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简答题.docx
11页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积极地旁 观; ②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③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2、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 中的作用? ①桥梁和通道;②大舞台;③大课堂;④大平台;⑤切入点3、什么是乳酸能? 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一一乳酸4、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②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③培养学生的运动 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⑤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⑦ 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5、 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 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 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 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7、 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10 分) 答:1)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全面锻炼的原则; 3)经常性锻炼原则; 4)区别对待的原则; 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8、 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答: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9、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答:1)打好身体基础; 2)掌握体育 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评价; 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4) 培养自我体育意识10、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 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不可缺少的主 要途径.11、 青少年时期是速度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简述提高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 答:各种起 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加速跑,接力跑等12、 简述耐久跑的作用 答:①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②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 ③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13、分腿腾越动作要领是什么?请用简笔画描绘动作过程。
答:动作要领:加速助跑,快 速踏跳,起跳后紧腰,稍屈髋,两臂主动前伸,双手用力推撑器械远端,两腿左右分开积极 前摆,脚过器械后立即制动腿,两臂斜上举,挺身落地14、什么是运动外伤?说出其中两种 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皮肤、肌肉、骨胳等受到伤害, 称为外伤 外伤包括擦伤、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扭伤、脱臼、骨折等,答出其中两 点即可15、 中学生体质综合测试和评定的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是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完成的 (1)形态机能:身高、体重、胸围(2)机能指标:肺活量、安静脉搏(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速度、耐力、灵敏、力量、柔韧16、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 (3)向学生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17、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蹲撑,两手扶地,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 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依次着地,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18、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 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9、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教育寓于严密的组织教学之中;结合教 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集体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20、根据《新课标》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 征;②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③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④对增强体能、增进 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⑤简单易行21、怎样预防体育活动发生运动损伤? ①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的要领②要加强组 织纪律性③要加强体育卫生监督④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⑤要做好准备活动 和整理活动⑥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和条件⑦上体育课的着装要轻便,身上不要有易造成 伤害事故的物件22、 人的食物中含有几大营养是什么?并说出它们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在(糖类)、矿物质(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和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 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维生素、纤维素是人 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3、 谈一谈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化(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 重过程转变等); 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师生转变关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给学生心理支持;注重培养自律能力等); ③教师成为研究者参与者(教师不再是机械执行者、法官和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好合作伙伴, 帮助找研究的起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行动的策略,实施与检验行动等);等等。
24、 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10 分) 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 上,两脚分开约10――15cm,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 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 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25、 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社会适应目标? (8分) 答:①建立和 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②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 方法4分)③落实得法(4分)26、 简述在支撑跳跃的教学评价中,对优等动作质量的评价标准8分)答:①助跑: 轻松、自然、协调、有力、速度快②起跳:速度快、有力、腾空高③撑箱动作:直膝、分腿 大、展髋、有明显的制动和上体挺身动作,展体充分,姿态优美④落地:稳27、什么是“极点”现象? 答:在长跑时,由于有机体各器官活动的协调作用被破坏,而 发生肌肉酸疼,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不协调,跑速减慢,想停止运动等自我感觉的现 象,这种现象就叫“极点”现象28、怎样克服“极点”现象? 答:当出现极点时,要求运动员有一个战胜困难的决心, 要顽强的坚持跑下去,同时应该调整跑的速度,注意呼吸方法,机体内脏器官会逐渐适应, “极点”很快被克服。
29、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哪些? 答:1、身高2、体重3、肺活量4、立定跳远(50m)5、台阶实验(1000m男)(800m女)任选一项;6、握力、坐位体前屈(男)任选一项; 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握力 (女)任选一项30、简述体育课课堂常规 答: 1. 课前穿好便于运动的服装的鞋子,处理好有碍于运动的 物品 2.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主动配合教师准备好上课器材,下课主动归还器材,养成爱 护场地,爱5.上课要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开动脑筋,认真练习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 习任务 6.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关心同学,团结友爱 7.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注意安 全 8.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坚持经常锻炼31、 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32、 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 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 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 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 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33、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答: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2)脂肪是人体热 能的主要来源 3)糖类提供热能 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 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5)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 构成成份,它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 6)水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34、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答:跳绳、立定跳远、 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35、 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论文题目; ②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③前言; ④实验的内容、方法、数据的采集和统计;⑤数据的分析 和论证;⑥结论和建议;⑦参考文献36、 学校每年度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 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封面; 2)目录; 3)竞赛规程; 4) 开幕式、闭幕式程序; 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 6)仲裁委员会名单; 7)裁判员名单; 8) 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 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 10)兼项人数统计表; 11)大会作息时 间表; 12)各代表队名单; 13)竞赛日程表; 14)竞赛分组表; 15)男女最高纪录表; 16) 场地平面示意图。
37、 简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 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也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健 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方面是相一致的38、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 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 径通常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1)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 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 的体育教育过程 (2)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 织形式,它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 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39、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答: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两类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是指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所 共有的普通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2)认识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教与 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5)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 规律 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 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规律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40、 简述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答: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 成学校体育的目的。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