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作物温室气体缺省排放因子.docx
5页附录 A 温室气体缺省排放因子表A.1 2005年全国各区域不同稻田类型 CH4平均排放因子(单位:kgCH4/公顷)*区域单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推荐值范围推荐值范围推荐值范围华北1234.0134.4-341.9华东2215.5158.2-255.9211.4153.1-259.0224.0143.4-261.3中南华南3236.7170.2-320.1241.0169.5-387.2273.2185.3-357.9西南4156.275.0-246.5156.273.7-276.6171.775.1-265.1东北5168.0112.6-230.3西北6231.2175.9-319.5注:*数据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1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2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3 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4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5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6 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表 A.2 农田施肥 N2O 缺省排放因子符号分类单位缺省值EF1农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引起的氧化亚氮直接排放因子kg N2O-N / kg N-in0.01EFfr稻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引起的氧化亚氮直接排放因子kg N2O-N / kg N-in0.003EF2农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中氮的挥发引起的 N2O间接排放因子kg N2O -N / kg N -vol0.010EF3农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中氮的淋溶渗滤引起的 NQ间接排放因子kg N2O - N / kg-leach0.0075表 A.3 常见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燃料品种计量单位低位发热值GJ/t 或 GJ/104Nm3单位热值含碳量btC/GJ燃料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t26.7c27.4 X 1094烟煤t19.570d26.1 X 1093褐煤t11.9c28 X 1096型煤t17.460 d33.6 X 1090液体燃料汽油t43.070a18.9 X 1098柴油t42.652 a20.2 X 1098般煤油t43.070 a19.6 X 1098液化天然气t44.2 c17.2 X 1098液化石油汽t50.179 a17.2 X 1098气体燃料天然气104Nm3389.31 a15.3 X 1099煤气104Nm352.270 a12.2 X 1099a数据取值来源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3》;b数据取值来源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 》;c数据取值来源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IPCC 2006);d数据取值来源为《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2007)。
表 A.4 2012 年中国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tC02/MWh )电网名称排放因子华北区域电网0.8843东北区域电网0.7769华东区域电网0.7035华中区域电网0.5257西北区域电网0.6671南方区域电网0.5271表A.5秸秆堆肥处理CH4转化因子MCF处理方式寒冷(W 14 C)温和(15~25C)温暖(》25 C)厌氧沼气10%燃烧2.7%容器堆肥0.5%静态堆置堆肥0.5%集约化条垛式堆肥0.5%1.0%1.5%被动条垛式堆肥0.5%1.0%1.5%表 A.6 农作物主要参数水稻0.8550.010.007530.4890.125小麦0.870.0140.005160.4340.166玉米0.860.0170.00580.4380.17表 A.7 秸秆处置利用 N20 直接排放因子处理方式排放因子(kg N2O-N / kg N-i n)厌氧沼气0燃烧0.0007容器堆肥0.006静态堆置堆肥0.006集约化条垛式堆肥0.01被动条垛式堆肥0.1表 A.8 矿质土壤有机碳库参考值气候区域高活性粘土土壤低活性粘土土壤沙质土灰化土壤火山土壤湿地土壤北温带68NA10#11720#146寒温带,干503334NA20#87寒温带,湿润958571115130暖温带,干382419NA70#88暖温带,湿润886334NA80热带,干383531NA50#热带,湿润654739NA70#86热带,湿446066NA130#注:碳库参考值的单位为吨碳/公顷,指0-30厘米土壤深度的有机碳库;#表示无数据可用而保留《1996年IPCC指南》的缺省值。
表A.9不同农田管理活动的库变化因子缺省值( Flu、Fmg和Fi) (20年以上)农田管理活动温度状况水分状况缺省值说明土地干0.80表示连续管理超过20年、主要为 年生作物的利用长期耕种温带/北温带潮湿0.69土地面积投入和耕作因子还适用于估算热带干0.58碳库变化土地利用因子的估算与充分耕作和名 义(中度”)碳输入水平的米用有关潮湿/湿0.48稻田所有干和潮湿/湿1.10长期(>20年)湿地一年生作物(水稻)可 包 括双季非水淹作物就水稻而言,不使用耕作和 投入因子多年生/树 种所有干和潮湿/湿1.00长期多年生树种,如果树和坚果树,咖啡和 可 可休耕(少 于20年)温带/北温带 和热带干0.93表示暂时休耕的一年生作物农田(例如土壤 保护 保留地)或再植多年生草的其它闲置农田潮湿/湿0.82充分所有干和潮湿/湿1.00对土壤进行充分耕作和/或频繁(年内)耕作等大 量的干扰在种植期,地表覆盖的残余物很少(例如,V30%)减少温带/北温带干1.02初次和/或二次耕地但减少了对土壤的干扰(通常 浅翻和不充分翻》通常种植时,地表落叶残余 物覆盖率〉30%潮湿/湿1.08热带干1.09潮湿/湿1.15免耕地温带/北温带干1.10不经初耕直接播种,只在播种区最低限度干扰土 壤。
般使用杀虫剂扌工制杂草潮湿1.15热带干1.17潮湿/湿1.22低温带/北温带干0.95由于清除的残余物(经收集或烧除)产生少量残 余物返回,长期休耕地或种植产生残余物少的作 物(例如、蔬菜、烟草、棉花),无矿物质肥料 或氮固疋作物潮湿0.92热带干0.95潮湿/湿0.92中所有干和潮湿/湿1.00代表种植一年生作物,其作物残余物均返回田地 中如果残余物被清除,则添加补充有 机质(例 如,粪肥)轮伐中还需矿物质肥 料或氮固定作 物高-无粪肥温带/北温带 和热带干1.04表示中度碳投入耕作系统中作物残余物投入量明 显增大,原因是种植产生大量残余物的作物、使 用绿肥、种植覆盖作物、改良的植被休耕地,灌 溉、在一年作作物轮作经常使用多年生草,但不 施粪肥(见下行)潮湿/湿1.11/ ,、咼-有粪温带/北温带 和热带干1.37表示由于定期施加动物粪肥引起的超过中等 碳投 入耕作系统的大量碳的高投入潮湿/湿1 44 B —耕作投入Fif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