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法宣讲0810.ppt
82页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1986年年4 4月月12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1986年年7 7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当前版本是当前版本是20182018年年1212月月29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改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改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一二三四五六制定背景基本性质修订历程新的突破重大意义变革完善七钩玄摘要钩玄摘要八我县情况我县情况一、制定背景二、基本性质三、修订历程四、重大意义五、新的突破六、变革完善七、钩玄摘要目目 录录CONTENTS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一、一、《《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的制定背景的制定背景世界实施义务教育的概况(世界实施义务教育的概况(1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1982年,全世界199个国家和地区中,实行义务教育的168个,占84.4%,未实行的31个,占15.6%。
1989年,全世界199个国家和地区中,实行义务教育的171个,占86.4%,未实行的28个,占14%亚洲42个国家和地区中,实行义务教育的32个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世界实施义务教育的概况(世界实施义务教育的概况(2 2)): 1619,德国《魏玛学校章程》规定,实施4年义务教育德国1763——1888(125年),普及8年英国1870——1963(93年),10年法国1833——1925(92年),7年美国1852——1918(67年),初等日本1882——1961(75年),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上述国家已经或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1985))目的: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保障: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9月1日实施未分章节,共18条,1800余字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19861986年)年)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规定了免除学费;确立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做出了其他原则规定。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法》的二、《义务教育法》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性质《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益性统一性统一性义务性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性质1 1、公益性、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 “不收学费、杂费不收学费、杂费” ”公益性和免费性是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村而言,从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村而言,从20062006年到年到20072007年全部免除学费、杂费;对年全部免除学费、杂费;对城市而言,从城市而言,从2008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际上,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涉及到很大的财政阶段学生学杂费实际上,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涉及到很大的财政问题国家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性质2 2、统一性、统一性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
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性质3 3、义务性、义务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家长不送学生上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如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七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如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三三、《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历程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义务教育法修订历程义务教育法修订历程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将第四十条中的“出版行政部门”修改为“出版主管部门”将第四十条修改为:“教科书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四四、《义务教育法》的重大意义、《义务教育法》的重大意义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重大意义重大意义 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两基”目标 2005年,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和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双双达到9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重大意义重大意义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重大意义重大意义《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实施2020年后,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对新世纪的年后,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对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中国教育发展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从教育法制建设角度讲,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也是中国教育法制从教育法制建设角度讲,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建设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新《义务教育法》总结了《义务教育法》实施建设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新《义务教育法》总结了《义务教育法》实施2020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义务教育法》作了一次全面的、重大的修改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义务教育法》作了一次全面的、重大的修改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程碑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对《义务教育法》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对《义务教育法》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五五、《义务教育法》之新的突破、《义务教育法》之新的突破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突破新的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1 1、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地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越拉越大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差距越拉越大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将均衡教育思想作为新《义务教育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可以说新道,将均衡教育思想作为新《义务教育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可以说新《义务教育法》的里程碑意义,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从过去的各自发展走上《义务教育法》的里程碑意义,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从过去的各自发展走上均衡发展的道路。
均衡发展的道路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2 2、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我们过去推进义务教育时,主要是解决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我们过去推进义务教育时,主要是解决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题,还谈不上素质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义务题,还谈不上素质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新《义务教育法》同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项新的历史使命新《义务教育法》同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3 3、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免费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免费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19861986年不收年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从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从20062006年开始,用两年时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进程方案、加快进程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4 4、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新《义务教育法》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 “以县为主以县为主” ”管理体制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和责任,实践着从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和责任,实践着从“ “人民教育人民人民教育人民办办” ”到到“ “义务教育政府办义务教育政府办” ”的转变。
乡镇一级难负其责,县级基本上是吃的转变乡镇一级难负其责,县级基本上是吃财政饭,也无力承担,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省级的责任对教育的均衡发财政饭,也无力承担,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省级的责任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保障的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而言,省级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保障的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而言,省级的统筹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的统筹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5 5、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 “三个增长三个增长”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义务教育的专机制,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设立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建立起义务项转移支付;设立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建立起义务教育比较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比较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6 6、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新《义务教育法》强调了对非户籍所在地,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新《义务教育法》强调了对非户籍所在地,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人民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平等义务教育的问题;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人民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对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对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7 7、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新《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出手是比较重的:一是不新《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出手是比较重的:一是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关键是要对学校在资源、政策上进行公平的分配,不得有政策、资金、资关键是要对学校在资源、政策上进行公平的分配,不得有政策、资金、资源的倾斜,这一条体现了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愿望。
二是不得以任何源的倾斜,这一条体现了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愿望二是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也就是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也就是“ “名校不能变民校名校不能变民校” ”三是第第2525条的规定,条的规定,“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8 8、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职务序列打通,小学和中学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职务序列打通,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都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小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都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对小学教师是很大的鼓励实际上,历史上设立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对小学教师是很大的鼓励实际上,历史上设立的在小学任教的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是不规范的这一新规定对调动广大的在小学任教的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是不规范的。
这一新规定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特别是让小学教师看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特别是让小学教师看到了自身发展提高的前景,对小学教师是个福音这个全新的制度,在教到了自身发展提高的前景,对小学教师是个福音这个全新的制度,在教师职务制度上有了新突破当然还需要一些配套性的规定师职务制度上有了新突破当然还需要一些配套性的规定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新的新的突破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了九大突破:9 9、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全面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全面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6363条中有条中有1010条规定的是法律条规定的是法律责任,将《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性、操作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规责任,将《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性、操作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规范了范了2222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19861986年年的的1818条《义务教育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但操作性比较差,新条《义务教育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但操作性比较差,新的《义务教育法》则完全弥补了这种缺憾,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加大了的《义务教育法》则完全弥补了这种缺憾,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加大了执法力度。
执法力度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六六、《义务教育法》的变革完善、《义务教育法》的变革完善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变变革完善革完善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学生 第三章 学校第四章 教师 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现行版 八章,63条,7000余字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变变革完善革完善1 1、、“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首次写入义务教育法首次写入义务教育法2 2、义务教育终于、义务教育终于“ “免费免费” ”3 3、法律体现、法律体现“ “以以‘ ‘学生学生’ ’为本为本”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变变革完善革完善4 4、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政府应当保障教师待遇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政府应当保障教师待遇5 5、义务教育要实现、义务教育要实现“ “均衡发展均衡发展” ”6 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学校和教师必须遵守义务教育法,对违反义务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学校和教师必须遵守义务教育法,对违反义务教育法 规定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规定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七七、《义务教育法》钩玄提要、《义务教育法》钩玄提要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一)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一)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公益性公益性统一性统一性义务性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这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由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二)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第四个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人人得到全面发展第三个阶段:高级均衡阶段——质量均等第二个阶段:初级均衡阶段——条件均等第一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 ——机会均等(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含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含义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均等; 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 学校间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 不同类别、不同级别间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上实现均衡发展; 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三)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三)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1949——1978:加强基础,掌握“双基”;1979——1982: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1983——1989: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 1990—— :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素质教育推进的三个阶段:素质教育推进的三个阶段:1985—1993:酝酿讨论阶段;1993—1999:区域性实验阶段;1999— :全面推广阶段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1993))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两基两基两基两基” ”、、、、“ “两全两全两全两全” ”、、、、“ “两重两重两重两重” ”。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以体制改革为重点,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基””、、““两全两全””、、““两重两重””义务教育法 宣讲 20190810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中中 共共 中中 央央 、、 国国 务务 院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1999)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第五章 教育教学第五章 教育教学 三十四条到四十一条对教育教学、课程设三十四条到四十一条对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教科书等进行了规定置、教科书等进行了规定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新课改展望:新课改展望:1 1、巩固深化义务教育课改成果、巩固深化义务教育课改成果 修订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全面推进中考改革; 加强综合实践课程指导; 改革中小学教材管理体制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2 2、坚定不移推进高中课改、坚定不移推进高中课改2019启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2019:江苏;2019:辽宁、天津、福建、安徽、浙江;2019,除西藏外,都进入新课程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3 3、建立课改新机制、建立课改新机制 教育部建立相关司局的机构;加大高考改革力度(已下放16省);建立课改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有中国特色的教研系统建设;建立大学基教中心参与课改的机制;建立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启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大力推进农村课改。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四)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四)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1993 1993年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提出2020世纪末国家财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4%的目标的目标2012年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保持在4%以上,4%成果进一步巩固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四十二条 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五)完善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五)完善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 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新的《义务教育法》对管理体制有了更为准确的表述:“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六)规范了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六)规范了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七)保障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七)保障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第三十条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第三十条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八八、我县相关问题汇报、我县相关问题汇报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一、义务教育学校现状一、义务教育学校现状20192019年春季我县共有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年春季我县共有义务教育中小学校148148所,其中初级中所,其中初级中学学11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 9所,完全小学所,完全小学2323所,教学点所,教学点105105个,小个,小学学生数为学学生数为3185231852人,初中学生数为人,初中学生数为1274712747人。
人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1.1.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购房、落户、务工人口的增加,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购房、落户、务工人口的增加,城区学生数量逐年激增,导致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较为严重城区学生数量逐年激增,导致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较为严重20192019年春季学期,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大班额年春季学期,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大班额205205个,占比个,占比62.69%62.69%,超大班额,超大班额5959个,占比个,占比18.04%18.04%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2.2.师资结构性别比例失衡,教师职称评聘不够合理师资结构性别比例失衡,教师职称评聘不够合理义务教育学校女性教师多,男教师少,性别比例失衡教义务教育学校女性教师多,男教师少,性别比例失衡教师调动后中高级职称需重新竞聘,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师调动后中高级职称需重新竞聘,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师有序流动教师有序流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3.3.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不足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不足一是智慧教育硬件环境尚未搭建。
教育城域网项目还未挂一是智慧教育硬件环境尚未搭建教育城域网项目还未挂网招标,项目实施和设备调试工作也未完成,智慧校园创建还未网招标,项目实施和设备调试工作也未完成,智慧校园创建还未启动二是学校专用教室装备过于单一,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启动二是学校专用教室装备过于单一,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特长的创客教室、和特长的创客教室、VRVR教室、书法教室等新装备配备严重不足教室、书法教室等新装备配备严重不足三是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高当前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仅三是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高当前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仅停留在应用课件上课,缺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及应停留在应用课件上课,缺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及应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4.4.办学经费紧张办学经费紧张一是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不满一是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不满500500名学生名学生的学校二是每所学校要负担至少的学校二是每所学校要负担至少6 6名临时工名临时工( (保安、宿管员、食保安、宿管员、食堂堂) )工资,县财政目前只解决了工资,县财政目前只解决了2 2名保安工资名保安工资( (每年每校每年每校6 6万元万元) )。
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5.5.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一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随着农村教师年龄的老化,身体健康的影响,再加上知识结构的影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家长大多数常年为了生计而奔波,导致与子女的监督和管理时间较少,再加上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教育、督促子女缺位,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虽然大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达到教育部“二十条底线”要求,但和城区学校比较,差异还是比较大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6.6.教育督导工作遭遇瓶颈教育督导工作遭遇瓶颈《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由于我县政策、由于我县政策、机构、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原因,教育督导工作在取得已有成果机构、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原因,教育督导工作在取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难以突破提升,离上级要求有距离。
的基础上,难以突破提升,离上级要求有距离 二二○○一九年八月一九年八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版)》精 神 解 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