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环境因素分析(第二节)范文.docx
6页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环境因素分析(第二节)范文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环境因素分析 _第二节补充的环境因素比较分析 第二节 补充的环境因素比较分析 由于量化及数据获取的难度等原因,一些对 FDI 流入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在实证分析时未加以考虑为了全面考察 FDI 转移的原因,本节将对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地区协调整合能力、政府管理能力、社会服务质量等三方面进行比较,以作为上节比较的补充 一、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地区协调整合能力比较珠三角与长三角作为包括若干城市的城市群,要获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使地区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并不是依靠各城市的盲目竞争,而是整个地区跨城市的协调整合能力据调查,当区域系统内的“经济单元”处于自然状态下,各城市间各自为政,其协同效率最大值仅为 40%因此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跨城市协调能力作为支撑1. 长江三角洲的 ,便于内部协调2022年10月,广东省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要作为首先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大经济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成立了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强调了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重大基础建设的统筹协调,并以省政府正式文件形式下发,标志着《规划纲要》进入了实质性的组织实施阶段。
但是实际上,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还是各有企图,彼此之间难以协调沟通广州、深圳、东莞的发展更多体现在相互间的竞争,合作就相对少,而资源的整合就少之又少了以前,珠三角的合作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经济垂直分工为主导的“前店后厂”式合作香港位居国际金融、资讯、物流、营销中心之所长,正是内地相邻地方所缺少的;而内地拥有大批的科技人才和廉价劳动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产业链条,这些优势正是香港的劣势 在引进香港的优势后,珠三角地区纷纷“自立为王”,追求本地经济发展,导致珠三角各新兴城市群雄并立,自成一统在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方面,2022年,广州作为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大都市协会的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口号90年代后期,广州改以建设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深圳也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21世纪初,东莞和珠海也宣布未来要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2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提出,佛山要成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然而实际情况是,佛山和其代管的几个县级市仍然呈“离心”发展,其行政区域内的顺德更是一直拥有自己单独的区号、车牌号码以及自身的规划远景,早就有摆脱佛山的代管而成为与佛山平起平坐的地级市的倾向。
而本来应该担当起广州大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的佛山,在功能上还未能与广州形成互补与衔接,在资源上尤其是基础设施上未能实现共享也正因为此,城市在各自发展与相互竞争中相互制约,力量抵消,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至今仍缺乏一个大家公认的“龙头”城市的现状 二、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政府管理能力比较政府的管理能力是指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信息的透明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力作为企业总是难以避免地要同各级政府机关打交道,政府管理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运作效率、交易成本及竞争环境,因此政府管理能力对外资的区位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长三角地区地方行政机构的规范行为和所提供的完善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当地企业的普遍认同 这种规范涉及当地政府承诺的明确程度、承诺与实现的落差程度和效率等成绩,涉及以上海为代表的商业操作“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普及,涉及华东地区相对良好的治安环境上海市政府在 2022年提出建立“商务成本的盆地、政府服务的高地、投资收益的福地”的口号,更是突出了其对政府服务的重视相比之下,广东的一些地方尤其是某些监管部门,存在对外资的服务意识不足,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深圳海关的工作效率,就令一些台商颇有微词例如有一家台资通讯集团想在深圳建厂,其条件是希望海关能在一周内出货,与海关多次协商均不能达到出货时间要求,最后只得转道上海建厂。
而且珠三角的治安状况也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而恶化台机电的投资环境报告在分析台商集中的珠三角城市得分低的原因时称:“这些地区出现最多的投资纠纷,台商的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珠三角外来人口众多,警li配备不足带来当地的治安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