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题终版.pdf
4页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给于足够的重视,今天小编特意整合了小一些有关这方面的选择题,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1.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3.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4.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 )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 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造成学生的被动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安排教育活动7.“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8.( )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表9.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 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10.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11.(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2.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3.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参考答案1. 【答案】 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2. 【答案】 D解析: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 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2) 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
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3.【答案】 C解析: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4. 【答案】 B解析: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5. 【答案】 C解析: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6. 【答案】 C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7.【答案】 C解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8. 【答案】 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9. 【答案】 D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10. 【答案】 C解析:学校绩效是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11. 【答案】 C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12. 【答案】 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13. 【答案】 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