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网格式教案.docx
8页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与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③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教材分析】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细胞,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汇,但由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胞,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变化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一个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表达交流、数据搜集和加工的能力,并且对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工具逐步观察生命体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归纳建构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同时通过感受科技发展和工具的发明对人类认识自然具有深远影响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2.科学思维:能用科学语言、自然笔记等方式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3.探究实践:能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获得不同的信息,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4.态度责任:能对观察、探究生物细胞具有兴趣和热情,能严谨客观地将观察所得描绘出来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学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教学准备】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洋葱鳞片内表皮、载玻片、盖玻片、一次性茶杯、实验记录单、课件、学习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任务驱动、聚焦问题1.教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拼图作品,它的原图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再大的拼图作品,它的组成单位也不过是一块块小小的……2.教师:小明同学有疑问了,人的皮肤会不会也像拼图一样,也由一些小单位组成呢?于是,他先后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对手背皮肤进行了观察这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3.教师:这是用手持显微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4.教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强,能把细节观察到那么接下来就要请出今天的主角了,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名称叫:洋葱鳞片内表皮,看,它的形状是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5.教师:那么对于今天我们的观察对象,你们觉得它的组成单位是什么呢?6. 教师:大家的答案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观察和探究,找出答案为了方便观察,老师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取了下来,剪成小块,铺在一块玻璃片上,并架在塑料杯上。
1.学生:拼图快2.学生:有纵横交错的条纹、有毛细孔……3.学生:有凹凸感、有明暗面、条纹更粗、有手毛……4.学生:薄膜5.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猜想[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熟悉的拼图作品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拼图的组成,唤醒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理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做铺垫,同时引出探究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拼图素材,渗透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展示放大镜和手持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手背皮肤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描述观察所得,特别是强调对细节的观察,为接下来学生自主运用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做铺垫]二、观察、记录、表达交流1.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会说一说你的收获2.教师:接下来请大家换用手持简易显微镜来观察,有几个要求:(1)正确使用手持简易显微镜(灯泡要亮、镜筒底部要靠在玻璃片上、用螺旋调整视野清晰度,左眼贴近目镜) (2)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例如纹路、斑点、形状、轮廓、结构等3. 教师ppt展示手持简易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实画面,教师:看,这是老师拍到的手持显微镜下的真实画面,正如同学们描绘的,确实有……4.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请出最重量级的观察工具,你们知道是谁吗?对,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更精密复杂、放大倍数更大,请同学将桌边的光学显微镜小心地移到自己的跟前,不需要对设备有其他调整或操作,直接观察即可,把左眼贴近目镜,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
5. 教师展示显微镜下拍到的画面,与学生的描绘进行比对,教师:刚才我们用三种不同的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收到了不同的信息,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1.学生开始观察,之后发言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2.学生继续观察,之后教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生组织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3.学生继续观察,之后教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学生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格子、颗粒、排列、堆砌、像砖头、像积木”等关键词,引导学生说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与前面两种工具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体会到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学生发言结束,其他同学补充[教学设计:通过有序地提供三种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并采取语言描述、手绘记录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从宏观到微观地揭开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貌,进而直观地认识到细胞的形态,自主建构起“一个一个小格子”的概念]三、对比、归纳、建构概念1.教师:看来光学显微镜的能耐真不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人体手背皮肤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吗?教师展示并提问:你们能发现它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吗?2.教师:好,那么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些,再看看其他生命体在显微镜下的样子。
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学习资料,认真阅读说一说这些生命体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点3.教师:是的,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都是由这样的小格子或小颗粒组成的它们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4.教师:这些小格子最先是谁发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请大家翻开学习资料的第二面,阅读这位科学家的事迹,一会分享你的收获教师补充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 细胞 1.学生:想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2.学生阅读学习资料之后发言,学生: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在人、动物、植物身上都有,只不过样子不太一样3.学生阅读学习资料,之后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了解:1.胡克把这些小格子成为“细胞”2.学习胡克肯专研勤学习的精神[教学设计:将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内表皮结构与显微镜下的人体手背皮肤、人体肝脏、兔子小肠、猪皮下脂肪、洋葱根尖部、葫芦藓叶片的结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让学生深刻了解“一个一个小格子”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中,强化普遍性,进而让学生建构这些“小格子”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通过提供学习资料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胡克是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的科学家,同时通过对胡克生平的了解,渗透和培养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想伟大科学家学习。
]四、认识细胞的多样性1.教师:胡克向人类揭开了细胞神秘的面纱后,人类就此开始了对生物细胞的探究之旅,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大家请看,这是植物根、茎、叶不同部位的细胞,这是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看完后你有什么启发2.教师补充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 细胞 细胞具有多样性1.学生:细胞有很多种[教学设计:通过展示同种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不同种生物的细胞,让学生充分观察、表达,理解细胞具有多样性]五、认识人体细胞形状1.教师出示教材中人体各类细胞图,请学生描述形状,对于其中较难的肌细胞、骨细胞,和较特殊的白细胞,另外补充材料辅助学生认识2.教师出示连线题,让学生上台,将人体不同的细胞与相应的形状进行连线,巩固理解,与上一环节相呼应,强化“细胞具有多样性”这一概念1.学生观察图片,发言表达对人体细胞形状的判断2.学生上台进行连线[教学设计:通过观察、交流、连线的方式,让学生对人体不同部位细胞的形状进行识别、对比,强化“细胞具有多样性”这一概念]六、拓展了解特殊的细胞1.教师:今天我们看到的细胞是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但生物界还有一些细胞是我们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你们知道吗?教师展示鸵鸟卵细胞的图片和数据、苎麻茎部韧皮细胞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最大的动物细胞和最长的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通过科普“细胞吉尼斯”,拓展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视野]七、结尾1.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细胞,知道它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同时也了解了细胞的多样性,那么关于细胞的探究我们将在日后的科学课上继续深入,也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跟细胞相关的科普文章,可以在科学课上一起交流讨论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细胞胡克发现大小不同形状多样……【板书设计】【知识要点】1.借助不同的工具观察手背皮肤或洋葱鳞片内表皮观察对象显微镜下图片特点手背皮肤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既没有细胞壁洋葱鳞片内表皮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既有细胞壁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注意:病毒不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3.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皮时,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细胞4.显微镜的使用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2)注意事项①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物镜不要碰到载玻片5.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些细胞很大,如鱼卵,动物的卵黄6.显微镜的构造7.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谈话导入新课指导观察两细胞认识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大小总结延伸【课堂流程图】 (通过三种不同观察方法,体会结果的不一样通过显微镜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