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页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ABCD 中,若∠A+∠C=130°,则∠D 的大小为( )A.100° B.105° C.110° D.115°2.已知两圆的半径 R 、r 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 7,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B. C. D.4.某校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6名运动员成绩如下表: 成绩(m)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人数34 3 2 31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 )A.1.5 B.1.55 C.1.60 D.1.655.分式方程=有增根,则增根为( )A.0 B.1 C.1或0 D.﹣5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则该一次函数表达式为( )A. B. C. D.7.点P(2,-3)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如图,点A,B分别在函数y=(k1>0)与函数y=(k2<0)的图象上,线段AB的中点M在x轴上,△AOB的面积为4,则k1﹣k2的值为( )A.2 B.4 C.6 D.89.小明做了四道题:;;;;做对的有( )A. B. C. D.10.若x>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3x>﹣3y B.3x>3y C.x﹣3>y﹣3 D.x+3>y+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ABC中,AB=BC=4,S△ABC=4,点P、Q、K分别为线段AB、BC、AC上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_______12.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B=60°,AB=5,则BC=_____.13.已知 ,那么的值为__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和的图象分别为直线,,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依次进行下去,则点的坐标为______,点的坐标为______.15.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6.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4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17.如图,平行四边形 的周长为 , 相交于点 , 交 于点 ,则 的周长为________ .18.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果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x,y,那么=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王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处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王华的身高是1.5米.(1)求路灯A的高度;(2)当王华再向前走2米,到达F处时,他的影长是多少?20.(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3.(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将该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21.(6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为正三角形,E、F在菱形的边BC,CD上.(1)证明:BE=CF.(2)当点E,F分别在边BC,CD上移动时(△AEF保持为正三角形),请探究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其最大值.(3)在(2)的情况下,请探究△CE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其最大值.22.(8分)如图,,是上的一点,且,.求证:≌23.(8分)已知A.B两地果园分别有苹果30吨和40吨,C.D两地的农贸市场分别需求苹果20吨和50吨。
已知从A.B两地到C.D两地的运价如表:(1)填空:若从A果园运到C地的苹果为10吨,则从A果园运到D地的苹果为___吨,从B果园运到C地的苹果为___吨,从B果园运到D地的苹果为___吨,总运输费为___元;(2)如果总运输费为750元时,那么从A果园运到C地的苹果为多少吨?24.(8分)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DE∥BC,DF、BE分别平分∠ADE、∠ABC,可推得∠FDE=∠DEB的理由:∵DE∥BC(已知)∴∠ADE= .( ) ∵DF、BE分别平分∠ADE、∠ABC,∴∠ADF= ,∠ABE= .( )∴∠ADF=∠ABE∴DF∥ .( )∴∠FDE=∠DEB. ( )25.(10分)如图,在中,,,D是AC的中点,过点A作直线,过点D的直线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交直线l于点F,连接AE、CF.(1)求证:①≌;②;(2)若,试判断四边形AFC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能使四边形AFCE成为正方形?若能,求出满足条件时的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10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M、N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DM = B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即可求解.【详解】解:在▱ABCD 中,∠A=∠C,∠A+∠D=180°,∵∠A+∠C=130°,∴∠A=∠C=65°,∴∠D=11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C【解析】首先解方程x2-7x+10=0,求得两圆半径R 、r的值,又由两圆的圆心距为7,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详解】解:∵x2-7x+10=0,∴(x-2)(x-5)=0,∴x1=2,x2=5,即两圆半径R 、r分别是2,5,∵2+5=7,两圆的圆心距为7,∴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再作判断.【详解】A、,选项正确;B、,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地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4、B【解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据此可得.【详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1.55,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5(米).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5、B【解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增根.【详解】=,去分母得:6x=x+5,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6、B【解析】首先求出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等于4,得到一个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直线的表达式.【详解】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0,-4),( ,0)∵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解得:k=±2 ,∵,∴k=﹣2则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D【解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P(2,-3)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8、D【解析】过点A作AC⊥y轴交于C,过点B作BD⊥y轴交于D,然后根据平行与中点得出OC=OD,设点A(a,d),点B(b,﹣d),代入到反比例函数中有k1=ad,k2=﹣bd,然后利用△AOB的面积为4得出ad+bd=8,即可求出k1﹣k2的值.【详解】过点A作AC⊥y轴交于C,过点B作BD⊥y轴交于D∴AC∥BD∥x轴∵M是AB的中点∴OC=OD设点A(a,d),点B(b,﹣d)代入得:k1=ad,k2=﹣bd∵S△AOB=4∴ 整理得ad+bd=8∴k1﹣k2=8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能够根据△AOB的面积为4得出ad+bd=8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根据无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详解】,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0、A【解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x>y,∴A、﹣3x<﹣3y,故A错误,B、3x>3y,正确,C、x﹣3>y﹣3,正确,D、x+3>y+3,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过A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AB=CB=4,S△ABC=4,∴AH=2,∴cos∠HAB=,∴∠HAB=30°,∴∠ABH=60°,∴∠ABC=120°,∵∠BAC=∠C=30°,作点P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P′,过P′作P′Q⊥BC于Q交AC于K,则P′Q 的长度=PK+QK的最小值,∴∠P′AK=∠BAC=30°,∴∠HAP′=90°,∴∠H=∠HAP′=∠P′QH=90°,∴四边形AP′QH是矩形,∴P′Q=AH=2,即PK+QK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