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doc
2页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 2007 年 08 月 24 日 星期五 21:25 为了推动农业真正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江浙地 区农民把坚持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 30 年不变的基本方针同土地规模经营和 市场化合理流转结合起来,作了多方面有益探索,使土地在流转中增值,使农 民在流转中增收 1、以“合作”为核心,推行土地合作制度土地合作制度是在联产承包责 任制“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再将使用权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户以承包 权入股参与经营和分配这种体制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经营、风险高、效 益低的问题,更能有效解决青壮劳力离土离乡,“6138”部队种田,产出率低 的问题目前,这种土地合作模式,在苏南许多县(市)已得到了广泛推广,并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苏南某地土地合作社为例,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入股,合作社实行保底分配的办法,每亩为一股,每股每年保底分红 350 元 2004 年该社入股土地 610 亩,入股农户 136 户,年底分红每亩 500 余元,年均 每户 2200 元实行土地合作制度,能将土地有机集中起来,通过竞标的方式让 龙头企业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方式的企业化。
农民的承包权、 村集体的所有权这两种叠加在同一块土地上又互相分离的权益,与土地之外的 现金权益一样,成了可量化、可变现、可交易的股权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 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土地的部分占有(指承包权)者,变成了自己股份的所有者; 由一个被捆在土地上的人,变成了自由之身的股东2、以“租赁”为核心,推行土地反租倒包制度土地反租倒包,就是村集 体在征得农户同意的情况下,集中土地,付租费给农户,再发包给专业户、工 商业主,是江浙目前流行的一种流转方式浙江某乡地处城郊,二、三产业发 展较快,农户大部分收入来自经商办企业,一些农户干脆把土地或租或送给亲 朋好友耕种,个别的还抛荒与此同时,有的农民想发展花卉产业,却找不到 合适的土地针对这种情况,该乡根据群众意见,采用反租倒包的形式启动基 地建设:先由村经济合作社以每年 400 元/亩的价格向农户租赁土地使用权, 并签订土地租用使用权合同;再由乡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同各村经济合作社签订 土地使用权租用合同;然后统一由乡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同客户签订土地使用权 租用合同这样,原本一家一户的土地,通过流转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目 前,有 6 家企业同该乡签订了土地使用权租用合同。
反租倒包顺了民心,使土 地得以顺利流转,使规模经营成为现实3、以“信托”为核心,推行土地信托服务土地信托服务,就是土地信托 服务组织接受土地承包者的委托,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 按照土地使用权市场化要求,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实施必要的程序,将其拥 有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依法、有偿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行为2001 年,浙江某县开展土地信托试点,探索建立新的土地流转机制由县农办牵头, 联合农业、土管、林业等部门在县里设立“土地信托服务中心”,镇一级设立 土地信托服务中转站,村一级由村经济合作社具体接受农民土地信托事务在 坚持承包权 30 年不变的前提下,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把自己不愿 或无力耕种的土地委托给村里,由村经济合作社登记下来,送到镇里,镇里再 汇总到县里在此基础上,县里再把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给有能力者承包经营在全县建立起县、镇、村三级信托服务体系,全县 20 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信 托服务站,774 个村的土地信托服务由村经济合作社承担2006 年,全县流转 土地 15.8 万亩,流转率近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