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doc

3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463545
  • 上传时间:2017-08-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2.50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易学之象数理之河图洛书[中国战略论坛] 2008-06-23 00:45分类:古圣先贤一、河图洛书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宋初陈抟创《龙图易》,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南宋朱震于《周易卦图》中载其图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2)河图、洛书的关系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故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易学启蒙)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洛书主动(洪范皇极•内篇)清万年淳以图之方圆论河洛关系,认为:河图外方而内圆,中十点作圆布,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然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布精其外,包裹河图之象。

      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因将图书奇偶方圆交互表之以图(易拇)近代杭辛斋认为:河图为体而中有用,洛书为用而中有体有以图书配八卦者,多拘执而不能悉当,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易楔)还有人认为河图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阴阳互抱、生成相依的特点;洛书重分,具有奇偶分离、生成异位的特点,两者一分一合,体现对立统一盛衰动静的辩证关系二、图书之争亦称河洛之争宋以来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的论争,《周易•系辞下》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图书派)与否定派(疑古派)的论争图书派内部针对何谓河图、何谓洛书,有图九书十与图十书九的分歧前者以刘牧为代表,王湜、朱震、郑樵、朱元升、李简、薛季宣、张理,袭其说;后者以朱熹、蔡元定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响很大,后者则为后世通行说法两者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疑古派则视河洛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

      元钱义方《周易图说》认为图书之书,是因周易而造易数,绝不是因图书而出周易元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指出,先天之图为道家假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不是《周易》本旨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作《易》无关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洛书来源于乾凿度郑玄注及其九宫图,而河图亦为发挥《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出另明刘濂《易象解》、清毛奇龄《河图洛书原篇》、张惠言《易图条辨》等均以为《易》未遭秦火,图书亦不当失,其中或认为河洛为道家炼丹养生之图,或认为只是画卦中一事,并非则之而画卦,众难纷然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洛,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图书派坚持自己立场,并为此宏扬另王安石苏轼亦不赞成欧阳修观点元胡一桂吴澄等力驳疑古之论,并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杭辛斋黄元炳阐述河洛之意,多前人所未发近代疑古派则顾颉刚为代表,其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彻底否定河洛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一般认为洛书至迟于西汉初年已经存在,然对河图的来源及图书与周易谁先谁后等问题仍有争议。

      三、河洛源说关于河图洛书起源的学说,古今认识不一传统一般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河出马图先秦也有持否定观点:(1)伏羲受河图,画八卦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2)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3)帝尧得龙马图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4)帝舜得黄龙负河图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5)大禹受洛书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6)成汤至洛得赤文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7)文王受洛书应河图8)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围绕其来源,后世还有以下观点: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来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洛书起源慧星的气体尾巴轨迹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之言,均未得到公认四、河出图、洛出书古代对河图洛书起源的传说认为伏羲时黄河中有龙马背负河图;夏禹时水中有神龟背负洛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西汉扬雄:河序龙马,洛负龟书汉书· 五行志尚书· 顾命孔安国传皆主此说,汉代纬书亦持此说后人大多持否定观点五、古河图 伏羲时代河出之龙马所背负的图式元吴澄易纂言认为:河图者,羲皇时,河出龙马,背之后毛,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以象旋毛星点而谓之图羲皇则其阳奇阴偶之数,以画卦生蓍,今人多不取六、古洛书 大禹时代洛出之神龟所背负的图式元吴澄易纂言认为:洛书者,禹治水时,洛出神龟,背之拆文,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之右二,前之左四,后之右六,后之左八以其拆文如字画,画谓之书禹则自其一至九之数,以叙洪洪九畴今人多不取。

      七、龙图即龙马负图龙马负图指河洛一类图式,宋人一般认为是陈抟所作宋文鉴有陈抟龙图序一文,宋史·艺文志著录陈抟龙图易一卷王偁和朱震皆认为河洛之学为源于陈抟,王偁东部事略·儒学传称陈抟以象学授种放,其象学包括河洛之学,明初宋濂亦执此说然朱熹以龙图易为假书,其后,亦有人认为河洛非出于陈抟今人一般认为其思想与陈抟有关龙图易吸收汉唐九宫说五行生成说而制龙图,以解释周易·系辞中的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后刘牧将龙图发展为河图和洛书两种图式,解释系辞天地之数大衍之数,用以说明八卦象数八、龙图三变 龙图序关于龙图形成的观点用于说明八卦卦象的起源,又是对系辞天地之数章的解释本于周易•系辞三陈九卦之义龙图序认为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于夫子三陈九卦之义,控其旨,所以知之矣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衅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龙图序)第一变: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矣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第二变: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第三变: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元张理易象图说载龙图三变图以白圈为天数,以黑点为地数第一变天数在上,地数在下,象天地之象,天数总合为二十五,地数总合为三十,天地之数各自分开天数排列五个数为一组,共分五级,即天五;每组纵横线之数为三,即天三;其纵横线之数相加分别为九,即天九;横纵点数分别为十五天数一与地数六皆不配位,故天数起作用者为二十四地数每六个数为一组,共分五组天数以五为单位,地数以六为单位第二变上图为天数所变图,天数上五组,其上一之数不动,去四个数;其左五组,去一为四;右五组去二为三;下五组,去三为二;中五组不动其上中右为一五三,共三个奇数;下左为二四,共两个偶数,乃参天两地之象所去掉的十个数,则隐藏在下图中十之中下图为地数所变图地数中六组,去一加于上六组为七;去二加于左六组为八;去三加于右六组为九;下六组不加任何数其偶数组为六八,奇数组为七九,各居四方;中十亦为偶数组,来于天数去掉十上图中的五个组,即一二三四五之数,表示五行之生数;下图中的五个组,即六七八九十之数,表示五行之成数一说上图天象中的五个数,各加以五数,则成下图地象之数两图之数之点合为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天象和地象中各有奇偶之组,为天地已合之序位第三变为龙马负图,即河图洛书由第二变上下两图相合而得,张理说,相合有二法:一是两图相重,即天一与地六相重,地二与天七相重,天三与地八相重,地四与天九相重,天五与地十相重汉易所谓五行生成数相合,为五行生成图,即后通称之河图一是两图相交,上图中五不变动,下图中十隐藏起来,奇数分别居四正位,偶数分别居四隅之位,成为九宫图,即后人通称之洛书此二图式除去中宫五或十五,余为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居于八位,皆可分别生成八卦之象然后世有人认为龙图易未言及洛书及九宫数的配合,张理解释与陈抟不符对此争议甚多。

      九、太乙九宫占盘中国古代占盘一九七七年,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至迟为西汉时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小圆盘过圆心划四条分线,在每条等分线两端刻一君对九百姓,二对八,三相对七将,四对六,与洛书布局完全符合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以二射八,以四射六,也与易纬•乾凿度相合今有人认为太乙占盘的出现,说明洛书至迟于西汉时期已经形成,从而结束了持续九百年的河洛真伪之争十、九宫八风洛书九宫与八风八卦节气方位等相配合的学说黄帝内经载其图式认为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