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学者揭开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之谜2.doc
4页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古埃及人在建造位于吉萨地区的金字塔群时是如何让其正朝向北方以及这些金字塔到底建于何时这些问题都是尚未揭开的谜,最近,一位英国的埃及古物学者表示,她已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此前,由于吉萨地区的多座金字塔的正中心连线全部准确地朝向正北方,一些考古学家一直坚信古埃及人当时肯定已在天文学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尽 管相关方面的历史资料并未证实这一点据称,人类目前掌握的有关金字塔建造的时间(大约4500年前)可能与其真实时间之间的差距多达100年上述这位英国学者是剑桥大学的凯特-斯潘塞,她认为金字塔的具体建造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485至公元前2375年,另外古埃及人之所以能够让金 字塔朝向正北方是得益于两颗对其而言具有重要宗教意义的星星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刊载了斯潘塞的上述研究成果,并指出这一成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古 埃及历史和文化以及古埃及人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斯潘塞表示,研究证明古埃及人尽管在建筑领域拥有超前的技能,但他们在天文学领域却知之甚少她指出,古埃及人一方面试图使金字塔朝向正北方 向,另一方面却苦于找不到基准,最终他们不得不依靠大小熊星座中的两颗小星星为金字塔定位斯潘塞说,根据天文学数据,非常巧合的是,在公元前2467 年,上述两颗星的连线恰好与正北方向平齐。
但斯潘塞同时指出,如果古埃及人正好是在公元前2467年开始建筑金字塔的话,那么金字塔的方面肯定是正朝北,但有数据显示金字塔是于这一年前11年开始动工的,因此应该说金字塔的方向并非完全朝北,而是有一些偏离正北趣事:迄今仍不清楚究竟是谁损坏了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的鼻子,1737年的斯芬克司草图中就显示其没有鼻子这早于拿破仑进入埃及60年,更早于英国和德国陆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交火数百年时间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伊斯兰传教士撒伊姆阿尔达赫尔损坏的,他于1378年以故意破坏罪被处以私刑当一具尸体进行木乃伊化处理时,死者的大脑将从鼻孔中移除,他的肠子等内脏器官也会被移出,放置在单独的罐子中唯一不会被移除的器官就是心脏,其原因是埃及人认为心脏是人们的灵魂所在人们通常会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劳工是饱受奴役,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从挖掘出土的劳工骨骼分析来看,建筑金字塔的劳工实际上都是埃及人,他们很可能是法老王 长期雇用的劳工依据一些涂鸦显示,至少一些劳工以他们的工作为骄傲,称自己是“胡夫法老王的朋友”等话,显示出他们对法老王的效忠摘要: 埃及古王国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巨大、宏伟的皇陵建筑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 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方尖碑是古埃及的另一建筑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关键词:古埃及建筑 金字塔 神庙 方尖碑古 代埃及在建筑方面取得了高度成就金字塔、神庙、宫殿等雄伟的建筑物,历经数千个春秋,至今仍闪烁着艺术光彩埃及古王国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巨 大、宏伟的皇陵建筑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图特卡门面具金字塔在埃及开罗西北约十几公里的吉萨,有大大小小八十多座金字塔,规模宏 大,充满神秘感金字塔金字塔是王陵,故仍具有陵墓建筑的特征,它的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墓室的地下建筑,一是 金字塔的墓上建筑金字塔所历经的朝代地上建筑几乎一成不变,而地下建筑则随着时代的改变有所不同与马斯塔巴墓不同,金字塔因周围一系列的附属建筑,而 形成了金字塔群体建筑的特色金字塔的群体建筑是古王国时期建造金字塔的法宝之一,烘托出金字塔的巍峨挺拔相比之下,单一的金字塔倒显得有点孤单金 字塔的兴起和演变: 建造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历经古王国、笫一中间期和中生国3个时期,除第一中间期外,各朝国王都 有自己的金字塔。
根据金字塔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特征,它的演变可分为4个时期,即形成期、鼎盛期、衰落期和复兴期形成期:埃及学家和考古学家通过研究确 认,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而来的鼎盛期:斯尼弗罗的儿子胡夫及其之后的两代君主的夫拉和孟卡拉,都选择了吉萨西面5英里的沙漠与绿洲衔接 处,相继建造了3座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群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吉萨金字塔群,公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衰落期:第五和第六王朝起,开始衰落,最终 到第一中大动乱时终于绝迹复兴期:金字塔建筑中断了半个世纪,由中王朝的统一者门图荷太普二世率先恢复提到埃及,就不得不提金字 塔埃及的金字塔已经迷住人们好几千年了,到底古代埃及人如何建造这些巨大的纪念物?为什么最有名的金字塔位于吉沙,靠近现代开罗,在埃及有超过80座金 字塔,而其余的100座在较南的苏丹每一座金字塔都是一个坟墓,是被法老建造来安置他的尸体的地方,金字塔意指帮助达成其永恒的生命,但是我们却不知道 为什么古埃及人要选择金字塔这种形状它也许是由更早之前的葬礼小山墩而来,或者是象征太阳的光线,也或许是到达天堂的阶梯吉沙的金字塔是所有的金字塔 中最著名的,这3座金字塔便是古夫王金字塔、卡夫王金字塔及孟卡拉王金字塔。
这是一句阿拉伯古谚,是对金字塔的礼赞,因为它是唯一仅存于现世的上古世界7 大奇观,连数千年的时间都无法摧毁,矗立在地盘不稳的沙漠上达5000年之久 典型的古埃及神庙除古王国时代的大金 字塔和中王国时代的法尤姆地区建造的迷宫以外,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的阿蒙神庙的大规模建筑群,称得上古代建筑的范例古埃及神庙一般都是为供奉阿 蒙神而建造的大都南北走向,在中轴线上有序的排列着整座神庙的四大部分:门楼、庭院、立柱大厅和祭祀殿著名的神庙有:卢克索和卡纳克两大神庙,都位于 古都底比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享殿;奈乌塞勒太阳神庙;拉美西斯二世在阿布辛拜勒村山中所建的石窟神庙等塔门是古埃及神庙特有的庙 门形式,因庙门建在两座对称斜壁的巨塔之间,故称塔门通过塔门,进入露天庭院这是一座方形的开阔庭院,庭院的三面环绕着列柱式走廊;另一端,即庭院的 后部,由一条逐步升高的通道,进入列柱大厅列柱大厅是一个多柱式大殿堂,大厅屋顶由多根巍峨的圆柱架托着;大厅中央的两排圆柱高于其他圆柱约1/3,形 成两层高低不等的屋顶,使大厅中间部分的天花板抬高,阳光和空气可以透过高侧窗进入建筑物内部,从高处照明整个大厅列柱的运用,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一个 重要特点。
从列柱大厅继续前行,最后进入长方形的神殿,里面供有神像,为神庙最神圣之处这里黑暗狭窄,没有一丝光线,是要有意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以激 起参拜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典型的古埃及神庙一般以中轴线为中心,呈南北方向延伸,依次由塔门、立柱庭院、立柱大厅和祭祀殿组成这种 纵深的结构使得神庙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塔门多时达十几道,因为法老们喜欢在前人修建的神庙的基础上增增补补,而塔门又是最易完成的部分其他部分也显示 出累积完成的特点,如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都历经漫长的修筑过程,许多重要的部分是在托勒密时期完成的古埃及人这种建筑神庙的原则反映出他们无限延续的愿 望,不仅人的肉体、灵魂永远不灭,神的居所也要不断地延伸下去进入塔门之后,神庙的屋顶逐渐降低,而地面却逐渐增高,到了最深处的祭 祀殿中,光线已非常黯淡,气氛也愈加肃静神秘普通人只能进入立柱庭院,只有国王和大祭司才能到祭祀殿中那里供奉着神像或国王的雕像,它们深居简出,只 在盛大的宗教节日才被抬出神庙与公众见面在审理重要的案件而难以裁决时,也依赖神旨,看神像点头或摇头断案神庙中高大的石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常见的柱头装饰有纸草花式、莲花式、棕榈叶式、哈托尔女神式等等。
为了更好地采光,立柱大厅外围的柱子比中间的要低,这是成功地运用自然采光法的较早例子柱子上布满文字和画面,如果保存较好的话,还能看到些微最初的色彩古 埃及人对神的崇拜有强烈的功利性他们认为,神接受人类的供奉,就有责任保佑人们平安幸福,否则人类有权不敬奉他因此,神不仅享受优美的颂诗,也要倾听 民间的疾苦,帮助穷人和受病痛折磨的人由于这种信念,人们逐渐把神庙拟人化,神庙里的每样东西都有神性和魔力,他们从神庙的石墙上抠下碎末,当作良药和 圣物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国王们喜欢在旧神庙的基础上扩建,以保留其神力即使不得已要拆除它们,也尽可能把所有的原材料整理出来,用到新建筑中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的另一建筑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方 尖碑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说明这种石碑的3种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献太阳神阿蒙) 、纪念性(常用以纪念法 老在位若干年)和装饰性同时,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国权力的强有力的象征从中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133年~公元前1786年)起,法老们在大赦之年或炫 耀胜利之时竖立方尖碑,而且通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塔门前的两旁。
现虽已知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即有方尖碑,但当时遗物无存,仅知道碑不超过3米,也不优 美 现存最古老的完整方尖碑属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91年~公元前1786年) 、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约公元前1971年~公元前1928 年)在位时所建,竖立在开罗东北郊原希利奥坡里太阳城神庙遗址前这块方尖碑高20.7米,重121 吨,是辛努塞尔特一世为庆祝他的国王加冕而建的新 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一世(约公元前1525年~公元前1512 年) 、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约公元前1504年~公元前1450年)和拉美西斯二世(约公 元前1304年~公元前1237年)都建立过巨大的方尖碑,高度均在20米以上开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据卡尔纳克神庙前一 座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记载,从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 在阿斯旺的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祭庙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 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这充分说明古埃及人在力学上的高度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