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忻州融入太原经济圈的思考.doc
3页关于忻州融入太原经济圈的思考关于忻州融入太原经济圈的思考市政协副主席王月娥从今年1月份起,随着由山西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太原经 济圈规划纲要草案》的公示,太原经济圈这个概念走进了我们很多人的视野未来的太原 经济圈,将是一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山西省核心经济圈目前,这个规划即将正式出台, 晋中、吕梁的许多地方早已闻风而动了从《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中我们可以了解 到,忻州的忻、定、原、静乐等县(区、市)仅仅处于太原经济圈的拓展圈层,并不属于 这个规划的重点范围那么,我们忻州是坐等市场机制下的自然进程,还是主动自觉地融 入太原经济圈,其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笔者认为,积极打 造“三大基地”,充分做好融入太原经济圈的准备,进而积极参与经济圈中的城际联动, 是忻州实现经济社会突破性发展的战略任务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要实现太原经济圈的发展,首要的是调整产业布局,而目 前太原市的产业布局调整,已经严重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将太原经济圈核心圈层的一•些 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的省内其它城镇转移的迫切性不言 而喻而我们忻州不仅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而且区 1位优势特别明显。
更重要的是太原经济圈规划中也将我市的原平、静乐确定为经济圈中 煤、焦、电力产业集群这些都为我市承接太原经济核心圈层产业转移提供了优良的条 件个别产业配套率较高外,大部分产业的配套能力都较低现有的工业园区中除忻府区豆 罗工业园区和兰村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外,其余的均不同程度存在产业配套不完善、原材料 供应差、产业链衔接差的问题其次,高素质人才短缺忻州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劳 动力素质也有所提高,但从劳动力结构来看还不依合理,高技能、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 高层人才偏少因此,忻州打造承接太原经济圈核心圈层产区、原平、定襄、静乐承接产业转移的龙头忻府区处于太原经济圈省内主要轴线和外 部轴线的交叉处 已经初步形成了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焦化冶炼、建筑建材、机械制造 等产业集群 原平市位于太原经济圈省内主要轴线上,也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煤炭、机 械、冶金、建材、电力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煤焦化、煤焦铁、煤电铝产业链初见维形 定 襄县位于太原经济圈京晋黄外部轴线上,且具有传统铸锻产业的地方.工业特色,有中国 “锻造之乡”的称号 静乐县位于太原经济圈陕北、内蒙外部轴线上,规模以上企业集 中在2煤、焦、电行业上这四县(区、市)的承接基础都比较好,一定要以建设太原经 济圈为契机,立足各地实际,发挥自身特色,深化与太原和晋中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 产业、第三产业方面的经济联系,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 策的支持,率先建设成为山西制造业的重点承接地,尽快成为除了依一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发 展煤、焦、电产业外,还将作为太原经济圈核心区和内圈层现有的煤焦产业疏散地,承担 太原经济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和运输职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一要加快建设一批 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使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龙头二要完善园区承载功能加强园区道路管网、通信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配 套建设,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强化园区能源保障,确保水、电、 气等生产要素供应,提高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使园区成为推动同业聚集、产业升级 的基地三要建立健全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对转 移项日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曰对外、一条龙服务探索与太原经济圈核心层与基础 层在我市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打造“特色农业”基地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山西)3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上,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忻州的1 7个展位,2 8 0多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的1 8 0 0 余种特色产品 现场销售共1 3 0 0. 5万元,甜糯玉米、冷榨胡麻油、黄酒……产品之 多、产品之精、类别之全令太原市民惊叹,许多产品头一晚连夜运到会场,第二天没到中 午就告磬,忻州的特色农产品着实在太原城火了一把我们完全可以依托独具区域和资源 特色优势、农业资源丰富的忻定盆地2 0 0多万亩平川地为重点,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和传 统的富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名产名吃,让省城人吃上放心的绿色生态食品。
从目前来看,我 市虽然在特色农业发展方而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销售市场 单一、销售渠道不畅如部分县市所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仅依靠木县域或木市消化,特色农 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制约特色农产品发展;二是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使农产品缺乏 后劲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销售农产品的主渠道之一,能有效地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更是提高其附加值、提高经济I叫报率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我市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较 为缺少,除个别龙头企业外,多数特色农产品未形成深加工链条三是组织松散,协会的 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产品的经营基木上是散乱型调查发现,协会的成员主要由种植 或养殖大户组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组织,没有法定的约束,协会的管理本身就是松散 的,协会成员即是经营者,更是生产者,4主要精力是放在自己的事务上,某种程度上是 各自为政,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各操各的心”在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上受到制 约四是技术含量低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严重滞后是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由 于县乡技术人员的缺乏,尤其是乡镇技术人员科技素质低、人员不稳定,生产技术的推广 应用已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五是区域化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规划布局不尽 合理。
品种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尚未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有明显的凸 显,科学规划还不尽合理:部分产业发展面积大而广,区域性规划严重滞后,致使各县市 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区域优势不明显,特色产业无特色,整体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因此, 要把我市打造成为太原经济圈的特色农业基地,还应该从以下儿个方面努力:一•要瞄准市 场创品牌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方向,引导农民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注册商标,锻造精品名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让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带着“名片” 走出HI野,努力打造优质绿色产业基地和面向太原乃至全国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二要瞄 准超市抢市场目前,太原市各大超市仔忻州标签的农产品并不多,而且市场供应很丰 富,没有短缺品种但是,我们只要围绕太原外调品种发展相关产业,总能找到进入太原 各大超市的切入点同时,农副产品进入连锁超市必须过两大关曰:一为规模,没有规模 化的大生产,无法满足超市5的销售要求;二为特色,没有特色和品牌,无法吸引消费 者忻州的农副产品只有闯过这两道关,才能实现与太原务大超市的成功对接因此,我 们要推行专业化种养、规模化生产,紧盯太原各大超市,着眼全国,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 市场。
三要瞄准安全抓质量要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 规程,定期举办新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实地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滴灌、管灌等节水新技术,应用井水、沟渠自流水、集雨水窖等无污 染水源灌溉,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无害化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全面清理整顿农药 经营秩序,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残留问题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太原经济圈规划中将我市忻府区、定襄县定位为发展轻工、旅 游集群地,其中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忻州城区和定襄县城作为我市五大旅游区旅游 集散地发展二是将这两地发展成为太原经济圈的休闲旅游基地C从而形成远有五台山佛 教文化旅游区等四大旅游区,近右忻府区和定襄县以温泉度假旅游为主的休闲旅游基地的 忻州区域旅游新格局而且,我市以顿村、奇村、大营、汤头4大温泉为代表的温泉旅游 资源也十分丰富,距太原仅7 5公里,素来是太原人节假日的好去处但是,从近年来发 展的情况看,存在与太原、晋中的旅游资源各自强调自己的品牌特色,相互争夺旅游线路 客源的问题实际上,追根6溯源,忻州的主流文化与晋中文化一脉相承,已经形成了相 互融合的文化基础因此,全力打造太原经济圈最佳生态休闲旅游日的地,主动融入太原 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忻州首先要总体把握晋中腹地的历史文脉,整合资源,加快基地建 设,至2 0 1 5年在城区形成“五大基地”的目的地产品体系 一是温泉度假基地。
以 建设全省温泉旅游集散区为bl标,借鉴顿村省林业厅培训基地的成功经验,启动奇、顿公 路两侧区域旅游度假村的招商和开发建设,从而将奇村、顿村连为一体,以避免目前顿村 火、奇村冷的局面同时,完善旅游区观光设施,提升休闲娱乐功能,使温泉成为集会 议、度假、高尔夫、滑雪、SPA、温泉美食、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整 合双乳湖、金洞寺、忻曰战役遗址等区域的旅游资源,做大温泉旅游产品二是森林养生 基地以庄磨镇桃桃山旅游风景区、香泉寺、融城庄园、凤凰山等旅游产品为重点,拓展 空间,完善度假功能,加快推进传统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型升级,形成凤凰山度假中心、桃 桃山等观光休闲基地;开展马圈山森林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和策划,打造忻州森林公园的 生态休闲旅游区,做好忻州森林旅游品牌三是文化体验基地要以忻府区为重点,加快 文化旅游的结合,积极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特色文化园区,进一•步打造和提升 “摔跤之乡”、“八音之乡”、“貂婵文化之乡”、“傅山故里”,修苣恢复“野史亭” 和“秀蓉书院”,7通过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推出特色明显、配套齐 全的文化体验产品;游览阎锡山故居 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山西民国史 而旦还可以领略晋 商大院文化中官商一体的特色 阎锡山故居在打造忻州休闲旅游基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 位。
目前,应该尽快启动东花园和阎父陵墓的复原性维修,并根据其历史原貌及当年发生 的历史事件恢复其室内陈设,叫响忻州的晋商大院文化旅游产品,与晋中晋商大院文化相 呼应;编排一场展示忻州整体文化旅游资源或是一期一主题的定位于普通游客、市民的演 出,推出二人台等具有忻州民间文艺特色的节目,在实现动态文化演出和静态旅游资源的 巧妙嫁接中,促进文化产品和旅游项bl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四是乡村旅游基地c结合前郝 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园区的成功经验,基本构建忻府区、定襄县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呈 现“全县有重点、区域有特点、乡镇有亮点、各村有卖点”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乡村旅 游成为忻州特色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农业 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依托景区的乡村旅游点,依托特色村落的乡村旅游点等五是户外 拓展基地整合开发与休闲运动相关的系列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推进陀罗山旅游风景区、 奇村南高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全力发展服务太原人登山、戏水、垂 钓、娱乐、亲近自然的城郊度假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