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白兔制作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docx
15页新西兰白兔制作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各10只,平均年龄3月,平均体重为1.5kg在标准条件下适应性饲养 3 周麻醉:实验动物麻醉用氯氨酮,氯丙嗪各 1 支混合,肌肉注射动物手术方法:20只动物全麻后取左侧卧位,经右侧腹膜外入路,沿右腹直肌外缘做15cm长切 口,顿性剥离腹膜至腰椎横突前外侧,暴露L5、6的横突,因兔的横突较长,遮挡住其相对 应的椎间盘使其不可见在根部去除L5、6的横突,显露L4、5和L5、6之间的椎间盘并 以特制刀片做1.5 mm深的斜行切口(刀片方向与上下终板成60°角,深度约1.4〜 1.6mm)分别于术前和手术结束时肌注庆大霉素8万U术后置于1 m3笼中自由喂养模型特点及功用:椎间盘退变的组织工程学修复研究,椎间盘退变治疗方法的研究模型建立和使用注意事项:1■新西兰大白兔的椎间盘纤维环平均厚度约2.8mm ,注意掌握深度未及纤维环内层防止髓核组织外溢2.一般4周后在MRI上就可以看到髓核的变化,椎间隙丢失要在8周后比较明显欢迎也在作同样实验研究的同道和我进行交流〜〜〜milita rymedical@支持!!我也要建立小鼠的幽门螺杆菌模型,上传一篇台湾”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許博翔的文章与大家共享,等我实践后有什么心得,再与大家讨论。
幽門桿菌小鼠感染模式之建立與應用研究.rar (193.0k)尿路感染模型尿路感染模型.doc (32.0k)大家好:我是肾内科的研究生,要用狼疮性肾炎的小鼠作实验,但不知道在国内哪儿有卖的,想请教一下各位,先行谢过啦!急需!大家好:我是妇产科学的研究生,现在欲做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请教各位是否有好的动物模型推荐?多谢!大家好:我是妇产科学的研究生,现在欲做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请教各位是否有好的动物模型推荐?多谢!各位大侠:我做的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是:雄性SD大鼠200 —220g,禁食不禁水12h,用20%左旋精胺酸分2次腹腔注射,其间间隔1h,每次2.5mg/g,但是结果却很不理想,不知什么原因,心情很郁闷,不知怎么办啊,请多多指教我正在做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哪位高人有没有好的造模方法,请指点一下,谢谢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尽管目前胃癌的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许多病人仍死于手术后的复发和广泛转移,因此,对胃癌的浸润和转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动物模型是肿瘤研究的重要方法,以往多采用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 但这种模型很少发生远处转移,九十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建立了人体肿瘤裸鼠原位移植(orthotopic implantation)模型,这种模型可发生类似临床特点的生长及转移过程,我们将 SGC - 7901 人胃癌细胞株移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
1 材料与方法1.动物BALB/ C - nu/ nu裸小鼠购自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0001261) , 在 SPF 条件下饲养2细胞株,SGC - 7901人胃癌细胞株用含10 %小牛血清RPMI - 1640培养液培养于CO2恒温孵育箱中,温度为37 °C, CO2浓度为5 % ,隔日换液一次,以0. 02 %EDTA 消化传代3皮下模型的建立与传代取6〜8周的健康裸鼠,雌雄兼用,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5 X10 6 个/只),待瘤体长至0. 8〜1. 0 cm左右时,剥取瘤体剪切成1.5mm 左右的小块, 再转种至其他裸鼠皮下, 如此反复进行鼠间传代, 本研究以第八代皮下移植瘤为原位移植的材料4 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取6〜8 周的健康裸鼠12 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按组织块法及细胞悬液法建立原位模型所有动物术前禁食12 小时组织块法组6 只,以0.5 %的戊巴比妥钠麻醉裸鼠(50 mg/ kg 体重) ,常规消毒皮肤,选择左侧正中旁切口,打开腹腔后将胃拉出, 用眼科剪细心剪伤腺胃胃壁浆膜, 再以8 - 0 丝线将瘤组织块(1. 5 mm/块,3〜4 块/ 只) 穿透全层缝挂于胃壁上, 最后以4 - 0 丝线分别缝合腹膜(含肌层) 及皮肤。
精心饲养观察,待动物自然死亡后作尸检,取原位瘤体、肝脏、网膜、肺等处标本固定后行光镜电镜检查,以上方法简称为组织块法细胞悬液组 6 只, 将体外培养的细胞悬液直接注射至胃壁浆膜下(5 X10 6 个/ 只) ,基本程序与组织块法相同,这种方法简称为细胞悬液法5 病理组织学检查,,所取标本常规固定、切片、染色后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说的不好,请您原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 动物 Wistar 雄性大鼠,体重 180 克左右2麻醉5%水合氯醛腹腔麻醉,0.6ml/100g体重若是超过200克,可按0.7ml/100 g来注射水合氯醛配置后不要放的太久,最好使用一个星期之内配置的3造模过程:麻醉生效后颈部正中切口,长1.6-1.9cm,暴露右侧颈总动脉(CCA)和颈外 动脉(ECA), 5/0丝线结扎颈外动脉分离与颈总动脉伴行的迷走神经,在距颈总动脉分叉 处近端0.5〜0.6 cm处结扎颈总动脉在结扎线的远端,置丝线备用用微小动脉夹夹闭 备用线远端的颈总动脉,在备用线的近端用显微手术剪剪一小切口,将黑色 5/0尼龙线栓 送入切口,向上推至动脉夹处,将备用线扎紧,随即松开动脉夹将线栓沿颈总、颈内动脉顺行向上插入至 MCA 起始部,遇阻力时停止,从颈总动脉分叉处计算插入深度(1・7±0・2)cm,造成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缺血 2h 后,无需再次麻醉,轻轻抓握动物将栓线后拔退至颈总动脉,即恢复大脑中动脉的血供4 注意事项:分离颈总时尽量不要刺激迷走神经;线栓的头部要圆钝,以免刺伤血管;插线 栓手法要轻柔,遇阻力即停,强行进入易造成脑出血若术中大出血,术后可补充适量的生理盐水自发性肿瘤模型实验动物种群中不经有意识的人工实验处置而自然发生的一类肿瘤称之为自发性肿瘤自发性肿瘤发生的类型和发病率可随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及类型的不同而各有差异肿瘤实验研究中,一般应当选用高发病率的实验动物肿瘤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否则就无法进行研究当然,低发病率的肿瘤模型也有一定用处,可以用它作为对照肿瘤实验研究中选用自发性肿瘤型为对象进行研究有一定优点:首先是自发性肿瘤通常比用实验方法诱发的肿瘤与人类所患的肿瘤更为相似,有利于将动物实验结果推用到人:其次是这一类肿瘤发生的条件比较自然,有可能通过细致观察和统计分析而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环境的或其它的致癌因素,可以着重观察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上的作用但应用自发性肿瘤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肿瘤的发生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学材料,观察时间可能较长,实验耗费较大某个近交品系动物在一定年龄内,可以发生一定比率的某种自发性肿瘤。
目前已培育了 许多种小鼠自发肿瘤,从肿瘤发生学上看,这些自发瘤与人体肿瘤相似,进行肿瘤发病学和 药物筛选等实验应属理想但由于不易同时获得大批病程相似的自发瘤动物,又因这种肿瘤 生长较慢,实验周期相对较长,所以一般很少用于筛药近年有人应用 AKR 自发白血病小 鼠进行化研究,该小鼠出生后一年半内有高于 90%的发病率,曾作为研究人体白血病和淋 巴瘤的模型,它对药物的治疗反应类似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由于病程较长,已用于综合 化疗研究药物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的最适治疗方案此肿瘤可用强的松和长春新碱诱导缓 解,也可以环磷酰胺和甲基-CCNU诱导缓解,再用阿糖胞苷维持缓解,后者疗效最好自 发肿瘤多数为病毒性,如C3H小鼠出生后有高的乳腺癌发生率,A系小鼠出生扣18个月 内有90%的肺癌发生率,AK和C57小鼠有高的白血病发生率等等,这些肿瘤多发生于体 表部位或易为目前体检新发现的部位 AKR 白血病的生长规律研究提示,该鼠出生时即带 有致癌的RNA病毒,于鼠龄6〜13月内,每月小鼠自发瘤的死亡率为15〜20%,而伴有 增殖能力的瘤细胞常于诊断前一个月在小鼠胸腺中出现,诊断后中等生存期为16天,以上 规律的阐明为化疗提供了基础知识。
当前新药研究中自发瘤模型应用最多的小鼠自发乳癌, 常用高自发率的C3H小鼠或BALB/C雌鼠与DBA/2雄鼠杂交的第一代CD2F1小鼠(自 发乳癌),它们于生后10个半月可摸到肿瘤,而后生存20〜35天死亡,大量繁殖此类小 鼠,自发瘤可高达70%一般于摸到肿瘤块后分组给药,观察其平均生存时间的延长率来 评价药物的疗效移植性肿瘤模型目前肿瘤化疗所应用的大多数药物,都经动物移植性肿瘤试验而被发现,因此它是筛选抗肿瘤新药中最常用的模型其优点是接种一定量瘤细胞或无细胞滤液(病毒性肿瘤)后,可以使一群动物带有同样的肿瘤,生长速率较一致,个体差异较小,接种存活率近100%地宿主的影响也类似,易于客观判断疗效,且可在同种或同品系动物中连续移植,长期保留供试验之用,试验周期一般均较短,因此当前抗癌药筛选中绝大多数用移植瘤试验,如各种体型实肿瘤,腹水瘤和白血病等均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类肿瘤生长速度快,增殖比率高,体积倍增时间短,这些都是与人体肿瘤的显著不同点,特别是与人的实体瘤差别更大许多国家筛选抗癌药物中选用移植瘤株经常改变,主要原因可能也与此有关现在世界上保有近500 种的动物移植瘤,但常用于筛药的不到40种,多数为小鼠肿瘤,其次是大鼠和仓鼠移植瘤,包括小鼠L1210淋巴白血病,艾氏腹水瘤,Friehd病毒白血病,肉瘤180, Lewis肺癌,腺癌755,白血病615,白血病P388, Walker-256,吉田肉瘤,肉瘤45, Liol淋巴瘤,Dunning白血病,白血病L5170Y,P1534淋巴白血病,P1798淋巴肉瘤,LPC-1浆细胞瘤,淋巴瘤8,Gardner淋巴肉瘤,B16或Cloadman黑色素瘤,Ridaway骨肉瘤,肉瘤37,P315白血病,Wag ner癌肉瘤,Mu r hy-stu rm淋巴肉瘤,Jen sen肉瘤,Geurin氏癌,仓鼠十二指肠腺癌和人体肉瘤HSL第1代杂交鼠移植。
它们对抗癌药作用的敏感性大致可分为敏感,中度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瘤株四类,敏感瘤株多数生长迅速,瘤细胞增殖比率高,倍增时间短,如L1210、P388、W256,吉田肉瘤,Wagner瘤和肉瘤45中度敏感的有艾氏腹水瘤和实体瘤,肉瘤180,肉瘤37,格氏癌低敏感瘤有大鼠肉瘤M1和AkR自发白血病不敏感肿瘤多生长缓慢,瘤细胞增殖比率低,如小鼠皮肤癌, CH3 自发乳腺癌和诱发癌同样敏感株对抗癌药的疗效水平也不相同人体肿瘤的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将人体肿瘤移植于免疫缺陷动物,因能保持其生物学性,用于研究人体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的帮助,当前日益受到多方面的重视早期工作是将人体肿瘤移植于动物缺乏免 疫防御机能的特殊部位,如鸡胚,动物的眼前房,地鼠颊囊内,虽有一定比例的存活率,但 因肿瘤生长缓慢又受植入部位包膜的限制,往往肿块生长较小,难以传代,更不能适应需要 较多瘤源的实验治疗工重,近些年来将人体肿瘤移植于免疫缺陷动物或无毛无胸腺小鼠(裸 鼠),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故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于1977年已提出包括人体肿瘤 移植于裸鼠的二筛实验模型人工制造免疫缺陷动物用于异种移植的研究,是先将动物胸腺 切除,后给 9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