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17页试卷第 1 页,共 5 页2024-2025 学年秋期第一次阶段性诊断学年秋期第一次阶段性诊断七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时间:时间:10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120 分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0 小题,小题,30 分)分)1夜晚时,我们看到的流星划过属于()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答案都不对2若|aa=-,a一定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3某种零件质量标准是(200.2)g,下列零件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是()A19.7gB19.9gC20gD20.1g4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富”字的对面的字是()A主B强C自D由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1459-=-B088-=C543345-=-D72 545-=-6将如图所示的长方形绕它的对角线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ABCD7现有以下六个结论: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若两个数(0 除外)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相除的商等于-1;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几个试卷第 2 页,共 5 页有理数相乘,负因数个数为奇数则乘积为负数227不是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有()A3 个B1 个C2 个D4 个8在计算121252344343-时,佳佳的板演过程如下:解:原式121211225234532422043434433=-=-=-=老师问:“佳佳同学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甲同学回答说:“佳佳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乙同学回答说:“佳佳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丙同学回答说:“佳佳在解答过程中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也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下列对甲、乙、丙三名同学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甲同学说的对B乙同学说的对C丙同学说的对D甲、乙、丙说的都不对9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2a-B1bCabDab-10下面正方形纸片分别剪去阴影部分,再沿虚线折起,正好围成一个有盖长方体纸盒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5 小题,小题,15 分)分)11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某仓库运进面粉25t记作25,那么运出面粉18t应记作 .12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是4-,将点 A 在数轴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则点 B 表示的数是 13 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试卷第 3 页,共 5 页14用不同的方法将长方体截去一个角,在剩下的几何体中,最少有 个顶点15高斯函数x,也称为取整函数,即x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例如2.32,1.52则下列结论:1.2+12;x+x0;若x+13,则 x 的范围是 2x3;当1x1,则x+1+x+1的值为 0,1,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8 小题,小题,75 分)分)16计算:(1)2315-;(2)315146824-;(3)31123842-;(4)21232.44335-17把下面的直线补充成一条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并用“-2,故 A 选项错误;点 b 在 1 的右边,故 b1,故 B 选项错误;b 在 a 的右边,故 ba,故 C 选项错误;由数轴得:-2a-1.5,则 1.5-a2,1b1.5,则ab-,故 D 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点,熟练掌握数轴上点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0B【分析】根据长方体展开图的特点求解即可【详解】解:要围成一个有盖的长方体纸盒,对应的长方体展开图应该能分成 6 个面,故 A、D 不符合题意;而 B 选项的五个小正方形恰好围成长方体的五个面,四个三角形恰好围成另一个面,故 B符合题意;C 选项的五个长方形恰好围成长方体的五个面,但是四个三角形不能围成另一个面,故 C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的展开图,熟知长方体展开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118-【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以及相反意义的量来求解即可【详解】解:如果运进面粉 25t 记作25,那么运出面粉 18t 应记作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数和负数,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相反意义的量,“运进面粉”和“运出面粉”具有相反意义,如果把“运进面粉”记作“”那么“运出面粉”就应该记作“”121 或9-#-9 或 1【分析】数轴上点的平移:向左平移,表示的数减少,向右平移,表示的数增大,平移距离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数,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即增加 5,向左平移就减少 5答案第 4 页,共 11 页【详解】解:如果 A 向右平移得到,点 B 表示的数是:451,如果 A 向左平移得到,点 B 表示的数是:459,故点 B 表示的数是 1 或9故答案为:1 或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掌握数轴上的点平移法则是解题关键134【分析】根据主视图以及左视图可得出该小正方体共有两行搭成,俯视图可确定小正方形的列数,从而得出答案【详解】由主视图可得有 2 列,根据左视图和俯视图可得每列的方块数如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2114 个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确定该几何体有几列以及每列方块的个数是解题关键147【分析】分四种情况讨论,考虑三个面切一个小角的情况,再分别画出图形,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依题意,剩下的几何体可能有:7 个顶点;或 8 个顶点;或 9 个顶点;或 10 个顶点 如图所示:因此顶点最少的个数是 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截一个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答案第 5 页,共 11 页和方向有关对于这类题,最好是动手动脑相结合,亲自动手做一做,从中学会分析和归纳的思想方法15【分析】根据x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即可解答【详解】1.212 112-=-=-,错误;0 xx-=,错误,例如:2.52.52310-=-=-;若13x=,则314x,解得23x,正确;当11x-,012x,012x-,10 x=或1,10 x-=或1或2,当10 x=时,11x-=;当11x=时,11x-=或0;所以 111xx-=或2,故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16(1)1-(2)29(3)192-(4)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有理数的除法计算,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计算:(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求解即可;(3)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即可;(4)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1)解:2315-23 1 5=-1=-;答案第 6 页,共 11 页(2)解:315146824-31524468=-315242424468=-184 15=-29=;(3)解:31123842-1462=-192=-;(4)解:21232.44335-21232.44335=-42=-6=-17数轴见解析,142032-【分析】根据数轴的定义补全即可;在数轴上标出各数,由右边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如下:由数轴得:14203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定义,在数轴上标出数,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理解定义,掌握比较大小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22-或10-.【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化简和代数式求值;答案第 7 页,共 11 页先由绝对值的性质求得 a、b 的值,然后根据0ab,确定出 a、b 的取值情况,然后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86ab=,86ab=,0ab,86ab=-=,或86ab=-=-,当0ab 时,22(8)616622ab-=-=-=-当86ab=-=-,时,22(8)(6)16610ab-=-=-=-2ab-的值为22-或10-19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分别从三个方向观察小正方形的数目与位置,然后分别对应画出图形可得【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作图三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注意小正方形的数目及位置是解题关键20(1)抽取 5 和 4,20;(2)抽取2-和 5,2.5-;(3)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给出的五张卡片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题意和给出的五张卡片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题意可以写出相应的算式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可得,从中抽取 2 张卡片,使这 2 张卡片上数字的乘积最大,抽取 5 和 4,答案第 8 页,共 11 页最大值是5 420=,即抽取 5 和 4,最大值是 20(2)解:由题意可得,从中抽取 2 张卡片,使这两张卡片数相除的商最小,抽取2-和 5,最小值是522.5-=-,即抽取2-和 5,最小值是2.5-(3)由题意可得,解:0244-0244=-064=-06 4=24=(答案不唯一),即抽取 0、2-、4、4-即可满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1)按方案一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2)将此长方形绕着它的其中一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360,则得到的圆柱体积为为 144 cm3或 96 cm3【分析】(1)分别按方案一,方案二转法,根据体积公式找出半径与高,代入计算即可;(2)分两种情况,按长方形长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360,绕长方形的短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360,确定半径与高代入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解:方案一:以较长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旋转半径为 r=3cm,体积为:223436r hppp=cm3,方案二:以较短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旋转半径为 r=2cm,体积为:222624r hppp=cm3,按方案一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2)解:分两种情况答案第 9 页,共 11 页绕长方形的短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360,得到的圆柱体积为2264144r hppp=cm3;绕长方形绕长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360,则得到的圆柱体积为224696r hppp=cm3,综合将此长方形绕着它的其中一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360,则得到的圆柱体积为为 144 cm3或 96 cm3【点睛】本题考查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体积问题,掌握解决旋转半径与圆柱体的高是解题关键22(1)没有,还差 170 米;(2)8 分钟【分析】(1)将题目中的数据加在一起与 500 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本题;(2)将所给数据的绝对值相加,再除以速度可得时间【详解】解:(1)+150-75+205-30+25-25+30-25+75=330 米,330500,联络员最终没有到达科普园,离科普园还差 170 米;(2)(150+75+205+30+25+25+30+25+75)80=8 分钟,他此次行程共用了 8 分钟【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数和负数在题目中的实际含义23(1)2;8-;(2)30;5t=或10t=或22.5t=或45t=【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距离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先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得到6MN=,设MN【,】的强点为 T,根据强点的定义得到123TNMN=,则点 T 表示的数为422-=,据此可得答案;设NM【,】的弱点为 S,则2NSMS=,可得6MSMN=,进而求出点 S 表示的数为268-=-;(2)由题意得,运动 t 秒后点 P 表示的数为404t-,由弱点的定义可得方程40404220404tt-=-,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分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的强点,根据强点的定义分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点 M 所表示的数为2-,点 N 所表示的数为 4,426MN=-=,设MN【,】的强点为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