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歧坪小学的抗日救亡运动.doc
3页歧坪小学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下旬,王子模(又名王相才),韩文炳二人肩负党中央的重托,从延安回到苍溪一九三八年五月,王子模同志来歧坪恢复了一九二九年夏在阆中联立中学由马步旭、张人权介绍入党并任中共保宁联立中学支部宣传干事的何芗同志(一九三八年,何芗时任歧坪小学教务主任)的党籍,传达了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研究了工作,不久何芗介绍发展了罗鸿宾(歧坪小学村小教师)入党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内外搞了一些抗日救亡活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凶焰猖狂,已侵占了我国东北、东南沿海大片土地和城镇,屠杀了千百万无辜人民蒋介石却实行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后,南京沦陷,又退居陪都重庆,仍然采取真、假抗日伎俩,在大后方拉兵筹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抵消了抗日的力量,全国人民仍然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的号召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华中一带浴血苦战,夺取了敌人的大量武器,武装了自己,恢复了大片敌占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人民政权,领导群众发展生产,支援前方,保障了根据地人民的基本生活形势有利于我方,不利于日寇但大后方人民的对于长期抗战的认识模糊,信心不足有的认为,我国人口太多,力量强,可以学义和团排外,凭热血速战速决,以免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在我国土地上打仗,抢夺我们的财产,利用我们的资源制造武器,侵略屠杀我国人民;有的认为,日本帝国主义武器精良,有很多大炮、飞机和步枪,我们的军队武器不如他强,打仗难以取胜;甚至有少数人认为,反正打不赢,不如早日割地求和,使人民少吃一些苦头;也有认为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英雄部队,已取得平型关大捷。
但力量有限,加之虽然国共两党在讲合作,但不免有时双方发生摩擦,影响抗战根据上述思想认识,党组织认为,以学校为基地组织师生大力宣传提高人民的抗日救亡认识和决心非常必要当时何芗担任歧坪小学教务主任,就用合法地位组织一些进步教师,如以雍管乐、柯碧(均已加入共产党)、张可仁等为核心,还影响了一些干部对抗战报所谓的李慎民等在进步学生中,如王先政(王杰)、李开湘等启发他们成立了“读书会” ,购买抗日救亡方面的书刊,半公开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读进步书籍向外邀请了联保主任纪大歆、小商何光奎、村小教师罗鸿宾(以后均加入了共产党)分别发动了乡村基层乡保人员,村小教师广泛宣传抗日救亡有时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到白庙、元坝宣传除口头宣传外,还办了一个壁报,先名《炸弹》,出了九期后改为《逢场会谈》因为壁报内容做到通俗易懂,收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效果,但由于一部分群众文化低,壁报中有些内容有些群众不是看得懂,于是改为《逢场会谈》,即每三天一场,每场出现一期,贴出壁报,看的人多时,派一教师在旁边监视有时大家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成了人民壁报人民看,看了大家谈对群众影响很大当时有个老汉看了壁报感慨地说:“你们 老师在学校教学生,你们办的壁报也给我们解答了问题,清除了我们对抗日的疑虑,壁报内容大改进以后,每期除简明扼要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 政策外,还揭露了蒋介石不积极抗战和军阀们发国难财的消息。
随后由歧坪小学介绍入党的村小教师罗鸿宾在茶店垭(现白驿镇茶店村)组织“青苗土地会” ,并在成 员中吸收了张三志、张元富、赵玉成等人入党,建立了党支部,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李少石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