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革开放30年再生资源行业变迁.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511803
  • 上传时间:2018-03-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0.8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2008 Vo1.1.No.12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2008 Vo1.1.No.12改革开放 3 0 年再生资源行业变迁徐晓燕(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北京 1 0 0 8 0 1 )改革开放 30 年再生资源行业变迁作者简介: 徐晓燕 (1981- ) , 女, 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自建国初期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1958 年周总理为其题词:“实行废品收购,变无用为有用, 变一用为多用, 勤俭节约, 变破旧为崭新, 把工农商学兵连成一片, 密切协作, 为全面地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 国务院专门发布了 《关于加强对废弃物品收购和利用工作的指示》 , 把一切废弃物品广泛收集和充分利用起来, 以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文革期间,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977 年学习周总理对废旧物资工作题词发表 20 周年, 全国掀起废旧物资回收的高潮 可以说, 这一行业的恢复发展与改革变化是走在其他行业的前面的,但是其改革与变迁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是一个有得有失、 有兴有衰、 有收获有代价的过程,现将通过几个关键词来展现再生资源行业改革开放 30 年的观念、 经营方式、 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变迁。

      关键词之一: 废旧物资与再生资源索引:《关于供销社废旧物资系统经营范围的暂行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在我国最早被称为“废品” , 20 世纪 70年代出现 “废旧物资” 一词, 至今使用仍比较广泛, 到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 “再生资源” 一词, 并于 21世纪盛行, 成为官方与民间标准用语 名称的变化并非简单的习惯的改变与养成,更是客观环境变化导致的认识与观念的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 工业生产仍是社会经济的重中之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主要意义是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其重心是 “物资”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资源与环境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与原生资源相比, 废旧物资的可再生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型生产模式使其成为实现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 与 “废旧物资” 相比,“再生资源” 这一称呼弱化了其废弃、 废旧的特性, 而将其作为资源, 作为产品前端的意义更加突出关键词之二:“特行证” 与 “市场调节”索引: 《关于特种行业企业进行登记管理的通知》 、 《关于城乡个体商业经营废旧物资的暂行规定》 、《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 、《国家经委、财政部、 商业部、 国家物资局关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若干问题的通知》 、 《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改革开放的最大特点便是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

      表现在再生资源行业,首先是对经营者限制的放松1979 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 7 个部门 《关于特种行业企业进行登记管理的通知》 规定, 旧货业, 包括旧货店、 古玩店、 寄售行和收购社会居民废品的收购站等列入特种行业的登记范围1994 年 《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 规定:“生产性废旧金属,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由有权经营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业的企业收购收购废旧金属的其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只能收购非生产性废旧金属, 不得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 2002年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取消了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企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制度其次是 “统管统交” 机制的退出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器材、 设备报废基本上实行 “统管统交” 、“审批核准” 、“回收上交计划”和换取物资分配指标,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取消对再生资源的计划管理,鼓励市场调节, 不少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自办交易市场, 直接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第三是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1986 年国家计委下放废旧有色金属物资价格权限, 将废钢铁收购价格, 由国家物价局管理; 杂铜购销价格的中准价浮动幅度,由省物价局会同省供销社共同管理; 废铝、 废锡、 废铅的中准价格浮动幅度, 由省供销社负责管理。

      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 使整个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再加上消费数量的增多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产品淘汰速度加快,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呈高速增长状态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年回收量仅2 000 万 t,“八五” 期间, 回收总量为 1.35 亿 t,“九五”行 业 交 流24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 年 \ 第 1 卷 \ 第 12 期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 年 \ 第 1 卷 \ 第 12 期期间为 2.37 亿 t,“十五” 期间为 3.49 亿 t, 到 “十一五”期间, 仅 2006, 2007 两年, 回收总量就已达到 3.4 亿 t;再生资源行业从业人数由 100 万人增加至 1 000 多万人, 利废企业由 1 000 多家增加至几万家 与此相对应的, 是经营者产权结构、 回收范围与重点以及经营模式的多样化目前,全国各地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已经改革改制成为具有多种所有制的产权结构组织, 包括国营、 集体、 股份制、 民营、 中外合资以及个体等, 其中以股份制和民营所占比重较大, 即使国营和集体所有制的回收公司, 也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基本摒弃了 “收进来, 卖出去” 的传统经营模式, 采取了清洗、 除油、 去污、 干燥、 拆解、 剪切、 打包、 破碎、 分选、 除杂等加工预处理手段, 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 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但与此同时, 市场调节的弊端也开始显露, 准入门槛的降低导致回收渠道多元化, 回收方式分散化、 无序化, 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 普遍存在着 “利大大干, 利小小干, 无利不干”的现象,再生资源回收品种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700 多种已减少至今天的 400 多种关键词之三:“破烂王” 与 “五统一”索引:《关于印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十五” 规划的通知》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长期以来, 基层回收者走街串巷的 “破烂王” 形象已深入人心, 他们在给广大居民交售再生资源带来方便的同时, 其存在的扰乱社会治安、 缺乏诚信等问题也成为影响行业形象与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而 “破烂王” 也成为再生资源行业分散无序经营的代名词 面对这一问题, 2002 年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十五” 规划的通知》 提出, 要 “积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引导各地建立以社区回收网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网络, 形成以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 为工业生产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 到 2008 年, 由商务部主导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程已进入初步验收阶段。

      各地在建立回收网络体系的时候, 首先把规范基层回收者作为其基本手段,“统一管理、 统一登记、 统一培训、 统一标识、 统一车辆” 的回收者替代“破烂王” 成为城市里的一道绿色风景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建设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 以政府为引导、 以企业为主力的资源整合与规范行为, 其实质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行业过快、 无序发展的一种纠正, 但这种纠正并非回到原有的计划模式,而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回归与前行关键词之四:“洋垃圾” 与 “圈区管理”索引:《关于征求〈关于促进对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电机圈区管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 意见的函》 、《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资源和原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废五金电器、 废电线电缆、 废电机等再生资源进口量不断增长, 沿海地区的浙江、 广东、 江苏等地出现了大批拆解利用再生资源的企业, 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而分散, 技术水平不高, 环保投入很少, 一些地区由于污染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关注, 进口再生资源被当作 “洋垃圾” 而被排斥1999 年在江苏首先出现了 “圈区管理” 的模式, 将该类拆解企业纳入园区统一管理,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环保部 (原国家环保局 ) 等政府部门的认可, 被各地纷纷仿效, 目前国内已出现再生资源加工园区30多个, 其拆解加工能力达到上千万吨。

      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实行 “圈区管理” , 其目的在于规范市场、 加强管理和减少污染, 是再生资源经营与管理模式上的一种创新, 也是改变对再生资源行业偏见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这种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 目前园区的拆解能力已远远超过了再生资源回收量, 造成了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园区建设的 “一窝蜂” 现象从侧面反映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值得企业经营者、城市规划者与政府有关部门反思关键词之五:“征三返七” 与 “免增值税”索引:《国家经委、 财政部、 商业部、 国家物资局关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运输费用和废旧物资准予抵扣进项税额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增值税先征后返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和使用废旧物资生产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增值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一机多票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一直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这种扶持主要表现在税收政策上的优惠。

      其基本演变过程如表 1行 业 交 流改革开放 3 0 年再生资源行业变迁25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2008 Vo1.1.No.12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2008 Vo1.1.No.12!!!!!!!!!!!!!!!!!!!!!!!!!!!!!!!!!!!!!!!!!!!!!!!!可以看出,税收政策的每一次变化对行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大大激励了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企业的积极性, 提高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但是在推动行业加快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有违政策初衷的问题,仍需不断调整与完善新一轮税收政策的调整已经进行, 其目的在于纠正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 其背后则隐含着对改革开放以来政策演变对再生资源行业变化影响的一种总结与反思,无疑又将引起再生资源行业一次不小的震动改革开放以来,再生资源行业经历了从勤俭治国到经济循环的观念飞跃, 经历了从 “统管统交” 到逐步放开的机制变化, 经历了产业的兴盛与市场的跌宕, 经历了政策的变化与管理的加强,其取得的成就不言而喻, 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

      站在 30 周年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坐标上,面对金融危机引起的行业困局, 不妨驻足回望, 调整一下前进的方向与步调, 将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纳入一条更加合理与顺畅的轨道上收稿日期2008-11-11 )行 业 交 流改革开放 3 0 年再生资源行业变迁序号123税收优惠政策减半征收批发环节营业税抵扣 1 0 %,“征三返七”回收企业免征增值税,利用企业抵扣 1 0 %政策期限1 9 8 7 . 7 . 1 —1 9 9 41 9 9 5 . 5 —2 0 0 1 . 4 . 3 02 0 0 1 . 5 . 1 —2 0 0 8 . 1 2 . 3 1实行原因—税制改革, 为解决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在新旧税制转换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支持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解决 “征三返七” 政策的退税难题废除原因 / 弊端税制改革退税困难, 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