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个角度下英美文学的批判和认同探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80410707
  • 上传时间:2021-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8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个角度下英美文学的批判和认同探析   摘要:文学是通过相同的单元堆砌而成,然而民族文化和文化土壤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异质化文学的交互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文学作品要经过翻译才可以进行沟通在文学作品交流期间,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文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本文主要对文学理念下英美文学的认同和批判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文学理念; 英美文学; 批判;   近年来,研究英美文学的文献有很多,不同文学理念下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逐步凸显出来,但是研究英美文学相同思想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对比文学理念可以为研究相同思想下的英美文学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在研究英美文学的批判和认同过程中,大部分学者都喜欢从单一的方向开展简单对比,从横向和纵向对作品进行简单比较,导致结果太过主观本文主要是从思想观念、创作语言表现出的自我文化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对英美文学进行了对比   一、从思想观念中体现出的批判与认同   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之前,需要立足于思想观念普适性的特点,在比较文学理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英美文学中思想观念的批判和认同   在西方制度下,亲情观是比较独立的,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绝对的相互依存,父母需要在子女成人之前承担抚养责任和义务,亲伦关系在相对独立的背景下未在个人发展中占据100%的比重,与此同时强烈的个性追求使人们没有把自身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在亲情当中。

      西方国家非常认可这种亲情理念,但是在伦理和血肉之情方面,英美文学作品中依然会驳斥蔑视亲情伦理关系的人,《欧也妮-葛朗台》这本小说痛斥了父女之间关系的不对等在英美文学中对亲情观的认同和批判实际上指的是西方资本社会对金钱的强烈追求,痛批对亲情蔑视的人,痛斥资本社会发展下物质欲望超过亲情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对亲情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使亲情逐渐成为促进文学作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创作语言表现出自我文化的批判与认同   自我文化的批判和认同之间的差异可以充分地在英美文学创作语言中体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呈现在对自我文化的自信和讽刺上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经济上强势的话语权可以使处于这种经济环境中的居民增强自信,这种自信可以充分地展示出对自我文化的认同,还可以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这就是自信给文化带来的结果文化自信会对文学作品在创作、编写以及表达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在自我文化的多个方面体现出认同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自我文化中的多种观念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如自由、人性等,在《月亮与六便士》等作品中都表明了对自由和人性等观念的高度追求   然而对自我文化的批判恰巧来自于对这种观念的认同,自我文化的认同有时呈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排挤,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对这种排挤具有很高的批判性。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一文学作品痛斥英美文学中排挤外来文化的行为,书中的内容着重描写了黑人日常生存的环境和受到排挤的待遇,同时批判了这种高度自信下的文化排斥   三、从人物形象塑造中体现出的批判与认同   人物形象塑造价值取向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有标签化的倾向女性作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在价值取向上比较统一,大部分都是善良坚强、勇敢独立的代表,男性作为主人公多具备公正无私的特点另外,在塑造故事内容上,男性作为中心构建的故事框架比女性更加丰富,一般都会涉及到军事、政治等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但是以女性为中心构建的故事框架通常会将爱情作为主题   在英美文学创作的作品中,这种认同已经被确定,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英美文学认同从故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女主人公的坚强、勇敢,进而可以使女性相对独立;将男性作为主人公的英美文学认同可以从故事中体现出社会某一层面的现象为了显现出这种确定性,英美文学作品中故事和人物的价值取向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老人与海》、《双城记》等假如脱离故事的框架只对主人公的个人性格进行深入分析,很容易发现作品中男女主人公所代表的特征及价值取向:女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将意识觉醒作为中心,向往自由和爱情;男主人公大多体现出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精神,充分展现自我。

        四、结论   总体来说,在比较文学理念的基础上对英美文学进行认同和批判,主要是从思想观念、创作语言和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基于对英美文学的认同和批判,不难看出英美文学的主流作品受到了文化发展的直接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对乌托邦式内容的认可使批判显得苍白无力   参考文献    侯彩静.外国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的解读.语文建设,2016,(8):75-7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