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附表格.docx
15页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附表格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附表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 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 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 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县各中学进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 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层整 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县近郊的5所中学,其中高中一所, 职高一所,初中三所,随机选取每个学校每个年段的班级各 一个,合计15个班级共699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一 学生108人,初二学生121人,初三学生169人,高一学生 119人,高二学生113人,高三学生69人;男生328人,女 生371人实际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为; 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问卷35份,实得有效问 卷664份,有效率为回收总卷数。
2、调查工具:采用华 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共有100个题项, 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 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 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 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个题项后有“是”和“否”两 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8个内容 量表得分累积起来,就是总得分分量表从整体上表示焦虑 程度强不强、焦虑范围广不广;而总得分则表示个人焦虑的般倾向该测验以整个量表在65分以上,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作为指标来考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学生的 总分超过了 65分,说明该生的总焦虑水平较高,范围较广, 有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8个内容量表中,任何一项标准分 达到8分以上时,表明该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需 有针对性地程度 3、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 位、由班主任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 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 的初步结果1、**县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表明,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有正常 的焦虑水平。
从表一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中学生其总 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为,处于中等焦虑水平,另外,在各个 内容量表的得分上,学习焦虑得分最高,处在异常焦虑水平 从表1也可得知,单项高分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 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 表1664名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 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身体恐怖冲动总焦虑焦虑焦虑倾向倾向倾向症状倾向倾向倾向 平均分 标准差 检出率 在被调查的664名学生中,的学生分数在35分以下,说明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好 的;分数在35分-65分之间的学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测学 生的,这部分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 学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分数在65分以 上的学生11人,占被测学生数的,处于高焦虑水平,属于心 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这些总焦虑倾向较强、出现心理健康 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特别的个别计划,要重点2、 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县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从表2可 以看出,除了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余六个分量表以及 总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 的差异,这个说明女生的总体焦虑程度要高于男第2页 生。
表2不同性别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男生女生T值P值 MSDMSD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 总量表 说明:在这里 n表示被调查的个体数目;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T值是两个数字相比的一个比值;P值表示显著性,如果P值 小于,那么说明相比的两个数字存在差异,下同3、不同 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 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对 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显 著差异,经过比较得知,初中生在这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 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 况要好于初中生具体比较可见表3表3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初中生高 中生T值P值MSDMSD 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量表 同时,对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 学生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 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异经事 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焦虑方面,初三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 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高一、高二的 学生要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初一学生要 显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初三学生要 高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量表上, 初三的学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初一学生要高于高一 学生。
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初三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 多发期4、不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表4不同学校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梅中二中云职三中云中 MSDMSDMSDMSDMSD 学习焦虑 对 人焦虑 孤独倾向 自责倾向 过敏倾向 身体症状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 总量表 对数据的统计后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可见表4 对五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进行方差分 析可知,五个学校在学习焦虑,并对畲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 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可见表5 表3不同民族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汉族 畲族T值P值MSDMSD 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量表 从上表可以得知,汉族学生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 怖倾向方面存在差距,汉族学生在该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畲族 的学生这说明汉族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惧感要强于畲 族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畲族学生的样本 不足所引起的无差异的假象,这个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证 实 三、调查结果分析1、**县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 况的分析调查显示,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 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处于低焦虑水平,而有处于中等 焦虑水平,而有处于异常焦虑状态,由此可见**县中学生当 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对于存在中等焦虑倾向的学生, 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需要通过学校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帮助,若焦虑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 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对于处于异常焦虑倾向 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群体,总体焦虑倾 向较强、焦虑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差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 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 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 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 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 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 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 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 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 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 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 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 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 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识的萌生比男生约早 一年的时间,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早,更明 显,他们变得易害羞、难为情,而且青春期的发育早于男生, 青春期的女生对胜利的变化和月经的来临有一种神秘感和 恐惧感,所以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特 别是在与人交往时尤为突出,于是产生了对人焦虑 男生 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没有达到 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个可能与男生的性格有关,人们在教育 过程中赋予男生的形象是生来就刚强,为此在感情上不轻易 外露自己,长此以往心中苦闷无处诉说,产生孤独感,而女 生较男生更喜欢找人倾诉,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冲动倾向 方面,可能与男生更多地表现出攻击、多动和违纪等外向行 为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在各个年级中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主要因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已基本上发育成熟, 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 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发展原因,初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渐 形成并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着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 象,如自卑、自责等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其所承受 的心理压力,遭遇的学习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机, 使得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将 直接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模式的确立,并由此影响其学业成绩 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 发展4、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由调 查结果可知,总体上,云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其他 几个学校较好这个可能是因为**中学和其他几个学校相比 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心理 5、不 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 调查的汉族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上存在差异,汉族学 生要高于畲族学生这个可能是由于当前的家长给予子女的 教育多是保护型的,使他们缺乏性格上的各种锻炼,依赖性 和独立性都比较差,所以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帮助就感到不安和没有着落恐怖倾向的产生大多与家庭的过分保护有直接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社会环境就学校因素来说,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升学率 仍然是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标准,只顾考试课程而随意增 加超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试科目的现象 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 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 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 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 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 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 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 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 展的性心理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