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苏教必修1教师用书02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迷****
  • 文档编号:143385801
  • 上传时间:2020-08-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3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劝学(节选)本课话题 ——持之以恒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点评】 驽马因持之以恒而成功,金石之所以精彩是因“不舍”地雕刻其实人生也因持之以恒而精彩弱者因半途而废而失败,强者因持之以恒而成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八岁的时候就跟父亲学习书法,他聪明好学,每天都要伏案练字可是,时间一长,王献之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感到厌烦,想走捷径,就问父亲学书法有什么秘诀王羲之指着家里的七口大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七口缸里,你把这七口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秘诀了王献之从此苦练基本功,真的写完了七口大缸里的水,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自古以来,要拥有一技之长,必须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塞约翰生2.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3.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4.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

      ——杨振宁5.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木直中绳(  ) 以为轮(  )槁暴(  ) 参省(  )(  )跂而望矣(  ) 舟楫(  )跬步(  ) 骐骥(  )(  )驽马(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蛇鳝(  )【答案】 zhng ru p cān xǐng qǐ j kuǐ q j n qi lu sh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以为轮 (    )(2)虽有槁暴 (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    )【答案】 (1)“”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有”同“又”;“暴”同“曝”,晒干(3)“知”同“智”(4)“生”同“性”,天赋,资质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绝(2)假(3)强(4)利(5)而(6)焉(7)于【答案】 (1)动词,横渡 动词,终止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形容词,到了极点 副词,很、非常 (2)动词,凭借 动词,借给 (3)形容词,强健、强壮 名词,有力的弓 (4)形容词,锋利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动词,以……为利 (5)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因果,因而 连词,表并列,并且 连词,表递进,而且 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 (6)兼词,于之,从这里 句末语气词,了 (7)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______________(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______________(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______________(4)木直中绳,以为轮 (   )______________(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______________(6)登高而招 (   )______________(7)积善成德 (   )______________(8)用心一也 (   )______________【答案】 (1)名词作动词 游泳 (2)名词作状语 每日,每天 (3)名词作状语 向上;向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快 (6)形容词作名词 高处 (7)形容词作名词 善行 (8)数词作形容词 专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以为轮古义: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含贬义)4)用心一也古义: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答案】 1.把……制成 2.广博地学习 3.鸟兽的爪子和牙齿 4.两个词,因为心思 5.藏身获得教养的途径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译文: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译文: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译文: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译文: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译文: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译文:                                    (7)木直中绳,以为轮 (   )译文:                                    (8)无以至千里 (   )译文:                                    【答案】 (1)判断句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啊2)判断句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判断句 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藏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心思浮躁4)状语后置句 冰,是水所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寒冷5)状语后置句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6)定语后置句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7)省略句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8)无以,固定格式 就不能远达千里。

      [常识速览]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了墨家、儒家、道家等不同的类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只有懂得了礼仪,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整体感知]《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文脉梳理]①学不可以已 ②积累、坚持、专心[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学习意义的一组是 (  )①学不可以已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使之然也 ④木直中绳 ⑤金就砺则利A.①②⑤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①为论点,④没有学习时的情况答案】 B2.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说明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B.通过“青”“冰”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C.作者以木“以为轮”的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借助外力,可以改变原来的本质D.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从正面总结出学习的重要性,与开头的“学不可以已”相呼应解析】 “可以改变原来的本质”不正确,改变的只是“原来的状态”答案】 C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学习作用的一组是 (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①③④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③④⑤【解析】 ①强调学习,并非涉及学习作用;②与“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相比较,“登高之博见”才是表现学习的作用答案】 D4.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这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把“学”放在第一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B.作者用“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所能达到的境界C.本段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说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D.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获得成功解析】 “把‘学’放在第一位”不恰当,作者只是强调“学”与“思”二者应协调,不可极端化答案】 A三、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 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学习态度的一组是 (  )①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A.①③④ B.②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⑤【解析】 ①②均表现学习方法中积累的重要作用。

      【答案】 C6.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B.“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C.用蚯蚓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D.用“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意在说明学习还要善于利用外物解析】 A项,“重大意义”错,应是“态度、方法”;B项,“‘不舍’还是‘舍’”有误,对应前面的“不折”“可镂”,应是“‘舍’还是‘不舍’”;D项,“还要善于利用外物”错误,从反面说要“专心”答案】 C[话题互动]话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