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深圳机场信息指挥大厦地下室土石方开挖及基坑支护.doc
184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一、编制资料 1、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2006年4月设计的?深圳机场信息指挥大厦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 2、“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标准SJG05-96”及“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标准CECS22:90”;3、深圳机场信息指挥大厦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招标书5、深圳机场信息指挥大厦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招标书工程量清单;6、?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 94-94;7、?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 120-99;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GJ 79-91;9、?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10、?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标准?JGJ/T 106-2002;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GJ 79-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4-2001;二、编制原那么1、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第12项中对人工挖孔桩、锚杆支护、冠梁、挖土方等分局部项工程工程作了详细的施工表达和说明;2、结合本公司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及历年来的工作经验进行编制本施工组织,以资施工指导;如我公司能得以中标,在本方案的根底上,重新补充更具体更细化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施工组织方案实施,使工程在保质保进度的情况如期交付业主使用。
1 工程概况1.1 工程规模1.1.1、工程规模深圳机场信息指挥大厦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位于深圳宝安大道东侧,机场路南侧,建筑物地上8层,总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采用柱下独立根底及墙下条形根底设置二层地下室±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8.2m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为-9.55m,墙下条基厚度为1500天然地面标高约为-0.200~-1.100m,基坑开挖深度考虑至条基垫层底为9.0~10.9m1.2 施工图设计1.2.1、基坑支护结构本工程基坑支护为-5.0m以上局部采用自然放坡,-5.0m以下局部采用悬壁排桩与土钉墙联合支护形式,基坑侧壁平安等级为二级〔1〕、设计基坑北边支护桩采用悬壁排柱桩,有效桩长10.60m、10.10m,设计桩径1.20m、设计桩距为1.80m和2.20m两种,其中1#~57#桩为φ1200@1800嵌入基坑底外表为6.05m,桩底标高为-15.60,计57根58#~597#桩为φ1200@2200嵌入基坑底外表为5.55m,桩底标高为-15.10,计40根人工挖孔灌注桩芯砼强度等级为C25,共97根桩护壁为C20砼厚150〔2〕、桩顶设一道通长冠梁〔0.60×1.20m〕,冠梁混凝土为C25。
〔3〕、设计基坑南边采用4道锚杆及钢筋混凝土护坡壁支护,土钉规格为:第一道:φ25钢筋土钉@1000L=15000 第二道:φ25钢筋土钉@1500L=9000 第三道:φ25钢筋土钉@1500L=9000 第四道:φ25钢筋土钉@1500L=6000 方案设计如下:土钉墙放坡 1∶0.5土钉垂直间距 1.0、1.5m土钉水平间距 1.0、1.5m土钉倾角 15°土钉成孔直径 110mm土钉水泥浆体强度 20MPa土钉水泥浆配比 W/C 0.5〔4〕、基坑从自然地面至-5.00m处采用1:1放坡,护壁面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80,内挂φ6.5@300×300双向钢筋网5.00~-9.55m处放坡面钢筋混凝土喷射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厚100,内挂φ6.5@200×200双向钢筋网在每一道锚杆锚固头处增设上下各一条φ14通长联结筋,增加钢筋网与锚杆的联结性〔5〕、基坑四周采用φ50PVC泄水管 L=800@2000 外倾5%,以便于排出基坑四周地表水及地下水,防止地下水对基坑壁的渗透压力,造成滑坡的情况1.2.2、基坑土方开挖:现场地外表绝对标高为-0.20m~-1.10m,要求挖深基坑底绝对高程为-9.55m,实际开挖深度为8.45m~9.35m,基坑顶面积约9493.6m2,总挖土方量约57130.5m3,挖石方量约24483.9m3。
、地质情况:根据深圳市岩土工程公司的深圳机场信息指挥大厦场地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殘丘前谷地,原地势相对较低,现已经人工整平交通便利,地面标高在7.0米左右2地层划分及描述据本次勘察钻孔揭露,在钻探所到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第四系层殘积层〔Qel〕和震旦系花岗混合岩〔Z〕各层岩土特征由上而下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填土〔石〕〔层〕;灰白、灰褐色,主要由填石夹土或粉质粘土夹碎石组成,松散,稍湿~很湿,回填碎石含量30~70%不等,极不均匀本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3.8~7.5m,层底标高-0.86~4.61m〔2〕第四系冲积层〔Qal〕淤泥质粘土〔层〕;灰色,湿,软塑,欠固结,为沟塘冲积沉积物,局部混细砂,见少量根系及腐殖质本层仅在场地东南侧的钻孔12~14、17号未有揭露,其余钻孔均有揭露层厚0.5~4.6m不等,层底标高-2.69~0.91m〔3〕第四系层殘积层〔Qel〕砂质粘性土〔层〕;黄褐、褐黄、灰褐色、麻花色,可塑,由下伏花岗混合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尚可识别,见较多云母碎屑,砂感重,岩芯呈土柱状。
本层仅4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8~4.1m,层底标高–3.36~2.41m〔4〕震旦系花岗混合岩〔Z〕为场地内下伏基岩,矿物成份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根据其风化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层〔带〕全风化花岗混合岩〔1层〕;黄褐、红褐、灰褐色、麻化色,硬塑~坚硬,原岩结构完全破坏,但原岩结构性状清晰可门辨,含云母碎屑及石英小颗粒本层除4个钻孔有缺失外,其余钻孔均有揭露,层厚1.4~6.6m,层底标高-8.86~1.89m强风化花岗混合岩〔2层〕;红褐、灰褐、锈褐色、灰色,坚硬,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粗砂状或碎石夹地状,岩芯手可折断本层各钻孔均有揭露,限于钻探度,局部钻孔未钻穿中风化花岗混合岩〔3层〕;青灰色、锈褐色、锈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铁质浸染明显,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岩质坚硬本层限于钻探深度,有9个钻孔有揭露3地下水情况勘察期间,场地各钻孔均遇有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第四系地层及基岩裂隙中,属孔隙潜水、微承压裂隙水类型,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及降水情况变动勘察期间测得混合稳定水位一般埋深3.2~4.2m,地下水位标高在1.32~6.41m之间。
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因未进行长期观测,根据勘察期间所测水位情况并考虑季节变化,建议设计抗浮水位标高可按5.00m考虑根据6、12号两钻孔所取地下水试样的水质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021-2001?中的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均无腐蚀性1.2.4、主要施工技术要求1.2.4.1、悬壁排桩施工要求:〔1〕、材料:混凝土:桩身、桩顶梁C25,护壁C20,钢筋Ⅱ级和Ⅰ级钢,焊条:E43系列〔Ⅰ级钢之间〕E50系列〔Ⅱ级钢之间〕〔2〕、成孔完成后,应及时对孔径、孔深、垂直度进行验收,如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处理桩成孔偏差:桩位〔顺轴线与垂直线轴线方向〕500mm,桩径-20mm,孔深-50mm垂直度0.5%〔3〕、纵向钢筋可采用搭接焊或闪光对焊,同一断面的接头面积不应大于50%,且间隔布置,接头应错开35d且不小于500mm主筋与加强箍之间采用点焊,主筋与箍筋之间可采用绑扎〔4〕、桩孔内地下水抽干前方可浇灌砼,如地下水抽不干,需采用水下灌注方法,混凝土强度配合比应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了,不得中断〔5〕、桩顶冠梁施工时,桩顶应凿至新鲜砼面,出露钢筋应平直,并保证设计要求的出露长度,浇注桩顶冠梁前,必须清理干净残渣、浮土、积水,保证桩与桩顶冠梁连接牢固,不得造成连接处产生薄弱面。
1.2.4.2、土钉墙支护施工要求〔1〕、材料:钢筋采用HPB235〔Ⅰ级钢〕,HRB335〔Ⅱ级钢〕,钢材应符合GB502004-2002要求,不得采用改制材〔2〕、土钉注浆和喷射砼材料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根据施工时天气情况考虑是否参加适量的速凝剂,浆体强度不得低于20PMa,3天不低于10PMa,注浆压力不得低于0.5PMa,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宜为水泥:石子:砂=1:2:2细石混凝土〔重量比〕,石子粒径5~10mm的矿石;水泥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水泥浆在初凝前用完〔3〕、土钉安放时应防止扭压、弯曲,杆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一致〔4〕、注浆作业前,应将孔内殘积及松动的废土去除干净〔5〕、注浆前,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300〔6〕、土钉体设对中支架,以保证杆体保护层厚度〔7〕、注浆时,严禁注浆管底高于浆体液面,孔口冒浆前方可停止注浆〔8〕、钻孔要求A、土钉成孔直径≥110mmB、施工容许偏差:孔深-50mm,孔径±5mm 孔距±10mmC、钻孔完成后,及时安设土钉体并灌浆,以防塌孔〔9〕、土钉采用梅花型布置,不能垂直布置1.2.4.3、喷射施工要求〔1〕、材料A、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3天不低于10PMa。
B、干净的中粗砂,含水量5%~7%,干净的砾石或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2〕、喷射作业A、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一次喷射厚度不宜过厚B、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垂直,并保持0.6~1.0m的距离C、保持砼外表平整,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3〕、铺设钢筋网A、钢筋使用前去除污锈B、喷射一层砼后铺设钢筋网,并与坡面的间隙大于20mm〔如坡面较平且无局部坍塌现象可采用一次喷射〕C、钢筋网与土钉连结牢固,喷射砼时钢筋不得晃动1.2.4.4、土方开挖土方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进行开挖,出土坡道设置在基坑面南侧,出土坡道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土方开挖时,应根据土钉标高,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土钉支撑的顶标高当土钉到达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时,挖掘机械不得碰撞支护桩、锚头、等支护结构〔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扰动基底原状土,并应符合主体地下室土建施工图的要求〔2〕、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开挖后基坑暴露的时间应尽可能短地下室施工时,围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间的间隙应尽早回填,回填要求应按地下室土建施工图进行。
〔3〕土方开挖应待桩身混凝土到达100%设计强度和桩顶梁混凝土到达80%设计强度前方可进行1.2.4.5、地面及地下水泄、排措施〔1〕、基坑四周边坡设泄水孔,将地下水排入坑内排水沟内,再由集水井用水泵排出坑外,泄水管作法,采用φ50PVC管,长800穿梅花状小孔φ5@30,外包两层塑料网〔2〕、基坑桩顶平台四周设排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坑内〔3〕、基坑四周坡底设排水沟,以排除坑内地下水基坑监测、试验及检测.6基坑监测〔1〕、进行基坑、周围建筑物、周围道路管线的沉降位移监测〔2〕、进行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埋设测斜管〕〔3〕、进行桩身、锚杆和支撑的应力监测〔4〕、地下水位的监测〔5〕、监测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施工方和设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6〕、施工现场应安排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每天巡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汇报〔7〕、对监测结果进行反分析,实现基坑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