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wo****o
  • 文档编号:352580346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5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2分)(2015•连云港)最清洁的燃料是(  )  A. 煤 B. 氢气 C. 石油 D. 天然气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 化学与能源.分析: 根据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煤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项错误.B、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项正确.C、石油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项错误.D、天然气作为气体燃料,虽然比较洁净,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 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了解各种常见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分)(2015•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花纺成线 B. 棉线织成布 C. 棉布制成衣 D. 棉衣着了火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棉花纺成线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棉线织成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棉布制成衣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棉衣着了的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分)(2015•连云港)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B.称氯化钠C.量取水D.溶解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量筒内或接触量筒内壁,应垂直悬空在量筒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分)(2015•连云港)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可用于灭火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可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  D. 海洋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考点: 水的性质和应用;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根据已有的水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硬水和软水鉴别使用的是肥皂水,据此解答.解答: 解:A、水能用于灭火,正确;B、淡水资源不足,要注意节约用水,错误;C、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错误;D、海洋的自净能力有限,存在海水污染的问题,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淡水资源不足、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以及水污染的知识进行. 5.(2分)(2015•连云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碘酒作消毒剂 B. 稀盐酸作除锈剂  C. 活性炭作吸附剂 D. 碳酸钙作补钙剂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碘酒作消毒剂,是利用了碘酒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碳酸钙作补钙剂,是利用了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6.(2分)(2015•连云港)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 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D. 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A、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该原子核内有235﹣92=143个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2分)(2015•连云港)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硅、水银、金刚石  B. 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乙醇  C. 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  D. 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解答.解答: 解:A、硅、水银和金刚石都是单质,正确;B、乙醇不是碱,错误;C、硝酸银、氯化铁和高锰酸钾都属于盐,正确;D、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正确;故选B.点评: 掌握已有的概念和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2015•连云港)在含有大量Na+、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OH﹣ B. Ag+ C. K+ D. CO32﹣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Cl﹣、Ag+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K+与H+、Cl﹣、SO42﹣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9.(2分)(2015•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使使木条复燃的是氮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不能使用酚酞试液(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2分)(2015•连云港)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它的化学式为C10H15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  B. 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  C. 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麻黄碱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麻黄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5+16+14=165,故选项说法正确.B、麻黄碱是由麻黄碱分子构成的,1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麻黄碱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5):16:14=120:15:1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语法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书面表达【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选择压轴题、多图归纳分析题必刷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1节 家庭电路.doc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型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全册易错知识点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形填空15篇(10空)(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全册重点单词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2节核能.doc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全一册重点单词115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清单02 U2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期末实验题压轴必刷题(含少部分动态压强浮力实验题)(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开学收心卷-【寒假自学课】2024年七年级英语寒假提升学与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 考点五、九、十综合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好题冲关)(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