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doc
23页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二〇一二年五月目 录前 言 1一、深圳市城市绿化主要成就和经验、存在问题与差距 2(一)主要成就和经验 2(二)存在问题与差距 3二、制定《规划纲要》的必要性 4(一)制定《规划纲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 4(二)制定《规划纲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4(三)制定《规划纲要》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 5(四)制定《规划纲要》是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顺应新的绿化管理模式的需要 5三、规划目标与发展策略 6(一)总体目标 6(二)分区目标 6(三)发展策略 8四、大幅提升绿量,增加绿肺功能 8(一)绿地增量计划 8(二)生态造林计划 9(三)完善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组团结构计划 9五、加快公园建设,打造公园之城 10(一)优化公园布局,提升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 10(二)加快新公园建设,推进公园之城的升华 11(三)加强文化建设,强化公园服务功能 11六、加速绿化升级,建设园林精品 12(一)提高景观水平,打造绿化精品 12(二)挖掘城市内涵,强化公园特色 13(三)凸显公园个性,打造世界名园 13七、推进专项建设,拓展绿色空间 13(一)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14(二)绿道网建设 14(三)立体绿化建设 15八、保障措施 16(一)优化政策导向,完善保障体系 17(二)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 18(三)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市场秩序 18(四)提升科研能力,强化技术支撑 19(五)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公众参与 2021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前 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过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已成长为一座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深圳始终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城市绿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成为深圳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当前,深圳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城市绿化事业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按照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新目标,和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立的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定位,有必要制定《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下称《规划纲要》)要把绿化作为深圳城市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提升深圳城市环境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2012年至2020年深圳城市绿化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和重新布局,通过大幅度提高城市绿量与实施精品绿化相结合的战略,推动城市绿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到规划期末初步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相适应的具有国际水准和深圳风格的城市绿化新格局本纲要的规划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以及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面积1991.64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深圳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深圳市城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深圳市城市绿化主要成就和经验、存在问题与差距(一)主要成就和经验城市绿化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一直得到优先发展特别是筹办大运会以来,城市绿化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整体水平居全国大中城市领先位置,其主要成就是:一是城市空间绿量充沛反映城市绿化的三项关键指标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到2011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45.05%,绿地率提高到39.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二是道路绿化特色鲜明大尺度、多树种、复层混交的植物配置,形成季相分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色彩缤纷的“一路一景观”的道路绿化品牌三是公园之城初具规模构建了“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各类公园总数达824个,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之一,且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营造了“一园一特色”的公园品牌,公园之城初具规模基于上述成就,深圳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等一系列国际、国内荣誉。
深圳城市绿化30多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和美誉,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城市绿化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二是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构筑起覆盖全市的点、线、带、面相结合的完善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城市生态功能显著增强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初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全国城市绿化事业发展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二)存在问题与差距尽管深圳城市绿化整体水平已经达到全国一流,但以国际标准来衡量,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差距:一是深圳与国际先进城市绿化水平相比尚存在差距与自然气候条件相近的新加坡相比,我们在绿化层次、植物配置、色彩变化、品种选育、精细管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园艺发展历史悠久的欧洲相比,我们在绿化品质、园艺水准、园林艺术、生态意识等方面差距明显二是原特区内外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二元化”现象突出,与特区一体化要求不相适应与原特区内相比较,原特区外公园绿地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除行政中心区域外,绿化水准普遍不高,景观效果不佳三是城市绿化精品不多,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鲜见,与深圳城市地位综合实力不相匹配。
二、制定《规划纲要》的必要性未来一段时期,深圳市城市绿化将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与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审时度势,依照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制定新的《规划纲要》显得尤为迫切一)制定《规划纲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全球气候变化使得绿色发展的要求日益突出当前,深圳人均资源消耗量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伦敦、纽约和东京,而城市绿化覆盖率(特别是原特区外)和森林覆盖率则远低于上述全球知名城市这就要求深圳在未来8年时间内,在积极推进城市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同时,将城市绿化作为打造绿色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战略,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增强森林碳汇能力,以应对发达国家将绿色壁垒、节能减排作为重新掌握话语权的严峻挑战二)制定《规划纲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未来若干年,是深圳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深圳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只有树立环境自觉意识,秉持“绿化就是城市竞争力”的观念,力求用高标准的城市绿化打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发展,并以此促进和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三)制定《规划纲要》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城市、自然和谐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城市绿化等公共服务的时代重任和目标指向深圳未来要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就必须把城市绿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生态效益,努力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和内涵,从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四)制定《规划纲要》是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顺应新的绿化管理模式的需要推进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是深圳谋求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城市绿化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全新命题特别是全市绿地管理实施“重心下移”后,市一级绿化管理实现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重大转变面对特区一体化进程中全新绿化发展格局和绿化管理模式,重新制定《规划纲要》成为新的发展起点上城市绿化工作最为迫切的工作之一三、规划目标与发展策略(一)总体目标以国际一流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深圳城市绿化水平到2015年,使原特区内和原特区外中心城区绿化水平达到新加坡现有水平,原特区外整体绿化水平基本达到原特区内现有水平。
到2020年,全市域绿化覆盖率达到50%,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以上,实现全市绿化建设与管理均衡发展,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将深圳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二)分区目标福田:以“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建设为契机,依托城市更新,大力营造绿色环境,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高端化、高品位城市绿化景观先行示范区罗湖:以城市更新为依托,大幅度提高城区绿量,推行立体绿化,建设精品园林,建成与国际消费中心相适宜的精致绿化环境南山: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具有浓郁南亚热带风光特色的宜居宜业国际化海滨城区绿化景观盐田:以生态旅游和港区环境为依托,以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为手段,充分利用滨海资源,精细管理,建设具有浓郁海滨风情的低碳示范景观宝安:以推进深度城市化、建设特区一体化先行城区为契机,以建设“生态宝安”、“优美宝安”为目标,建成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绿化景观龙岗:以特区一体化为契机,依托产业升级转型和城市更新,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造林播绿和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绿城光明新区:以新区规划建设为契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和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建成低碳生态的绿色新城。
坪山新区: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新兴产业名城、和谐幸福新城、文化创意新城、山水田园新城”为契机,突显城市文化特色,推进低碳生态建设,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育,建成彰显生态型现代化制造业新城特色的山水田园新城景观龙华新区:建成与深圳城市转型典范区、特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先行区相适应的中轴新城景观带大鹏新区:合理保护开发自然海岸风貌,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景观前海开发区:建设与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匹配的国际化滨海亲水景观三)发展策略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夯实城市绿化作为经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在规划期内,大力实施“生态绿化、精品绿化、人文绿化”三大策略,加大节约型园林和生态型园林建设力度,推动城市绿化由一般化向品质化转变,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由速度化向效益化转变,由二元化向一体化转变生态绿化”主要是通过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着力构建地带性、近自然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精品绿化”重点是在规划与设计上追求高端化,在建设与管养上追求精细化,通过精心打造,精细管理,营造一批城市绿化精品,形成国际一流的“深圳绿化”质量品牌人文绿化”着重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处处体现对人性的关爱和人格的尊重,展示城市的优美、舒适、洁净和便利,不断满足“人”的需求。
四、大幅提升绿量,增加绿肺功能通过规划建绿、植树添绿、空中增绿、见缝插绿,实施三大计划,大幅提升城市绿量一)绿地增量计划通过规划建绿,实现绿地健康有序地增长多渠道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积极推广屋顶、垂直面绿化、人行天桥绿化和生态停车场绿化,强化立交桥护栏绿化和桥体绿化,构建立体化的城市绿化格局;中心城区依托城市更新,见缝插绿,增加绿地;全面梳理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