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幼儿)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112452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题 R: 浅谈(幼儿)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浅谈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做一名孩子喜欢的老师摘要:近年来,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赏识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 树立自信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普遍感 受到,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因此作为教育工 作者,我们在赏识学生身上的优点的同时,是否应该不断地为他们适 时地浇一瓢冷水以作警示,修正他们人生轨道,教会孩子在体验成功 的喜悦与快乐、享受鲜花与掌声的同时,如何正确面对问题、错误和 挫折关键词:赏识挫折教育爱心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如今成了教育的基本原 则眼下,每一个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然而,教育孩 子究竟采用哪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新课题有人 搞赏识教育、成功教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人搞挫折教育、惩罚教 育也同样成功了赏识与惩罚、成功与挫折是对立面,为什么都能取 得成功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肯定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近年来,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赏识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正确的。

      对于学生在某个问题、某次活动或某次考试中的进步给予肯定的、积 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 欲望,与老师更好的配合,并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形成了良性循 环最终使得教师所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的完成,实现了手 段与目的高度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讲,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 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的意义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幼儿 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家 长和同伴的表扬及认同正如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指出的那 样,如果个体在儿童时期的正常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将直接会影响 到其成人心理素质成长发展过程,甚至会现某些心理缺陷,如:自信 心不足,社交障碍、焦虑过度等幼儿阶段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正常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 少的重要前提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 ”在国家教育部发 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坚强、 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情感教育目 标。

      当前,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 同,家长们也耳熟能详,在家庭教育中将其运用到了极致前几日我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就在“赏识教育”横行天下的时候,英国赫尔大学 正努力想办法推行“挫折教育”,希望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变成“心 灵上的强者”他们的理论是:生活是艰难的,但你必须学会应对, 而“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受欺负时不会自怨自艾, 失败后则能卷土重来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应该在“赏识教育”与“挫 折教育”中寻找-种平衡,找准最佳着力点呢?不能把“赏识”理解为表扬,要真正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赏识不是表扬,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扬是用得最多的手段, 却又是不易操作好、把握好的方法赏识就是一种心态,包括爱、理 解、尊重、信任、认同、接纳、宽容、鼓励等,而表扬是赏识的一种 外化手段,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式,说到底只是一种评价,基本是通 过语言(也包括身体语言)来传达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以说赏识和 表扬是不同的概念,赏识决不仅是表扬,其内涵比表扬更丰富真正的赏识教育,是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赞赏,以此 激励他们前进但是我们要注意,即使是表扬,也应该慎重记得苏 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良好行为的表扬,教师必须十分谨慎,无论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形成这样的看法:完成应当完成的良好的、正确的 行为,是为了得到表扬,孩子们把自己的良好行为不应视作特别了不 起的行为。

      因此,我在赞赏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 优点缺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无视自己缺点的存在,不能用自 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赏识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 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 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 树立自信心而赏识教育提倡鼓励和表扬孩子,它认为孩子的才能是 “夸”出来的因为人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是人的本性当孩子有好的 表现时,马上给予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赏识教育还体现在 尊重孩子的个性,按照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赏识的目的 是什麽?我们为什么要赏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之所以赏识 -个孩子,是因为他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表现是值得赏识的赏识是 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趋理性如果我们为了自己能在学生和家长 的评议中得到一些利益而讨好学生并赏识之,这显然违背了赏识的初 衷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这里有两个案例值得我们共同探讨案例- •,-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不断地赏识,如果该生有较高 的自醒意识,将老师的赏识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努力进 取,不断超越自我,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问 题的另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群体是未成年人,其心智是很不成熟 的,如果一味的赏识优等生而不对其身上的缺点加以否定,这很可能 会诱发自我膨胀,目中无人,而淡忘了对集体或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且一旦自己的目标不切实际或与期望有所偏离所触发的心 理问题,是否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觉案例二,如果面对一个差生我们仍在不断的赏识,那么将很有可 能导致他是非观念的迷失,对正确与错误的认识界限模糊,最终将 会,误入歧途当然,我这里提及的差生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的 学习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个人认为赏识教育是应该有原则的,离开了 原则轨道的赏识教育是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教育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这一时期一个重要教育内容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不 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是人的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一部 分,是不可避免的让幼儿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 方式,提高抗挫折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赏识教育 是幼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育者以一种赏识的态度看待儿 童,对儿童进行积级的评价和引导,一定可以引起儿童对自身优点的 肯定,会对自我充满信心,并体现在积极的行为改变中。

      如果一个 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对于儿童而言,那些来自外部的期待、积极的暗 示和赞许,能激起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增强孩子自信心有重大意义 所以在个体儿童时期进行相应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 的,它有利于儿童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并直接为儿童将来成人后的 心理及身体成长发展做好铺垫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 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如有的学生在升学失败后,冷漠退让, 放弃人生追求,更有有些还出现轻生的极端行为;也有的学生学习成 绩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成效不显著,即对自己丧失信心、 悲观失望,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兴趣,错误地转移目标;还有的学 生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内心产生焦虑,但不是采取积极 的态度调节情绪、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苦恼;还有一些学生在受到 挫折后,自怨、自叹、自恨、自责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那么, 究其原因何在?我认为,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家庭的,也 有来自社会的其一,来自于家庭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过份溺 爱造成了孩子性格的任性他们在受到挫折所产生的消极心理也就是 在对其个体需求欲望满足过多,要月亮、不能给星星的情况下所形成 的。

      其二,来自于学校教育不可否认,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偏重 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心理 健康与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面前,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唯- 标准,围绕分数而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很难说是积极的这直接导致了 学生心理的脆弱,经受不了挫折与失败其三,来自于社会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社会上升 始流行物质至上,贪图享受的思潮这些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 化的,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孩子从小到大都 是养尊处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优越感强,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做父母、当老师的,应该明白,人生在世,谁敢保证事事都会顺人之心,我们不能庇佑孩子一辈子所以,学校、家庭要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俱健,全面发展一)利用班队会,进行正面教育利用集体进行教育,孩子往往乐于接受结合事例,让孩子感悟 生活中许许多多同逆境或疾病作顽强抗争的感人事例平时搜集事 例,即时通过板报、广播等宣传方式,宣传一些困难事件中主人翁不 怕困难、迎难而上的事迹,并开展各类主题班会进行讨论与学习,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二)有意创设挫折情境,拓展心胸由于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少孩子一•直生活在家庭这个平静 而温馨的港湾中,极少经历生活中的“风雨洗礼”尤其是一些优等 生,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校是老师的得意门生,生活中处处是 鲜花和掌声,造成他们心理素质很脆弱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 遭失败;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是容易遇到或 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因此,有必要为孩子们 补上几节“磨难课”,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并非顺水顺风,急浪险滩 随时■会出现,应该理智而现实地依靠自己走出困境,战胜自我以逐步 增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营地军训,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炼学生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的意志,增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勇气三)树立抗挫折典型,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有利 于增强儿童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 学生的“自我发展运动”.(四)开展评比,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非一 FI之功,不能立竿见影,必须坚持经 常。

      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加强中小学挫折教育的 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内容包括:今天我学会了做哪 些事?克服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感想?通过定期评比,使学生的抗挫 意识不断增强五)家校联手,共同开展抗挫折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 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言教重于身教”,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往往 是父母对待挫折的缩影和折射因而,在每次的家长会上,我总是会 安排一定的家庭教育内容,要求家庭中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 榜样同时,要改变孩子的依赖性,让他在各种活动中亲自感受困难, 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如让孩子外出独立问路;一个人睡一 个房间;在孩子做错事情时接受适当批评;在家务劳动时,让孩子帮 着-起做;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让孩子参与讨论等等通过这些 教育与锻炼,使孩子意识到挫折与困难无处不在,但并不可怕,只要 想办法总会战胜的从而,达到耐挫折教育的目的三、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人们常说“物极必反”当挫折教育变为“惩罚”教育,或是一味地严 厉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学习和生活,实际是扼杀了孩子的天 性当孩子完成不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时,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