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56页一、什么是政治?列宁对政治的定义 l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 ,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l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社会集团、社会势 力及个人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 言论与活动都是政治一、什么是政治?马克思对政治的定义和理解 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 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 和 理解: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的后台老板总是金钱——罗曼·罗兰二、什么是政治制度?p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 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 和方式的总和 p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体),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政体 ),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 的地位三、什么是古代中国?p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 p 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p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l 夏 l 商 l 西周 l 春秋 p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 l 战国 l 秦汉 l 三国两晋南北朝 l 隋唐 l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l 明清四、什么是中国早期?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l 夏 l 商 l 西周 l 春秋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l 夏 l 商 l 西周 l 春秋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夏商原始社会约前2070约前1600西周约前1046 东周约前770 约前256春秋 战国约前475约前221周启桀 汤纣 武王四、什么是中国早期?五、中国早期(奴隶社会)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p世袭制 p分封制 p宗法制六、世袭制l什么是世袭制? l 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缘关系世代 传承。
l中国世袭制何时确立?其确立标志是什 么? l世袭制的核心是什么? l中国世袭制何时被废除?七、分封制l什么是分封制? l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l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目的) l分给谁?(对象) l分什么?(内容) l有何义务? l有何作用? l有何弊端?异姓功臣贵族先代 帝王 后代 和边 远氏 族部 落首 领周王同 姓 王 室 贵 族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女儿 ————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 l l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l l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l l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l l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 一定会挑我的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七、宗法制七、宗法制什么是宗法制?七、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七、宗法制什么是大宗、小宗?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大宗小宗 大宗小宗小宗大宗 (宗主)天子卿大夫士庶人大宗一定是“大”吗?小宗一定是“小”吗 ?嫡長子餘嫡子及庶子大宗小宗 大宗小宗小宗大宗 (宗主)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大宗一定是“大”吗?小宗一定是“小”吗 ?七、宗法制宗法制的实质 是什么?宗法制对中国社会 有何影响?小结一、世袭制 大禹传子“家天下”,王位世袭由夏始; 二、分封制 王族功臣与贵族,封邦建国藩屏周; 授土授民世代袭,朝觐纳贡守疆土 三、宗法制 血缘远近定亲疏,天子诸侯卿与士; 嫡长继承成大宗,分封宗法表与里八、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神权与王权结合;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中集中 1.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 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 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 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 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
钱氏 重视修订族谱,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B.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C.中国古代郡县制度影响深远 D.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3.右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政治制度?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右图反映的是周朝一重要 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大 的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C、宗族网庞大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 下,立七十有国,姬姓独五十三人可见同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 时,周王会给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妻妾一般称谓妻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妾一C.大哥(25岁)妾二D.二哥(22岁)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 格继承王位的是: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 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 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 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唐·李白本课知识结构一、军事大一统——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 三、文化大一统——焚书坑儒,文化专制一、军事大一统——结束分裂,实现统一1.时间 2.原因 (1)历史潮流 (2)民心所向 (3)国力强盛 (4)雄才大略 3.意义 结束分裂,开创一统, 中央集权,多元一体;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1.制度构成 (1)皇帝制 (2)中央:三公九卿制 (3)地方:郡县制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 皇帝制度 •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 称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 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点: (1)皇帝独尊 (2)皇权至上 (3)皇位世袭皇帝三公奉 常郎 中 令卫 尉廷 尉典 客宗 正治 粟 内 史少 府太 仆九卿中央设置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职位 名称职权 范围权力 来源历史 意义 三公丞相御史 大夫 太尉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职位 名称职权 范围权力 来源历史 意义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 处理政务皇帝 任命御史 大夫监察百官太尉 协助皇帝 管理军务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职位 名称职权 范围权力 来源历史 意义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 处理政务皇帝 任命否定世卿世禄制 御史 大夫监察百官太尉 协助皇帝 管理军务千古一帝——秦始皇地方设置地方设置 皇帝皇帝三公九卿三公九卿郡守、郡丞、郡尉郡守、郡丞、郡尉 县县乡乡里里县令、县丞、县尉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里典中央机构中央机构郡郡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 宫廷辩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延尉李斯 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 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 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1)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焦点: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①李斯②措施:推行郡县制③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相 同 点中央的关系 和影响 权力来源 和待遇 划分依据 性质 不 同 点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相 同 点中央的关系 和影响较大独立性 易成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 利于集权和统一 权力来源 和待遇 划分依据 性质 不 同 点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相 同 点中央的关系 和影响较大独立性 易成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 利于集权和统一 权力来源 和待遇分封世袭 拥有封地皇帝任命,不世袭 只有俸禄,无封地 划分依据 性质 不 同 点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相 同 点中央的关系 和影响较大独立性 易成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 利于集权和统一 权力来源 和待遇分封世袭 拥有封地皇帝任命,不世袭 只有俸禄,无封地 划分依据血缘关系地域 性质 不 同 点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相 同 点中央的关系 和影响较大独立性 易成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 利于集权和统一 权力来源 和待遇分封世袭 拥有封地皇帝任命,不世袭 只有俸禄,无封地 划分依据血缘关系地域 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不 同 点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相 同 点中央的关系 和影响较大独立性 易成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 利于集权和统一 权力来源 和待遇分封世袭 拥有封地皇帝任命,不世袭 只有俸禄,无封地 划分依据血缘关系地域 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不 同 点都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 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 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 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 《读通鉴论》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 各是怎样评述的? (1)评述: 材料一:秦的灭亡是由于推行郡县制; 材料二:秦的灭亡是由于暴政,而非郡县制的推行; 材料三:秦推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 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 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 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 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 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 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请 简述你的理由 (2)关系:无关 理由:二、政治大一统——中央集权,缔造一统1.制度构成 (1)皇帝制 (2)中央:三公九卿制 (3)地方:郡县制 2.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没有独立性;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