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里人进山忙帮扶造血扶志引领潮流.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467874
  • 上传时间:2018-03-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40.12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里人进山忙帮扶 造血扶志引领潮流●记者/黄逸熹 黎俊怡在丰顺县城坐车从老城区到新城区时会经过一座大桥, 名叫 “黄埔大桥” , 这是我区捐资200万 在2006年建成的贯通两城区的重要桥梁, 为榕江北河两岸居民的通行提供了方便, 也象征着黄埔 丰顺两地情谊的联结 可以说, 在广州市的众多帮扶单位中, 我区的 “帮扶” 在丰顺县是力度最大的 曾任黄埔区委常 委、 区委办主任的丰顺县委书记姚森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 每见到黄埔区的人, 他就仿佛 回到了 “娘家” , 倍感亲切和温暖 我区对丰顺县的帮扶是从2003年开始, 从那年起, 第一年安排对口帮扶资金500万, 按每年增 加5%的数量, 今年已达到700多万, 从贫困村里的安居工程, 到县城里的公路、 桥梁、 医院等公共基 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 为丰顺县的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打下了基础去年7月份, 我区首次派驻20位干部到区对口帮扶的丰顺县20条贫困村里, 开展为期三年的 “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 ” 工作 20位驻村干部日夜扎根在村里, 深入了解群众所需, 为群众拓开致富 之路 他们的艰辛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近日, 记者跟随区 “双到” 办走访了9条贫困村, 汤坑镇的吉坪、 梅溪、 虎局、 后安、 石桥, 八乡山 镇的贵人、 大竹、 方吉和蝉联, 亲身体验驻村干部工作和居住的环境, 听他们说自己的经历, 还采访 了多位村干部、 村民, 听取他们对我区 “双到” 工作的看法。

      这9条贫困村, 发展水平大致相当, 公共基础设施落后, 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区里的村民, 大部分靠种田,种红薯, 养少量家禽为生, 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民生活 很多贫困户居住的房子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外面看着饱经风霜, 里面看着杂乱陈旧; 住在村里的村民, 每天到村附近的水田里耕地, 屋旁搭个棚,养几只鸡, 住在山上的, 开几亩地, 种些禾, 几棵果树,一些红薯, 一天到晚劳作, 仅能维持温饱; 对于年家庭人均收入1千多不到两千的这些贫困户来说, 如果有几个小孩要上学, 压力就会很大; 家里有老人病了 , 很多只能留在家里, 由家人照顾 所以, 现在村里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赚钱, 风景优美、 空气清新的山乡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对年轻一代已失去了吸引力, 很多家庭留下了女人、 老人和小孩, 再加一条土狗, 更显乡村的寂寥丰顺县在1986年被定为省级贫困县, 当时年财政收入才230万, 经过二十多年多种形式多个主体的帮扶, 以及丰顺人民自身的努力, 现今收入超过2.5亿元, 有98个贫困村, 其中4个镇里的20条贫困村、2889个贫困户是我区对口帮扶的对象 我区是广州市对口帮扶村数量最多的一个区。

      自去年我区 “双到” 工作开始, 通过多项措施,包括直接救济(发放慰问品和生活用品) , 赠送鸡苗、 树苗、 牛苗等, 提高每户人家的生产力, 给空闲劳动力介绍工作, 增加家庭收入等 目前, 这些贫困户中有43%已实现脱贫 不仅如此, 我区还出资给1916名贫困老人购买社会养老保险, 让他们老有所依; 为241名贫困子女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助学金, 减轻了他们父母的经济压力, 完成了村道、 堤坝等一批公共设施工程的建设, 让山村里的村民也能享受到部分城市人的方便与现代文明 总之, 通过经济扶贫、 就业扶贫、 安居扶贫等8项扶贫措施, 目前贫困户的生活已有所提高, 贫困村的面貌也在逐步改善 一路走来, 当地的许多贫困户都说, 这一次 “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 ” 的 “帮扶” 战略, 使他们尝到了真正的甜头,感谢黄埔区老大哥真心实意的无私帮助贫瘠山区与世隔绝 大力帮扶扭转局面VIEW视点2011年6月15日P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