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SC视角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docx
8页BSC视角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王甜甜摘要:本文结合物流企业特征,利用AHP分析工具,将BSC理论引入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并选取Q物流公司,从财务、客户、内部、学习成长四个层面来构建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选取Q公司为例,进行分析验证,希望可以在物流企业绩效考核领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物流企业;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业绩考核一、基本理论知识(一)绩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不同的企业绩效评价框架模型Qi Lan Zhao;Hui ping Ding;Hong zhi Liu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单因素评价Chaang-Yung Kung研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业务外包活动评价标准和相关评价指标研究框架在国内,2005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施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在这份文件中提出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商红岩,宁宣熙等人建立了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童梦达研究了区域现代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二)平衡记分卡平衡计分卡(BSC),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执行长David Norton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一种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三)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离不开权重的确定,而权重值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德尔菲法等考虑到可操作性和计算结果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所谓层次分析法(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使用该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物流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一)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设计依照BSC理论框架,并且考虑到物流企业本身的特点以及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从平衡记分卡四个层面的评价因素中选取了核心的评价因素,组成了综合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调查法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从而确定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值本文的比较尺度为1—7,具体含义如表2所示2,4,6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根据,不难定义以上各尺度倒数的含义权重值的具体计算过程见后文案例分析三、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实例分析(一)各级指标权重计算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 Q公司的各级指标判断矩数据,首先构造一级指标矩阵,并且计算其特征和相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进一步进行一致性检验,CR=0.0076<0.1,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采用上述方法逐级确定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相应权重,过程不再赘述,结果如表4所示二)评价过程在确定指标体系和相应权重后,为了最终计算出Q物流公司业绩评价得分,通常还需采用模糊评价法,定义模糊评价因素集合,建立指标等级的评价集合,再次利用AHP确定权重集并算出各因素的权重考虑到研究成果的实操性和推广性,改用如下方法确定表4中三级指标的考核得分:1.通过对Q物流公司相关部分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搜集各个三级指标的得分通常在打分时会具体考虑指标的特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核当期预算2.汇总各个指标的以上得分,通过EXCEL做散点图,剔除奇异点,消除极端值影响3.计算各个指标体系的集中趋势,这里采用平均分,如表4中“考核均分”列所示4.计算确定最终得分由各级指标权重最终可以确定末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见表4,再根据权重和各末级指标均分计算相应最终得分,最后汇总计算总体得分。
从表4可以看出,总体得分为77.55分三)结果分析通过一级指标权重可以看出,对于Q物流公司来说,财务绩效的重要性最高,其次是客户层面和内部流程层面,学习成长层面最低;通过分析二级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盈利能力、服务质量和产品竞争力是为重中之重;而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着重关注三级指标中营业利润率和现金保障倍数,关注企业利润,关注现金流量状况;同时注意降低事故经济损失率,提高物流准时率,时刻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最后的打分可以看出Q物流公司总分为77.5分,业绩并不突出,发展空间大企业管理者应该在以上几个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企业业绩四、结论从上文中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看出,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提高综合业绩,主要需从财务层面入手,但同时要兼顾客户层面和内部流程层面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是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核心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物流企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规模、市场环境等均不同,因此,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也需要不断的改进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所构建指标体系并未真正在Q物流企业长期实施,缺乏更长时间跨度的经验数据来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参考文献:[1]朱俊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工程项目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5 (18):200-201.[2]顾煜,王鹤寰.物流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财会通讯,2015(20):50-53.[3]刘运国,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GP企业集团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7(09): 50-59+96.[4]徐峰.基于AHP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考核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4(08): 60-62.[5]潘丽娟.基于Excel的层次分析法模型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 115-117.[6]刘正军,杜乐.EVA和BSC融合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业绩评价[J].现代商业,2014(29):207-209.[7]李博.基于KPI和因子分析法的物流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13):266-268.[8]燕洪国,严复海.EXCEL层次分析法模型在平衡计分卡指标中的研究与应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11):77-80.(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