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docx
7页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一、学院对各系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的说明1. 为调动各系对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乐观性,使之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学院将对各系实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育、实践教学、师资培育等状况并依据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履行状况2.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是每年度衡量和考评各系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依据;此外,各系应在每学年的年初向学院上报校企合作工作打算,年末上报工作总结,准时反映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3. 本方法的考评结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旨在催促和鼓舞各系紧紧抓住当地的经济进展的脉搏,乐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办出高职特色,培育出适应行业和当地经济需要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二、各系〔部〕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1. 校企合作办学 1.1 校企合作领导及特色组织领导 1.2 校企合作规划及任务2. 校企合作工作 2.1 校企合作的协调和调度的治理运行 2.2 创校企合作思路3. 人才培育模式 3.1 签订定单培育〔定单培育〕 3.2 联合办学4. 校企合作工程 4.1 内引校企合作工程4.2 外联校企合作工程特色或创工程考核等级优秀 合格 不合格三、各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的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优秀考核等级标准合格1. 校企合作 1.1 校企合作办学组织 领导及特色0.5 1.产学研工作的分管领导具有校企合作办学的先进理念,思路清楚,工作扎实有效。
各系设有本部门的校企合作机构,由分管教学的副主任负责,配备一到二名的兼职工作领导 2.各系具有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实施, 人员且实施效果较好1.2 校企合作规划及任务0.5 1、制订本部门的校企合作实施意见,明确本部门校企合作工程方案可行性论证议事程序2、依据打算进展状况,能准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年年初准时上交工作打算,年末汇总工作总结,并能召开本部门的校企合作工作会议第 3 页2. 校企合作 2.1 校企合作的 0.8各系能圆满完成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部门间的协各系能协作院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按时参与工作的管协调和调度调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学院召开的调度会理运行2.2 创校企合作思路0.2各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创,并能在生产、教学、 各系依据自身特点,开创校企合作的模式、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双赢”,成绩显著 方法3. 人才培育 3.1 签订定单培 0.3 1、有效利用企业设备、场地,实行“工学结合” 各系有与企业签定的肯定数量的定单培育协模式〔定单培育〕养协议模式,治理标准2、订单培育的合作单位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供给实习岗位或实习耗材。
3.2 联合办学 0.2 1、建立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2、在严密合作企业建立分校,开展职工培训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或开办“企业冠名班”, 并与联合办学的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打算 和课程4. 校企合作 4.1 内引校企合 0.5 1、与企业签定两处及以上合作协议 1、引进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工程 作工程 2、引进企业产品、资金、生产线或生产车间,开展产学结合可持续进展的力量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2、各系有相关专业参与校企合作工程,包括:承受企业先进设备赠送、推介或入股建设校企合作基地4.2 外联校企合 0.5 1、外联合作企业规模效益、科技水平在行业领先 1、外联合作的企业应有具有独立的法人资作工程2、能从生产、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成绩显著2、能接收学生和教师参予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去特色或创 特色可能表达在不同层面:〔1〕表达在校企合作的办学观念、工学结合思路;〔2〕表达在人才培育的特色工程 创主要是指在联合办学过程中,思路、方法,并在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实际中得到应用,产生明显的效果说明:优秀的要求是在到达合格要求的根底上考核第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