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踏莎行晏殊》ppt课件.ppt

10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67697028
  • 上传时间:2019-01-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5.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踏莎行,晏 殊,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

      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下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 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 ”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炉香静逐游丝转” 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衬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本来是伤春,因伤春而小饮,因小饮而困眠当他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上面反反复复写了许多 晚春的景物,到此际才下了一个“愁”字,以此点出此词的基本情调愁梦”是春愁之梦可见前面一大段,回环往复,写的尽是对春逝的惋惜整首词描写了暮春的美景,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借以抒发时序流逝的淡淡愁绪。

      这首小令的上阕选取了富有节令特点的景物, 试问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词的上阕写郊外所见起首三句写三处景观: “小径”、“芳郊”、“树色”这些意象看似不连, 极具跳跃性, 但是通过比较, 很容易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笔法此处写景, 看似平常, 其实颇具匠心诗人捕捉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选用极精当的词语, 向读者尽情展示了一幅极具情致的芳郊暮春图红”代花, “稀”暗示鲜花盛开之际已过, 当是暮春时节; “绿遍”说明芳草萋萋, 正处于充满活力的生长期; “阴阴”极写枝叶繁密、绿阴匝地之景景色如此之美, 诗人自然要表现出留春永驻的浓浓深情, 只可惜春风不解人意, 竟管不住杨花, 任其漫天飞舞, 乱扑行人之面显然, 作者寄情于物, 将物人格化, 抒发了无计留春的叹惋之情如果说前三句铺陈还未消退的盎然春意是为下文张本的话, 那么, 后两句表现出的诗人的惜春之情, 也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采用拟人、借代等修辞方法, 描绘了一幅春天将尽、色彩艳丽、富有生机的郊外暮春图,下阕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怎样理解“斜阳却照深深院”一句? 并简要评析作者的生活态度。

      上阕中的“行人”点明景物是郊外所见, 下阕则由室外写到室内先后承启自然, 物与人相映成趣又别具深意室外, 翠绿的树叶再浓密也挡不住黄莺婉转的歌声轻捷的燕子在屋檐下、院子里飞来飞去, 为筑新巢呢喃着、忙碌着藏”字用得真是精妙, 既衬托出暮春嘉树的繁阴之景, 也渲染了无限的谐趣与生机隔”字用得最富神韵, 又因为是“珠帘”, 既成为屋内屋外有形的屏障; 透过珠帘, 又将屋内屋外和谐地连成一体这种隔而不隔的格局, 很自然地将景物描写引入屋内但见香炉里青烟袅袅, 空气中游丝缠绕, 这一切透视出清幽, 充溢着孤寂屋内屋外, 动静相映, 冷清与热闹迥然, 形成一种极不合拍的情调一场愁梦酒醒时”, 至此, 读者才恍然大悟, 词中的景物描写全为人物设置, 也许是主人公酣然入睡的时间太长, 也许是鸟的啼叫把他从沉睡中惊醒但是, 置身于美好的春光中却去梦中寻找欢乐, 无论如何不合情理, 令人费解愁”字应该是解谜的关键, 我们再透过这位酒醒之人惺忪的醉眼, 看到夕阳西下、残照深院的图景, 就会得到顺乎逻辑的推理: 原来这位主人公无心欣赏美景, 是借酒浇愁, 然而片刻的宁静无计可消绵绵无尽的愁绪试看夕阳普照的院落, 纵然深之又深, 又怎能锁得住“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呢? 词的结尾言有尽而愁无穷, 一种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通过残照深院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主人公逃避现实、借酒浇愁的复杂心情, 渲染了一种绵长无尽的愁绪全词流露出的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不足取, 更不应该用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消磨时光在短暂的人生中, 还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积极进取, 享受美好的人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