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古诗词赏析及默写要点.doc
24页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古诗词赏析及默写要点上海中考古诗词赏析及默写要点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首,本来没有题目,后人用诗的首句为题后加上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爱情画面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原诗自注:”苦宫市也"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⑴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作者柳永,创作年代北宋,作品体裁:词表达了已经倦游思归,怀念亲爱的人的内心活动.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使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陋室铭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描写幽美清雅的居室环境、学问渊博的来往客人、恬然自适的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反映了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高雅脱俗的情怀、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末句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爱莲说本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高雅自重的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文中以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作为衬托对象,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