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24000字.docx

4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4124341
  • 上传时间:2022-03-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5.04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24000字    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第三部分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第四部分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第五部分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第六部分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第七部分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格式及注意点一、记叙文阅读规则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9.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12.写作手法及作用?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

      常用具体如下:(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