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这就是来自广东惠州的————.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9061367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6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这就是来自广东惠州的————p.s.纵队——解放战争时期,是相当军级单位的编制 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 名字起源 说起东江纵队这个名字, 首先就要谈一下东江东 江全长562公里,连接赣 粤港三地,是香港特别行 政区及广东省河源、惠州惠州 、东莞、深圳、广州等城 市4000多万居民的主要 饮水资源,关系着东江流 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 展和香港的繁荣稳定以 东江来命名这支部队,不 仅因为部队的人员主要来 自这个区域,更是表达了 他们保卫家乡的愿望:只 要是东江流过的地方,东 江纵队都必将誓死保卫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 形成背景u那是在1938年10月12日凌晨3时u日军两个师团共4万多人,分左翼、右翼和 中路,分别从大亚湾的霞涌墟、岩前涌、 盐灶背南岸、碧甲玻璃沙厂北面海岸等地 登陆u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的第2天,中共中央致 电中共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指示要在东江敌战区后方开辟游击区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 10月24日,曾生带领由党员 和进步青年组成的东江工作团到 达惠阳坪山,决定组建惠宝人民 抗日游击总队当年12月 2日, 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 会在惠阳周田村成立了惠宝人民 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总队长;• 12月下旬,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员 会领导的东莞模范壮丁队等几支 武装在东莞进行整编,成立了东 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东江纵队领导人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 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成立,任司令员 曾生曾生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l仅1945年5月就对敌作战35次,毙伤500多 名,缴获物资千余担,击溃汽车100辆,大 桥两座和许多枪支弹药到1945年9月时, 部队发展到9个支队,6个独立大队,人员 达到1.1万余人,民兵1.2万余人活动范围 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50万以上, 在抗日政权直接领导下的群众已有100余万 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创造奇迹——香港大营救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可能会少了毛泽东、柳亚子互和《浣溪沙 》的文坛佳话;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也许不是茅盾;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共和国史上可能会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外 交部长乔冠华;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何香凝女士可能不会与廖仲恺先生合葬于 中山陵;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因与江青争演《赛金花》而结下宿怨的王 莹,可能会长期留居美国,免遭“文革”期间惨死狱中的悲剧命运;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术史、政治史、艺 术史都可能会是另一番面貌……“ “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 ----------茅盾茅盾一场周密策划的大撤退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离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事情起源于1940年夏秋,国民党顽固派掀 起第二次高潮,迫使许多知名的文化界人 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离开国统区,在中国共产党 的安排下撤退到香港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 战争爆发,日军随即进攻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以强化治安为名,封 锁海面,在交通路口设岗哨,对过往行人严 加盘查,夜晚实行宵禁,贴出布告限令“抗 日分子”前往“大日本军报道部”或“地方 行政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并在全 市分区、分段、挨门逐户大肆搜捕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n1942年1月9日,茅盾、叶以群、戈宝权等文化 人换上老百姓的便装,打扮成“难民”,由游击队的 交通员引领,避开日军岗哨和检查站,至黄昏时 抵达铜锣湾避风塘,登上营救人员准备好的一艘 大驳船n邹韬奋、胡绳、廖沫沙、于伶等人也先后由 交通员带到这里次日凌晨,交通员又分别将这 些文化人带上三只披有草席篷的小艇,乘着铜锣 湾出口处巡逻日军换岗之机,疾驶渡海,终于安 全抵达九龙市区秘密接待点 n为营救被困在香港的一大批进步文化界人 士和重要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共广东地方组 织、中共香港地下组织和东江纵队开始行动 了。

      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n1月11日,几十名文化人打扮成“难民” 撤离九龙市区,在游击队的武工队护送 下, 经过秘密交通线,避开日军检查岗哨 ,顺利通过日军的封锁线,然后翻山穿谷, 渡过深圳河,胜利抵达宝安阳台山抗日 根据地n经过共产党人及其游击队员几个月的 紧张工作,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营救 出何香凝、乔冠华、柳亚子、茅盾、邹 韬奋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爱国民主人士 共300多人,连同国际友人及其他人士共 800多人,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 使命,受到党中央的来电表彰,也赢得了 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扬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 被营救脱险的文化界人士和爱 国民主人士到达东江抗日根据 地后,受到热烈欢迎图为第 一批到达东江游击区的文化人 士合影(前排左三为茅盾、后 排左三为戈宝权) 众多文化名人到达白石 龙后,由东江游击队护 送转往桂林等大后方地 区图为 1942 年夏衍 与田汉(左一)、王莹 (左二)等在桂林合影 邹韬奋亲笔题写“保卫祖国、为 民先锋”八个字,赠给东江人民 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曾生,盛赞东 江游击队对抗日所做的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中我的家乡之惠州篇n回顾东纵的战斗历程,概括其业绩,贯穿 一条主线,就是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 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 精神。

      当祖国和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 关头,他们慷慨悲歌,共赴国难,一心救 国他们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前仆后继 ,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长达八年的抗 战艰苦岁月中,东纵牺牲指战员2500多人 这其中闪耀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的光芒! 东江精神东江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