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专业硕士 统考 大纲.pdf

59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4121096
  • 上传时间:2018-06-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47.95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 前前 言言 为保证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试行办法》的通知(学位[2015]10 号)规定设置本考试大纲,旨在测试申请人是否已具备获得硕士学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中医内科 第二章 中医外科 第三章 中医妇科 第四章 中医儿科 第五章 针灸科 第六章 推拿科 第七章 中医骨伤科 第八章 中医五官科 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4 ⅠⅠ. .考试性质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是同等学力人员获得硕士学位的出口把关和检验性考试 考试范围涵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要求, 更加突出临床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考察, 旨在加强国家对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宏观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 同时也是对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

      ⅡⅡ. .考查目标 1.考生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考生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案例,综合运用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ⅢⅢ.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6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 共 160 题 A1 型选择题 90 题 占 56%; A2 型选择题 30 题 占 19%; B 型选择题 30 题 占 19%; X 型选择题 10 题 占 6% 四、内容比例四、内容比例 内容涵盖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含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 ,其中中医内科占 40%,中医外科占 10%,中医妇科占 10%,中医儿科占 10%,针灸科、推拿科占 15%,中医骨伤科占 10%,中医五官科占 5%其中各学科中所涉及的西医内容占比不超过5 30% 中医内科:主要掌握在呼吸(肺病) 、心血管、消化(脾胃病) 、急诊、内分泌、肿瘤、血液、肾病、神经(脑病) 、风湿等专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外科:主要掌握在中医外科(中医肛肠科、中医皮肤科、周围血管、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妇科:主要掌握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儿科:主要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针灸科:主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推拿科:主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推拿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骨伤科:主要掌握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五官科:主要掌握在中医耳鼻喉科和中医眼科检查、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试题难易比例五、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 30% 中等难度题 约 60% 难题 约 10% IVIV. .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 考试内容: 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骨伤科、 中医五官科(包括中医耳鼻喉科和中医眼科)等八个学科的内容 考试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运用上述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第一章、中医内科、中医内科 一、要求 (一)掌握:中医内科重点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掌握独立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本技能 6 (二)了解:中医内科重点病证的历史沿革、调护,了解其他中医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治疗等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病证 1.掌握 (1)中医内科重点病证: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心悸、胸痹、不寐、汗证、胃痛、痞满、腹痛、泄泻、呕吐、水肿、淋证、癃闭、消渴病、中风、眩晕、头痛、郁证、厥证、痹证、痰饮 (2)西医病种: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肝癌、胃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贫血(缺铁性贫血)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脑血管病 2.了解:其他中医内科病证肺痨、痰饮、血证、黄疸、臌胀、瘿病、虚劳、积聚、关格、痫病、痴呆、痿证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技能与中医辨病、辨证、治疗的临床思维技能。

      心电图检测、心脏电复律、心肺脑复苏术 2.了解:内科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超声及X线检查 第第二二章章、中医外科、中医外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中医外科基础理论:中医外科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的四诊检查和辨证;中医外科内治法三大治疗总则,外用药物的常用剂型及应用原则 2.常见外治法和手术操作技术;疮面治疗原则;中医外科常用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检查方法 3.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辨证论治 7 (二)了解 1.少见和危重疾病的临床诊治 2.并发症的处理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病证 1.掌握:疖、疔疮、痈、丹毒、有头疽、褥疮、乳痈、乳癖、乳岩、气瘿、肉瘿、精浊、精癃、筋瘤、臁疮、脱疽、烧伤、肠痈、痔、肛痈、肛漏、肛裂、蛇串疮、湿疮、接触性皮炎、白疕、瘾疹、药毒、胆石症、尿石症、肠梗阻 2.了解: 瘰疬、发、石瘿、失荣、锁肛痔、股肿、破伤风、红斑狼疮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辨脓法、 脓肿切开引流术、 箍围疗法、 疮面换药法、 乳房检查方法、肛管直肠指诊、消毒与无菌技术、局部麻醉 2.了解: 甲沟炎修甲及拔甲术、导管引流及扩创引流、肛瘘挂线术、痔结扎术、缠缚疗法。

      第第三三章章、中医妇科、中医妇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中医妇科基础理论: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特点;女性生殖器官解剖与生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中医妇科疾病常用的内治法 2.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的定义、总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中医妇科经、带、胎、产、杂之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辨证论治 3.中医妇科常用检查与特殊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检查方法 (二)了解 1.中医妇科常见外治法 2.妇科急证治疗方法 3.预防与保健:青春期与月经期卫生;孕、产、哺乳期卫生;围绝经期与老年期卫生 8 4.西医学妊娠生理与正常分娩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病证 1.掌握:以下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辨证论治(各证型的证、治、方、药)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复来、带下过多、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胎漏、胎动不安、妊娠小便淋痛、妊娠小便不通、滑胎、子肿、子晕、子痫、产后血晕、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产后抑郁、盆腔炎、不孕症、症瘕、产后痉病。

      2.了解:带下过少、胎萎不长、妊娠身痒、阴痒、阴疮、阴挺、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胎死不下、子满、子嗽、妊娠贫血、难产、产后小便不通、小便淋痛、产后汗证、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血劳、阴冷、妇人脏躁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1)妇科检查:外阴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 (2) 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应用及意义: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宫颈检查、 BBT、常用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外阴及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性刮宫、阴道后穹窿穿刺、输卵管造影、超声检查、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 2.了解 (1)计划生育措施 (2)产前检查 第第四四章章、中医儿科、中医儿科 一、要求 (一)掌握:儿科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小儿年龄分期、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儿科诊法概要、治法概要) 、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了解: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正常值和测量方法,9 儿童保健的流程和方法小儿各年龄阶段的保健原则;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儿科常用辅助检查;中医儿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术流派及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病证 1.掌握 (1)儿科常见病证(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口疮、鹅口疮、呕吐、腹痛、厌食、积滞、疳证、泄泻、营养缺铁性贫血、汗证、病毒性心肌炎、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多发性抽动症、 惊风、 癫痫、 遗尿、 奶麻、麻疹、 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紫癜、佝偻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2)儿科常见病证辨证论治与预防调护 2.了解:儿科常见疑难危重病证(急惊风、哮喘重症、脱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休克等)的处理;儿科常用诊法和常用治法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1)儿科病史采集和小儿体格检查特点;儿科用药原则中医儿科中医四诊的技能和西医物理诊断技能 (2)儿童体重、身长、头围、前囟、牙齿、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 2.了解 (1)儿科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2)儿科病证防治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第第五五章章、针灸、针灸科科 一、要求 (一)掌握:经络总论、腧穴总论; 十二正经与任脉、督脉的循行、病候、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归经、定位与主治; 毫针刺法、灸法及拔罐法的操作及适应证;治疗总论;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的治法、主穴、配穴、刺灸法 (二)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及病候;常用奇穴的主治病症;三棱针法、皮10 肤针法、电针法的操作及适应证 二、主要内容 (一)经络总论、腧穴总论 1.掌握 (1)经络系统组成及临床应用 (2)腧穴主治特点及规律、腧穴定位法 2.了解:腧穴的分类与命名 (二)经络腧穴各论 1.掌握 (1)十二经脉循行、病候及主治概要 (2)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 154个 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承泣、地仓、颊车、头维、下关、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厉兑 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天宗、颧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委中、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照海、复溜、筑宾、阴谷、肓俞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率谷、本神、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章门、期门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11 督脉: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印堂 经外奇穴:四神聪、金津、玉液、安眠、三角灸、定喘、夹脊、胃脘下俞、腰眼、十宣 、四缝、八邪、外劳宫、腰痛点、膝眼、胆囊、八风 2.了解:十二经筋、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三)治疗总论 1.掌握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