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社会《逛超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大班社会《逛超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面向幼儿园大班的社会活动《逛超市》在学习社会中,幼儿应该在科学、技术、生活常识和德育等多方面得到合理的发展通过超市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到购物、理财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可以让幼儿体验到社会生活中的买卖关系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2. 教学目标1. 认识超市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了解超市购物的流程;2. 学会货币的基本知识,如硬币、纸币的认知及使用;3. 了解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能根据需求选择购买商品;4. 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技巧,积极沟通并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角色扮演,提升社交技能;5. 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3. 教学准备1. 超市模型或在超市现场进行教学;2. 每个幼儿分配一些零钱,如若有需要,教师可自行准备;3. 常见商品展示与价格表4. 教学内容4.1 活动一:认识超市教师以超市模型为主进行教学,或直接在超市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认识超市的特点和功能,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 介绍超市的位置、外观、特点等,让幼儿对超市有初步的认识;2. 分类商品:先让幼儿分类不同物品,如食品、饮料、用品等,让幼儿感悟物品之间的联系;3. 商品价值:教师讲解不同商品的价值概念,引导幼儿了解物品与货币的等价关系。
4.2 活动二:认知货币1. 让幼儿认知硬币、纸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颜色等;2. 教师将硬币和纸币混在一起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根据不同的面值进行分类;3. 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些零钱,并让幼儿模仿购物行为,进行货币运用训练4.3 活动三:商品选购1. 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或新闻等手段让幼儿了解不同商品的基本信息;2. 教师展示商品清单和价格表,让幼儿自主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3.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选择的商品,与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幼儿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4.4 活动四:交换和结账1. 让幼儿一起组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购物员”和一位“收银员”;2. 购物员选择商品购买后,由收银员使用货币进行支付;3.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现金交换,加深幼儿对货币知识的认知;4. 通过体验交易过程,让幼儿体验商业交易和交往,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5.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选择将活动二和活动三进行合并,即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进行货币运用和选择商品的训练;2. 教师在讲解商品价值时,要注意以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引导幼儿进行价值判断,提高幼儿的价值观念;3. 教师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个性进行指导,让幼儿主动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提高社交技能。
总之,通过超市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到购物、理财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可以让幼儿体验到社会生活中的买卖关系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