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之路》导言(下)的论文-国际经济论文.docx
8页《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之路》导言(下)的论文国际经济论文 四、匈牙利模式匈牙利 经济 模式的特点是计划经济与 市场 机制的结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匈牙利 经济学 家们就开始研究 社会 主义 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讨论照搬苏联模式带来的问题,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官僚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科尔内等著名经济学家在那一时期的讨论中就是活跃分子以纳吉为代表的主张改革的 政治 家对照搬苏联模式,盲目发展重 工业 ,造成经济效益低下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进行了局部的经济政策调整1956年事件对匈牙利的 历史 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照搬苏联模式的路再也走不通了,要重新赢得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惟有改革1957年开始,匈牙利先后在 农业 和工业领域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农产品收购采用官定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结合的混合价格机制,工业生产部门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 成本 利润成为考核企业的主要指标,分配方面采用了利润分红制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是如何使计划经济与维护市场成分并行不悖,市场成分会不会取得优势,会不会把国家的经济引向自发和无政府趋势等对市场作用应予以肯定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
1964年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开始进行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大讨论被称作匈牙利"新经济体制之父"的原中央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中央经济工作组组长涅尔什雷热所设计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经济模式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WWw..COM涅尔什设计的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中央计划与市场机制有机合,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市场,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通过集体利益的实现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在物质利益为基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按照这些设想,匈牙利196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改变传统的计划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匈牙利社工党关于改革的《 指导 原则》规定:改进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建立中期计划(五年计划)为主、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新体系;中期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形式,长期计划是五年计划的基础,短期计划大部分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经济发展的进程;在坚持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基本上取消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的做法,让企业参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行制定计划;国家主要抓宏观经济决策,运用利润、价格、 税收 、信贷等经济杠杆从经济利益上促使企业执行或不偏离国民经济计划。
在计划体制改革的同时,价格体制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新的价格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固定价格、协议价格、自由价格60%的生产资料和30%的消费品价格在市场上形成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得到了肯定"在社会主义成分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合法存在的私有成分,包括小手工业、零售商业、自产自销和非农业 人口 经营的辅助经济仍有存在的必要" 17非公有经济成分在匈牙利被称为"第二经济"在70年代至80年代,第二经济非常活跃匈牙利在市场社会主义研究方面产生了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亚诺什 18的《短缺经济学》 19以及他提出的" 行政 协调"和"市场协调"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匈牙利和国际上都很有影响科尔内认为:任何经济制度都由多个层次构成信息的迅速传递及其真实性是计划优化的前提之一,信息的流动分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在市场经济中, 横向流动占主导地位,而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纵向流动占主导地位因而, 使制定计划所需的经济信息在一种经济制度中上下流动,迅速传递, 就必须使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控制系统, 促使计划优化无论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还是完全的市场经济都不能协调社会、 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差别,保证经济的高速运行。
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资源约束型的经济,其主要表现是长期的短缺但短缺并不是一种危机现象,而是一种正常状态事实上,一般均衡只是一种假设的理想状态,而经济发展总是非均衡的但短缺经济容易导致企业如下的行为特征:瞬间调整中的强制替代;短期调整中的数量冲动与囤积货币,长期调整中的扩张冲动与 投资 饥渴这种行为成为现实的充分条件是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主要是由于缺乏竞争的外部 环境 ,税收制度和货币信用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国家和企业的"父子关系"所致因而,要采取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将横向和纵向的协调结合起来匈牙利经济学家里斯卡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在匈牙利曾引起强烈的反响社会个人所有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国家把社会的所有财富平均量化给每个公民,使社会 公共 的财产同时成为每个人的个人资产;其次,国家以信贷市场为中介,通过市场竞争,把社会资产按照均衡利率承包出去,由能向社会提供最大效益的人来支配和经营;再次,承包经营者通过 银行 系统向社会资本的所有者支付利息,交纳利息后的剩余部分记入其帐户,归承包者所有,这样便使个人所有与社会所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里斯卡主张建立"承包经营者计划竞争市场",对社会资产实行承包经营。
经过竞争产生的承包经营者享有权、责、利的统一,自由地支配所承包的社会资产,自主经营,对社会承担着保值增值的责任,享有与经营效果相适应的物质利益里斯卡的设想虽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是他领导的小组仍在部分大企业中进行了经营者承包的试点80年代承包经营在小企业和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苏联的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强硬态度使经历过1956年事件的匈牙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格外小心,"匈牙利的改革所追求的经济模式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者直至布拉格之春失败为止曾追求的模式是相似的……匈牙利根据捷克斯洛伐克的经验,没有追求政治体制本质上的改变以及自治制度" 20"匈牙利不使用市场经济,也不用市场社会主义,而说社会主义市场,存在市场关系,但市场是受控制的""西方刊登的谈论匈牙利模式的文章及研究资料首先力图证明匈牙利不同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甚至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实践相当于 资本主义 的自由市场经济……这次改革及我国实践所依据的观点和理论绝对不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的杰作,相同及类似的观点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过,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曾以各种方式付诸实践如果说我国在实际运用这种观点的过程中使用间接的调节对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占优势的程度,这是确实的。
匈牙利模式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匈牙利的实践" 21在这种背景下,匈牙利的经济改革偏重于实践,而不是在理论上对市场经济进行更多的阐述匈牙利在经济模式是结合本国的国情,在反复实验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大讨论与匈牙利走上市场社会主义的道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些思想对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充其量也只起了某种参考的作用但兰格、布鲁斯50-60年代的经济思想对匈牙利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匈牙利的社会实践五、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其他东欧国家的发展在众多的东欧国家经济学家中,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和布鲁斯的地位是突出的虽然1956年酝酿的波兰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实现,但波兰经济学家的思想成果对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兰格作为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创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接参加了波兰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思想,将原来提出的"竞争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发展为"含市场机制的集中计划和分散 管理 相结合"的 经济 模式 兰格认为 社会 主义 经济本质上是计划经济,但 市场 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兰格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计划经济,这不仅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也由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决定。
市场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它只能用静态方法,也就是作为一般均衡问题,处理换算问题,不能提供充分的基础来解决增长和发展的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需要市场,首先,必须有真正的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其次,生产资料的分配计划必须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方式来进行兰格率先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存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缺陷在这种模式下,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完全排斥,横向的信息 传播 途径被阻断,企业只能和上级 行政 控制部门发生纵向的联系信息的不完备使企业不能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自由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兰格主张通过中央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机制的办法,克服信息结构方面的缺陷,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兰格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实行这样一种经济模式:一主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包括合作社经济在内的公有制形式为主体的条件下,允许个体经济、小手 工业 和小型私营经济等其它经济形式作补充实行中央计划 指导 下的多层次决策体系,即中央计划局、企业和家庭或个人的三级决策中央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机制进行计划调节企业根据中央的计划和自身的生产目标,自主地进行生产决策家庭对个人消费和职业的选择有充分的选择权价格的确定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同时存在着由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在收入分配方面采用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兰格的思想精华被概括为:以分散的多层次的决策来实现国家的集中管理;利用市场计划来实现计划经济布鲁斯是对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最大的 经济学 家之一,他提出了"含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即著名的分权模式他在60年代的代表作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布鲁斯从社会主义分工和价值规律的内在联系出发,认为商品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资源分配的积极工具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有调节的市场机制,它同纯粹的自由市场机制有别企业有选择的自由,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但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反应随机确定价格,价格只能由国家制定,并通过它调节市场布鲁斯最有影响的思想是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其具体表现形式区别开来,阐述了社会主义各国可以有自己的经济模式, 走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这个思想为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布鲁斯70年代的著作《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社会主义的 政治 与经济》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分权理论他指出,中央单一的集中决策应让位于中央、企业、个人多层次的分散决策宏观经济决策活动或者经济运行的一切重大的总量决策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如国家生产和投入的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在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分配, 投资 方向与结构,就业总量和劳动生产率,外贸的数量与结构等。
而经常性的一般决策则由企业作出如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总量与构成, 在中央总的收入政策的框架内决定本企业就业量和工资额,决定企业的供销职工有择业的自由他认为国家不应通过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企业,而应通过各种经济杠杆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面向市场在国家间接控制下自主活动资源不再由国家直接分配,而货币也不再是只起计算作用的消极的货币,而是资源分配的基本手段他主张用有限的买方市场代替 资本主义 条件下的过度的买方市场和社会主义集权模式下的卖方市场著名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者他在1964年和1965年先后发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提出"竞争性市场经济模式"锡克认为现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内在矛盾使社会主义市场关系产生具有必然性锡克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经济可以按照整个社会的计划来管理但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并不表明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就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只是具有"一般的直接的社会方向",因此,劳动的这种内在矛盾, 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产生锡克从信息和利益角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的必要性作了最深刻的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的外部形式是"经济上的买卖",其内在实质是借助于货币和价格按比例进行使用价值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