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实验.docx
4页相对辐射校正打开待进行校正的同一地区的两个时相的影像.本实验以突泉县为例1. 打开两幅影像,观察是否数据无误(包括波段顺序是否正确,影像有无较大偏移).2. 观察两幅影像的目视效果,或者通过ENVI菜单Basic Tools中的statistics的compute statistics来获取两幅影像的像元DN值分布.将两幅中DN值差异大,或者更接近真实值的作为主影像;将DN值差异小,或者偏离真实值的影像作为从影像,来进行校正.注意:一定记清楚哪幅为主影像,哪幅为从影像.(突泉县主影像为2007年影像,从影像为2010年影像)3. 获取两时相影像的pif点.Pif点即伪不变特征点,通常选取影像中的深水面,无植被覆盖的沙地,面积较大的建设用地等.PIF点选取应当广泛一些.首先将两幅影像Link起来.利用ENVI的ROI在主影像上选取pif点.选取的时候每个PIF点应当面积小,准确.在主影像选取时,应当link着从影像,以便观察选取的PIF点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应当弃选.选好之后,将ROI存储为ASCII.存储的时候提示以哪幅影像为基准,那么通过两次操作选取不同基准的影像,就得到了两幅影像的PIF点数据.(请将生成的数据命名时添加县名和年份等必要信息)4. 获得相对辐射校正系数.这一步利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将获得的数据.创建一个EXCEL空表格.为了方便查找,最好现在就把它重命名一下(我将我的表格命名为”突泉数据”).打开表格.将主影像生成的txt也打开,将里面的从”;ID”开始的文本拷贝到表格中.注意粘贴后,下方的粘贴选项.选择”使用文本导入向导”,持续”下一步”,最后”完成”.这时,每个数据元分别放在了单独的表格空格中.将不必要的数据删除,只留下必要的ID和6个波段即可,下图所示.(这其中有必要自己稍微调整一下表头部分,但并不麻烦,此处不赘述.)我们将这个sheet1重命名为”突泉2007”.同样的方法,将从影像的pif数据写入sheet2.并命名为”突泉2010”.进行数据处理时,我们需要一个波段一个波段的来.拿第一波段BI为例.一. 我们将两个时相的B1数据拷贝到sheet3中(当然最好将sheet3改名为”B1”之类的) .二. 做散点图.选中B1页的数据(包括表头),点击”插入”中的”图表”之”散点图”,第一类图即可.三. 线性回归.打开”数据”右端的”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 四. 分析工具中选择”回归”.确定后弹出回归表.需要选中或填写的有:X、Y值的输入区域(),标志,置信度(95%),新工作表组,残差,线性拟合图。
本实验中,X值为从影像的值;Y的值为主影像的值.注意:选中数据“标志”和不选“标志”,X、Y值的输入区域是不一样的:前者包括数据标志:后者不包括数据标志.(前面实验的步骤显然是包括了数据标志,即表头).五. 确定后得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过我们需要的只是两个数据,即第三个表中的Intercept(记作b)和2010B1(b).相对辐射校正公式为y=ax+b;同样的,我们可以获取其他波段校正需要的a和b.5. 波段计算并生成影像在bandmath中输入公式,需要注意的是公式外需要加上uint().如uint(0.56386b1+15.6),这样生成波段的数值为整型.将6个波段全部计算完成后,生成一幅新的影像.最后再利用矢量边界数据生成掩膜,将界外区域的DN值变成0.实验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