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电压水冷制冷机组.doc
14页低电压水冷制冷机组第一节总则说明本章说明有关密封式或开放式低电压离心水冷制冷机组的制造,安装及 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1.2一般要求A. 有关设备,无论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 施,以确保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受破损及锈蚀B. 冷凝器、蒸发器的水管接驳口,须釆取适当保护措施,以防异物 进入C. 需为机组提供必要的钢支架,吊架,惯性基础以及固定螺栓D. 承包单位须提供所有为运送及安装有关设备所必需配备的运送支 架,吊架等装置E. 除特别说明外,冷冻机水侧设备(如冷凝器、蒸发器等)的工作压 力及试验压力应达到1600kPa及2400kPaF. 机组所使用的保温和隔声材料须为防火材料,且需满足NFPA及 当地规范及法例的要求G. 机组的所有主要部件、配附件均需经过防锈处理包括不同金属的 隔离以防产生电化锈蚀H. 设备的制冷能力,出入水温度等各项参数需满足设备名细表内的 各项要求I. 机组所产生的噪音,需满足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J. 制冷机组需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标准,且设备的预期正常的使 用寿命应不少于二十年1.3质量保证A. 制冷机的制冷功能应按照:1. 美国制冷协会(ARI)5752.美国制冷协会(ARI)550/5903. ASHRAE 15-944. ASHRAE 30-955. 当地有关部门所颁布的法规和条例B. 制冷机应由认可生产制冷机的厂家所生产,而且需具有超过十套 己成功运行五年或以上的同类型和相若制冷功能的制冷机生产经 验和纪录。
生产厂家需具有IS09002全血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C. 制冷机机身应附有原厂的标志牌,标志牌上应附有厂家的名称、 设备的型号、机组编号及有关的技术数据D. 系统设计、系统之各项指标、系统设备、材料及工艺均须符合本 章内所标注的规范/标准,或其它与该标准要求相符的中国或国际 认可的规范/标准交付A. 提交由制冷机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包括制冷机在不同的制冷量 操作情况下的特性曲线,压缩机的耗电量、电气特性、操作步 骤、噪音水平、水流量、水温、和水压降等B. 提供由原厂所编印的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手册中应包括机组 操作和维修的程序及守则等,并同时提供由制冷机制造厂建议或 要求的制冷机后备配件表C. 提交工厂及现场测试报告,报告内容须包括测试运行试验所得的 数据和结果D. 提交机组的操作特性曲线以显示机组在25%、50%、75%、100% 负荷下的能耗E. 提交机组按ARI575标准所测得在25%、50%、75%> 100%负荷 下八倍频率的噪音数据F. 提供施工图,详细表示有关制冷机的安装尺寸水管接驳尺寸及位 置、固定螺栓位置、电线端子详图、避震弹簧及所需之土建要求 等资料G. 提交机组的运输方案,方案中需注明详细的运输方法、设备的重 量负荷等供建筑师批核。
H. 在设备制造前,需提交设备噪音计算报告,以确保机组所产生的 噪音在允许的范围内I. 提供下列各项高压系统设计的详细计算书1.2.系统保护设计电压降3.功率因子校正设备4.起动时间5.自耦变压器的抽头选定6.短路容量第二节产品2.1概述A.每一制冷机应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其中包括离心式压缩 机、密封或开放式电动机、蒸发器、冷凝器,冷媒流量控制装 置、冷媒排气净化器、冷媒排出/输入设备和储液器,电动机起动 器以及控制屏B.机组的所有部件需在工厂内装配完成,包括配管、配线等,而机 组的检测工作亦需在工厂内完成,并充装部份冷媒,于现场装配 的机组将不被接受C.有关机组须以非氯氟碳化合物冷媒,即R134a作为冷媒2.2压缩机A.类型1.坚固耐用的全密封无需轴封型,或在驱动轴上配有旋转轴 封,能有效地防止冷媒或润滑剂的泄漏的开放式型2.离心式,压缩级数视乎要求3.可依负荷大小,实行分段调节操作B.配备1.叶轮:采用高强度铸铝合金或其它具相等质量之有色金属制成2. 转子:a. 转子制成后须经过动态和静态平衡测试,测试速度 须超过其正常运转速度的25%ob. 具有足够之刚度以防在正常转速(低于第一临界速度) 运行吋产生振动。
3. 外壳:精密铸铁或其它具认可相等质量之金属制成4. 强制循环润滑油系统,主油泵以电动机或以压缩机经齿轮 驱动,以保证在电力发生故障时仍维持叶轮轴承之间的油 压供应,直到叶轮自转停止5. 润滑油系统应包括下列全部由厂方安装及试验的装备:a. 油压安全阀b. 供油循环管道c. 以伪真或数字显示的压力计(1. 观察孔e. 以仿真或数字式显示的温度计f. 油压开关g. 润滑汕冷却器:利用冷冻水、冷却水或直接以冷媒 作冷却h. 润滑油过滤器i. 贮油池j. 汕加热器以保持制冷机停止操作时之润滑汕的温度k. 油泵6. 对于多级压缩型的冷水机组,在冷却器所产生的冷媒内蒸 气体需要排走7. 负荷自动调节控制系统:a. 由可变流量导流叶片控制冷媒的流量,从而实现负 荷由15%至100%的调节控制在调节控制过程中 制冷机不会因负荷的变化而产生喘振现象b.导流叶片由不锈钢或非铁质的合金制成,依附于高 质和经热处理的不锈钢或非铁质的轴承上,轴承经 热处理导流叶片的转动部分需具有良好的密封 性8.于压缩机外壳配附有吊耳2.3蒸发器A.类型:二回程管壳式B.外壳;轧制碳素焊接钢板C.水管1. 管壁厚度不小于0.71亳米,内径为19毫米嵌有导热翼片 Z无缝铜管。
2. 管子以机械胀管法固定在承托钢板上的预制环形企口孔 内3. 管子可以单独拆移而不影响管板或导致相邻管子泄漏4. 所有管子应安稳固定于中间之承管钢板上D. 承管板:1. 由可抵受系统工作压力之碳素钢制成2. 焊接于蒸发器外壳的内壁上E. 水室:1. 以高强度碳索钢或相当强度Z材料制造且可承受系统Z工 作压力及试验压力2. 附有吊耳螺栓的可分离盖板3. 附有排气及排水接头4. 接于外壳两端以防止筒体与水接触5. 法兰水管接头以接连管道6. 附有各种供感应及温度控制测试仪器安装用之插座7. 水管接驳应便于维修,每根管子能单独地被清洁或更换,而无需拆去其它任何管道F. 导流挡板:1. 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与铜管发生冲击2. 将液体冷媒平均分布G. 挡液板:1. 采用非铁质金属材料2. 装于压缩机入口处以防液体冷媒进入压缩机H. 安全阀:1. 类型:防爆阀或防爆片适宜与泄压管连接2. 若采用防爆片,出口应以柔性接头连接3. 安全措施应遵守:a. 有关政府部门颁令要求及b・ ANSI/B9.1之机械制冷安全守则I. 视察镜:以显示液体冷媒之液位J. 水流速;铜管内的水流速度不能大于每秒2米K. 温度计:显示冷媒的温度。
L. 需配有配管箱(Marine Box)以方便管道的连接以及日后冷水机组 的维修检查2.4 冷凝器A. 类型及构造与蒸发器相同B. 水流速:管内水流速度不能大于每秒2.5米2.5 排气净化器A. 制冷机须装配以下净化设备以排除混入冷媒中之空气或水蒸气B. 设备须以防锈蚀材料制造c. 管道:采用非铁质材料D. 排气净化压缩机:往覆式或其它认可的压缩装置并配附电动机E. 净化冷凝器:1. 以冷冻水或冷却水为冷却介质2. 盘管:采用非铁质金属材料3. 电磁阀:须与净化压缩机连锁F. 冷媒储液器:1. 当机器维修时作贮放冷媒之用2. 依照认可Z安全规格制造G. 仿真或数字式显示的仪表H. 指示器I. 视察镜J. 操作上必需的其它配件2.6 控制指示设备及仪表A. 控制屏需配设如下设备1. 冷凝器压力表:仿真或数字显示仪表2. 蒸发器压力表:仿真或数字显示仪表3. 润滑油系统油压力表:仿真或数字显示仪表4. 排气净化器压力表:仿真或数字显示仪表5. 油泵、排气净化设备的手动自动开关6. 定时器1111L度计A. 表盘不小于225mmB. 铜制外壳c.温度计用于指示机组液态冷媒的温度及冷媒在冷凝器出口的温 度。
2.8 压缩机电动机A. 压缩机制造厂家要保证电动机的框架结构需特别加固,并且足以 承托叶轮承座B. 转速:额定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C. 电动机能承受在连续20分钟内周期操作而不受损坏D. 制造商须保证电动机和离心式压缩能在最大制动马力下连续荷载 运行2.9 电动机起动开关柜A. 电动机起动开关柜的产地须与制冷机产地相同B. 型式:1. 模制外壳断路器(MCCB)须为固定式并符合并按IEC947-2 Z规定进行定型试验,和符合以下要求:极数额定绝缘电压额定频率额定连续电流(应降低额定 值以适合工作气件)额定工作温度额定短路接通客量额定极限短路断路容量(Icu)负载类别额定短时间承受电流(lew)3,带中性线螺栓连接片1000V a.c.50 Hz如图规定40°C105kA,功率因子0.2550 kAB50kA, 1 秒100% leu额定短路断路工作量(les)2.星、三角,密闭转变式激活器3. 微处理机型保护装置,手动复位,必须包括,但不限止于 下列各点:—过载保护—欠相保护—三相不平衡—反相位-供电系统故障—星角起动转换时间—起动时间过长C. 四状态电流表连切换开关和电流互感器,可以读出每一相的电流 值,电压表等安装于起动器的外壳上。
D. 能在连续20分钟吋间内压缩机间歇性地起动而控制器不受损坏E. 设有生产厂家的名牌,包括编号、型号、电压、相、最大功率时 的电流值F. 包括一3kVA变压器供给控制用之动力G. 达到本议标文件内有关的电气部份的要求2.10 控制系统A. 每台制冷机须配置一套直接数码式控制屏并须包括下列各项操作和安全功能:- 操作功能包括:-• 提供一个与BMS系统以高阶接口联接的调度箱供遥控开 关功能接线;• 与润滑油泵组及其它机组相关配备的程序激活连锁;• 提供接口可供BMS系统自动重整冷冻水出水温度;• 冷冻水温度控制器连定点调节以监控冷冻水在正常的操作 环境下的出水温度;• 电动机40%至100%满载电流需量限制器连负荷极限选择 掣;• 无压接点供遥控开关控制;• 开关控制程序安全控制功能包括• 冷冻水温度过低切断;• 蒸发器温度/压力过低切断;• 冷凝器温度/压力过高切断;• 冷却水出水温度过高切断;• 润滑油压力过高切断;• 润滑油压力过低切断;• 润滑油温度过高切断;• 电动机电流超限切断;• 电动机绕组温度过高切断;• 冷冻水/冷却水流量过少切断,在冷却系统须配置0・60秒可 调的延时继电器;• 防止机组启停周期短于十五分钟(可调节)的保护;• 瞬时电力故障保护;• 感应器失灵。
安全切断控制须与人手复位及闪动示警指示灯作连锁B. 所有制冷机组的操作指针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