的饮品元朝以散茶为主,一般民间品饮的是散茶,但进贡朝廷的仍是龙团凤饼, 当时人们仍以团饼茶为天下第一茶的观念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制作龙凤团茶有 扰民之苦,“重劳民力”,因此诏命罢造龙凤团茶,惟采茶芽以进由于朝廷的 诏命,散茶大力盛行从此开始了冲泡法的历史,使沿袭了千余年的煎茶法画 上历史的句号擂茶也受到严重的冲击,在中原和全国广大地区,擂茶几乎销 声匿迹但这古老的擂茶却在客家人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顽强地生存并不 断发扬、光大因为擂茶既不讲究茶的品质,又可以自采自制,既不失茶道之 真谛,又不受经济、文化的困扰,所以能在客家人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扎 根。

      更主要的是擂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解酒、延年益寿等诸多功效黎川擂茶历史悠久,黎川擂茶始于何朝何代?是谁发明?是哪个创造?这 些历史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二、黎川擂茶的制作黎川擂茶的制作主要有二大部分:一是擂茶渣,二是酥香料一)茶渣茶渣有普通使用的茶渣、臭脚根(鱼腥草)茶渣和玉桂子茶渣茶渣的主 要成份有茶叶、大米、盐、臭脚根、玉桂子等茶渣的成份一般是茶叶一斤、 大米一斤、盐一斤半,臭脚根、玉桂子适量1、 擂茶渣茶渣制作的工具是擂钵和年柴,擂钵上口大30公分左右,底部直径约12 公分,内避布满辐射状沟纹形成细牙的陶制擂钵年柴是可食用杂木做成,主 要有油茶木等年柴长80公分,下端刨圆约6公分,上端扁平凿一小孔,系上 小绳,不用时可挂在墙壁上擂茶渣时,先把茶叶放入擂钵,用双脚或双腿夹住擂钵,双手一上一下握 住年柴,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不断的擂动,直至茶叶擂 成末状后,倒入小茶盘;再把大米(必须在擂茶渣前四小时用水浸泡好)倒入 擂钵,直至擂烂大米;这时将擂好的茶叶末倒入擂钵,加盐、加适量水,擂成 糊状,用玻璃瓶或瓷罐装好;这就是黎川擂茶使用最多、最普遍的茶渣茶渣 中盐的成份较多,盐有保鲜防腐作用,所以茶渣存放半年都不会变质。

      臭脚根茶渣,是从野外采来的鲜臭脚根,去叶、兜,取其茎洗干净,放入 擂钵中擂烂,再加入茶渣,擂匀即可因臭脚根是鲜草药,所以臭脚根茶渣的 保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玉桂子茶渣,将适量的玉桂子放入擂钵擂烂,再加入茶渣,擂云即可因 玉桂子是中药,所以玉桂子茶渣半年不会变质2、 茶渣的主要成份(1)茶叶茶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 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 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之为饮,发手神农,闻于鲁周 公……”陆羽认为中国的茶树源于南方,饮茶是从神农开始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根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 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 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茶叶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后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份达四百五十多种, 无机矿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有机化学成份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 成份和药效成份,有机化学成份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 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 有:钾、纳、镁、铝、钻、缺、锰、锌、铜、氮、磷、氟、碘、硒等。

      茶叶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毒、消食化痰、减肥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 目、降血压、血脂、延年益寿等作用黎川擂茶的茶叶主要有“家茶”和“老茶婆”:家茶是种在自家田边地头、 山边、水塘边的茶树采来嫩叶制成的茶叶老茶婆是山上的野茶树和家茶树上 采来叶片较大、较老的茶制成的茶叶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后采头春茶,三月二 十后采二春茶,立夏后采夏茶,立秋后采秋茶黎川人一般习惯晴天上午采茶,阴雨天不采茶青叶采回家后,将青叶铺 开薄摊于簸箕上,放于阴凉透风处阴干部分水份当天晚上生旺火,用于在锅 里炒青叶通过高温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除去青叶中的臭青味,使青 叶水份挥发呈热软状态出锅放在簸箕上反复揉擦,揉全手揉紧后无水溢出, 且呈粘于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再放回锅内用小火慢慢烘干,即成了黎川 擂茶中最主要的成份茶叶2) 大米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制成的成品大约在五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所以推测亚洲 最早种植稻谷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大米,性甘味平,具有健脾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之功效大米含有人体必须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烟酸、及钙、铁等营 养成份大米蛋白质中含有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的80%,蛋白质的可消化 性超过90%,均高于其它谷物。

      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 要的营养和热量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 要资源大米在擂钵中和茶叶一起擂烂,汤擂茶时用开水冲后的茶汤,有益气、养 阴、润澡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具有促进 作用,是补充营养的基础3) 盐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具有 调味、杀菌、防腐作用盐的主要成份氯化钠,在食盐中含量为99%盐味咸、性平、归胃、肾经,能调味和中、益肾润澡、泻热通便、解毒引 吐、滋阴凉血、消肿止痛、止痒等作用4) 臭脚根臭脚根,又名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脚 臭和鱼腥味,故黎川人称臭脚根臭脚根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西北、华北、 西藏部分地区;常年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臭脚根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臭脚根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份——臭脚 根素(癸酰乙醛)臭脚根素是臭脚根主要抗菌成份,对卡他球菌、流感球菌、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臭脚根含有桷斗皮甙等有效 成份,具有抗病毒和利尿的作用,并且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气管 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臭脚根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 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夏天吃臭脚根茶渣烫的擂茶,有清热解毒杀菌 等效果。

      5) 玉桂子玉桂子又名肉桂,常绿乔木,芳香主要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多于秋季剥取5——10年树龄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玉桂子性大热、味辛、甘,常吃玉桂子汤擂茶,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 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二)酥香料酥香料,实际就是炒香料酥香料讲起来容易,真正酥好就很难年轻的 姑娘、媳妇们都知道酥香料,但总是火候掌握不好要么酥过了头,酥出来的 香料有一股烧焦了的苦味要么没酥到位,酥出来的香料不香不脆直至今天, 还是由六、七十岁的老族弛(客家人称祖母)、老阿婆亲自动手酥香料黎川擂 茶的香料十分丰富,主要有芝麻、黄豆、绿豆、豇豆、花生、凤爪、骨子、饭 干娘等1、 炒芝麻炒芝麻,首先用水洗芝麻,去掉杂质,特别是沙子,洗干净芝麻控十水份 锅里不要放油,用旺火爆炒待芝麻劈哩啪啦声响完,芝麻颜色微黄,即可出 锅放在茶盘里待芝麻凉后,用玻璃瓶装好盖紧芝麻是黎川擂茶中不可缺少 的最主要的香料芝麻原称胡麻,据说原产于非洲或印度,相传是张骞通西域时引入中国 但现在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 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中国也是芝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