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萨特的自由选择观与责任.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153024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2.2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萨特的自由选择观与责任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 他的存在主义主要有三大核心——世界是荒诞的、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 由“存在先于本质”论断引发的“自由选择”理论,经历了绝对的自由选择——个人至高无上的自由选择到相对的自由选择——人道主义的自由选择两个阶段,萨特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又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本文只择取其存在主义的核心之一,即“自由选择论”加以剖析,列举萨特的重要的戏剧作品,说明萨特怎样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他的“自由选择”观总体而言,萨特既肯定了人对于“善”的“自由选择”,也否定了人对于“恶”的“自由选择” ;既表现了“真实的人”的“自由选择”,也展现了人在“极限境遇”中的“自由选择” 这些自由选择,基于相对广义的责任,利己或利他,有意或无意,虚或实,承担或推托,无论如何都是“自由选择”的最基本支点和触发点作为一个剧作家,萨特有意识的将其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融入他的戏剧创作中萨特一生所留下的剧本, 在法国戏剧史乃至整个世界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品用直观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哲学思想萨特的“选择”并非简单的伦理学层面的问题, 而是生发于哲学本体论的。

      一般来说, 遭遇选择的悖论是一个实际的伦理的问题,即寻找某一选择的合法性,在几种合法性之间取舍但是,萨特提供的是另一层面关于“选择”这一行动本身合法的证明,而不是关于如何选择的说明那么,萨特的“选择”意义何在呢?我以为, 萨特无情地撕下了那些 “小人”和“懦夫”的“假面具”(有时甚至是无意识地戴上的面具)——那些寻找托词,将自己的责任推委于外因, 或是佯装自己无辜, 却不加反思的家伙们 萨特适时地告诉了我们: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所以,“自由—选择—责任”这个三位一体是每个人无法跳出的绝对境地此外,萨特的自由选择也激励了人们鼓起勇气去生活,不是被一个虚幻的乌托邦幻象所迷惑,而是立足于当下的每时每刻,“发明”自己,创造生活许多哲学家认为: 自由是意志的基本属性, 内心自由才是唯一真正存在的自由,他们曾想从中寻找摆脱命运的源泉然而,这类自由始终停留在理论上和精神上,经不起事实的考验 所以萨特想从一个处境中有行动自由的人着手,他不满足于想象中的自由,而将意志付诸于行动,“甚至不惜采取一个特殊的行动来获得自由, 哪怕这个自由是极其残酷的,因为只有这样的行动, 才能使他获得最终的自由”然而, “自由的一个本质性和必然的属性是它位于一定的处境之中”。

      在萨特的“情境剧”中,这两难的困境和囚禁是为自由的展现提供一个舞台,所以在这种极端的情境中又都存在着行动选择的自由,而这一行动的选择恰是人在某种极端情境下权利的确认,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戏剧能够表现的最动人的人的东西, 恰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性格, 是选择和自由的作出决定的瞬间” 譬如《苍蝇》一剧中主人公俄瑞斯忒斯不得不在神的阻挠,老师的劝阻,和全体阿耳戈斯人的反对的极端情境下作出选择——替父报仇,杀死了谋害父亲的篡权者,同时也杀死了杀父的同谋者——自己的生母《魔鬼与上帝》中的格茨在行善和作恶的自我选择中陷入了死胡同,“上帝毁人不亚于魔鬼! ” 当失去信仰的海因里希指出上帝并不存在时,格茨才恍然大悟, 在魔鬼和上帝之间他选择了人,抛弃了绝对的伦理之后,发现了历史的伦理,人类的伦理和具体的伦理,懂得了有时应该强暴, 有时应该和平, 从此,他与兄弟们为伍, 参加农民的造反《肮脏的手》中的雨果在彷徨和苦闷当中最终杀死了贺德雷以效果的名义冒损害理想的风险”,而当他出狱后, 发现政党所执行的政策正是贺德雷的方针时,最终对左派政党失望, 认识到自己只是跟自己作对, 自己杀死贺德雷的行动毫无意义。

      《死无葬身之地》实质上是一个完全封闭情境下的实验剧,因为无论怎样他们都不能活命,然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英雄还是做懦夫”游击队员坚持革命的理想, 在极限的情境下为了保住同志甚至杀死可能招供的亲人在这种痛苦的牺牲中, 其表现的不单是道德上做英雄还是做懦夫的选择,更表现了人在极限情境下选择行动的自由, 一种人对自我本质选择的能动性的推崇,一种崇高的生命精神在萨特的极限情境下展现出的人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命形式的肯定,“肯定生命, 哪怕是他处在最异样最艰难的时刻,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仍然为自身力量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在荒诞的人生中,人是自由的,人有权利对自己的行动作出选择,去获得自己的本质 也就是说 “在把自己投入未来之前,什麽也不存在” ,只有这样的选择,一个人才能获得自我的本质,也即获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所具有的目的和尊严不过,萨特的“自由选择”也暴露出了致命的弱点,这种弱点早已植根于整个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之中了 马尔库塞在 《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假如一种哲学借助其对人或自由的存在本体论分析,能够把被迫害的犹太人和刽子手屠刀下的牺牲品证明为完全自由的,证明为其应当是自负其责的选择的主人,则这种哲学堕落到纯属意识形态的水平之上了,, 在死亡与奴役之间的自由选择既不是自由也不是选择, 因为两种出路都毁灭了欲求着的自由的人的现实。

      ” 虽然在萨特那里可以自圆其说的“自由选择”显得令人激动不已,但是这种哲学还是无法对一些现实的困境进行说明这不是像那些简单否定萨特理论的人那样去指责, 而是怀着诚实的态度扣问萨特理论本身的局限性的确,萨特的理论过于形式化了, 他的着眼点并不是复杂的社会现实,而是一种重新建构过了的社会景象,在那里,自由、选择、人,得到重新洗牌所以,存在主义成为一种精神行动的支撑物,而不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切实而有针对性地分析社会与人有趣的是, 萨特后期转向马克思主义, 试图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尝试,是否是一种自我调整?是否他也意识到自己早期理论的局限与不足?细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似乎可以发觉萨特极其强调一种自明自觉的态度,也即直面自己责任的诚实态度他举了两个例子:《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的塔利佛为了人类的团结放弃自己心爱的男子;《巴马修道院》中桑赛费林娜因为一个男子的热情而放弃正规的婚约他说这两个例子与 “一个女子为了退让而放弃自己的情人” 和“一个女子为了满足性欲而不理会爱她的那个男人的婚约”是大不一样的, 两位主人公表现出的道德选择甚至是相反地,但萨特认为她们的行为具有“同等价值” ,理由是:这两个事例中压倒一切的目的都是自由。

      他强调:“人可以做任何选择,但只是在自由承担责任的高水准上可见,萨特的这个“同等价值”是从它们都是“自我价值”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价值的唯一评判标准然而,我们可以反问萨特:一个为了某种原因而退让的女人就不会自由承担责任了吗?一个为了满足欲望的女人就不准备承担责任了吗?说到底, 怎样区别“自由承担责任的高水准” 呢?萨特在做这些区分时是不是有传统的、 所谓先天的道德律令又 “借尸还魂” 了呢?萨特一方面希望悬搁道德判断,另一方面,似乎又无法越过道德的地平线可以说,萨特教会了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担有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可是,萨特又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区分各种责任的内在价值他努力用“责任”来避免相对主义, 但是他对于责任本身的抽象言说却无助于彻底摆脱之,在关键时刻,他不是依靠那些先在的人类社会的定律来评判,他还能依托什么呢?显然,我们也不能盲目定论 虽然萨特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区分各种责任的内在价值,但是从侧面延伸思考,我们是否也该为此做一次“自由选择”?做为当代青年大学生, 我们是思维活跃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接力者,应当使自己同时也鼓励别人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和引导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区分各种责任的内在价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萨特的“自由选择”的观点不落入形而上学的窠臼, 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深入的完善,逐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每个“自由选择”都以正确的责任观为触发点和依托,提高人类的思想道德水平线。

      那么,何为正确的责任观?狭义而言,就是正确的责任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责任的意义也丰富了责任无处不在,有不同的范畴,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概括起来,现实生活中,人类文明发展要求人要具有沿袭文明、发展文明的责任意识; 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的责任意识; 承担生活角色的责任意识 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对于正确的责任意识,有的人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轻松,不潇洒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作为社会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国家;你不劳动我不劳动,谁来创造财富;你不担责我不担责,谁来推动社会进步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这是生活的法则逃避责任、坐享其成、虚度光阴,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潇洒走一回” 也有人认为,自由选择会与正确的责任观相悖,这时责任是一种束缚,限制个人自由,阻碍个性发展这种把责任和自由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认识,也是不正确的责任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自由以责任为“边界”,责任以自由为“外延”履行责任与享受自由是成正比的。

      享有自由,就意味着负有责任;履行责任,才会享受更充分的自由天底下没有为所欲为、无拘无束的自由责任限制是一种主观上的任性,彰显的恰恰是自由主观上的任性,行动上的随心所欲,只会导致不自由总而言之,萨特的“自由选择” 、 “责任”哲学理论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青年大学生应当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和引导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使萨特的“自由选择” 、 “责任”哲学理论系统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深入的完善,逐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每个“自由选择”都以正确的责任观为触发点和依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