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开放经济.ppt
23页第10章 开放经济• 10.1 收支平衡帐户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构件: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1.购买力平价理论(i)一价法则及其推论一价法则:在统一的商品市场上,一种商品只能有一种价格 如果A国国内市场与B国国内市场是统一的,那么用A国货币(或B国货币)表示的某一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应该是相同的, 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假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冰箱市场是统一市场,且加拿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36加元/美元,在美国每台冰箱的美元价格为500美元,则在美国一台冰箱的加元价格 加元/每台[说明]:根据推论得知在加拿大冰箱的加元价格也必然为680加元/台,因为:若 加拿大进口商获得套利机会,其套利竞争将会使下降至680/台若 ,则加拿大进口商获得套利机会,其套利竞争将会使下降至680/台若 ,则 美国进口商获得套利机会,其套利竞争将会使上升至680/台ii)购买力平价理论之一: 绝对购买力平价假说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购买力平价假说所基于的基本假设:假设之一 :A国和B国之间不存在自然的贸易壁垒(如运输和保险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如关税或配额)。
假设之二 :A国和B国的所有商品都是国际贸易商品假设之三 :A国和B国的价格指数所包含的商品相同,各种商品的权重相同•绝对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基本内容Þ令 A国的价格指数为 ,B国的价格指数为 且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为E, 则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数学推导:假设A国和B国均生产n种商品,且在两国的商品篮子中第i种商品的权重为则 根据一价法则可知:进而得知:又因为:所以可以写为: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iii)购买力平价理论之二:相对购买力平价假说•相对购买力平价假说的经验依据Þ当A国与B国相比较,A国物价水平涨幅较高时,对A国货币需求会下降,从而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反之,当A国物价水平涨幅较低时,对A国货币需求会上升,从而A国货币对B国的汇率会下降•相对购买力平价假说所基于的基本假设=>假设之一: A国和B国之间存在自然或人为的贸易壁垒假设之二: 同绝对购买力平价假说中的假设之二假设之三:同绝对购买力平价假说中的假设之三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相对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基本内容=>A国通货膨胀率等于A国货币贬值率加上B国通货膨胀率,即: •相对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局限两国都存在不可贸 易商品。
两国商品篮子至少 有一部分不同2.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所基于的基本假设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i)一国家庭持有财富的形式有三种, 即货币 ,国内生息债券B 和国外生息债券 ii)家庭首先选择以货币形式持有多少财富,再选择如何将剩余财富配置到 之中iii) 都有确定的收益率iv)资本在该国和外国资本市场可以自由流动•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套利会使某国债券利率与外国债券利率之差等于该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贬值率即: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数学推导]: 投资一单位本国货币购买本国债券的收益=1+i投资一单位本国货币购买外国债券的收益根据这一法则,用本国货币计量的外国债券和本国债券的收益应该 相等,即:(10.1)又因为:(10.2)忽略(10.2)式中的 项,则(10.2)式近似写为:所以(10.1)即: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10.2 兑换率的确定=>如果A国实际利率高, 则B国的商品相对便宜>如果A国实际利率低, 则A国的商品相对便宜 (i)金本位制(1870-1930) 图解:A国中央银行B国中央银行1盎司黄金用B国货币表示的名义价格1盎司黄金用A国货币表示的名义价格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通过黄金得以固定即 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10.3.浮动汇率体系主要货币间的浮动汇率制(1973年以来)(i)主要货币(美元、日元及德国马克) 间的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政府 没有任何支撑一个给定汇率的承诺。
ii)主要货币国家经常干预外汇市场 以影响本国货币的价值 (自1980年以来)全球现行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运作(i)固定汇率制的运作10.4固定汇率体系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 IS-LM-BP模型 (P249)IS1LMYE1E2IS2BP1=0BP2=0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全球现行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运作(i)固定汇率制的运作10.4固定汇率体系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ii)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里体系(1944-1971)图解:加入国 A美国加入国 B确立并维持A国货币的 美元价格A国和B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通过美元得以固定按固定价格 将美元兑换 成黄金按固定价格 将美元兑换 成黄金确立并维持B国货币的 美元价格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固定汇率(或钉住汇率)的确定=> 某国(发展中国家)通过单方面地将自己的货币钉住另一国(发达国家)的货币来确定汇率•固定汇率(或钉住汇率)的维持=> 实行钉住汇率的国家单方面完全承担维持既定汇率的责任,即通过把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国货币(或相反)来影响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求量,进而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 (ii)浮动汇率制(弹性汇率制)的运作中央银行不承诺具体汇率,而让汇率由外汇供求决定。
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中央银行根本不通过外汇买卖干预外汇市场,即产生清洁汇率浮动可能性一通过外汇买卖影响外汇市场供求,进而影响汇率,即产生肮脏汇率浮动可能性二(iii)相关术语在固定汇率体系下在浮动汇率体系下E上升称为货币价值低估 E下降称为货币价值高估E上升称为货币价值贬值 E下降称为货币价值升值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 IS-LM-BP模型 (P253) 固定汇率制ISLMYE BP=0Y*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10.5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1. 假定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形 •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i)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初始效应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IS0LM1YE0E1IS1BP=0LM0 财政 政策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假设某国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以增加货币供给,则:结论: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初始效应表现为汇率贬值家庭将企图把超额货币余额转化为效应一效应二效应三国际套利行为使B的卖者会把货币持有量转移给B的买者家庭购买 使本国 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 加家庭对B的购买难以 吸收超额国内货币。
外汇价格上涨,本国 货币对外国货币发生 贬值利率的变化难以 吸收超额货币供 给 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ii)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终极效应结论:在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不能影响货币供给量,即 货币存量是内生的•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扩大 货币供给,则其政策的初始效应 同固定汇率下的情况一样,即 汇率发生贬值初始效应终极效应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结论: 在资本可自由流动的浮动汇率制下, E是内生的,M是外生的2.假定资本不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形•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i)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扩大货币供给,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ii) 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终极效应结论: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导致国际储备的减少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假设中央银行保持上述货币政策不变,则 结论:由于经常项目必须始终保持平衡,所以货币供求通过汇率贬值和国内价格水平的相应提高而达到均衡Date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