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晨-《中国传统治国思想要览》第16讲—《要览》.doc
11页第十六讲16讲^267-283-第六章.用人17页6节•举贤无私,用人不疑.13条;35条第七章.修身1节•勤学立志,见贤思齐.29条;.第六章•用人6节•举贤无私,用人不疑・11条;1.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尚书•虞书•大禹谟》2. 人主欲得善射,射远中微者,县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 可以隐远人,能小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虽圣人不能易也欲得善 驭速致远者,一口而千里,县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 远人,能致是者取Z,是岂不必得ZZ道也裁!虽圣人不能易也欲治国驭民, 调壹上下,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难,治则制人,人不能制也,乱则危辱灭亡可立 而待也然而求卿相辅佐,则独不若是其公也,案唯便嬖亲比己者之用也,岂不 过甚矣哉!故有社稷者莫不欲强,俄则弱矣;莫不欲安,俄则危矣;莫不欲存, 俄则亡矣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是无它故,莫不失之是也故明主冇私人以 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是何也?曰:木不利于所私也——《荀子•君道》3. 晋平公问于祁黃羊⑴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曰「'解狐可 平公H:"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Z,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Z? ” 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Z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乂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注释】(1)[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长官,谁适合去补这个缺? ”祁黄羊回答:“解孤适宜平 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说:“很 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的对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军 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 ”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 ”他回答:您 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国都里的贵州都称 赞任命得好孔了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 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4.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冇好人则抽擢驱 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
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讎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 讎嫌不得不举——《贞观政耍•论公平》5. 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讎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 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 言臣所以敢言若陛卜•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贞观政要•论任贤》6. 唐贞观中魏征上疏陈得失曰:“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 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Z为义,大矣哉!故口天佑 Z,吉无不利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酒腐于爵,肉腐丁•俎,得无害于霸 乎?"管仲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霸也公曰:“何如而害霸乎? " S:“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 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不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 间伦知Z,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 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 ”穆伯曰:“间伦Z为人也,佞而不仁若间伦下Z, 吾不可以不赏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 鼓,将何用之? ”夫穆们列国大夫,管仲霸者之佐,犹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 此,况乎为四海之大君,应T龄之上圣,而町使巍巍之盛德,复将冇所间然乎? 若欲令君了小人是非不朵,必怀Z以德,待Z以信,厉Z以义,节Z以礼,然后 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佞邪,君子自强不息。
无为之化,何远之 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 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旧唐书•魏征列传》7. 下Z事,冇善冇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Z内情有爱憎;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审若【爱而知其恶】, 【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宋代的王钦若等编修的《册府元龟》,位于《册府元龟•卷五百四十八•谏 净部•强谏•遗谏》,8. 官人惟贤,政所以治也然君子小人各尚其类若陛下好贤而不任,任而不 能信,信而不能终,终而不赏,虽右贤人,终不肯至,又不肯劝反是,则天下 Z贤集矣议者乃云:“贤不可知,人不易识”臣以为同易知,同易识夫尚徳行者无 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智不为愚者谋,勇不为怯者死, 犹鸾隼不接翼,熏藐不共气,其理自然何者?以德并凶,势不相入;以正攻佞, 势不相利;以廉劝贪,势不相售;以信质伪,势不相和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 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Z反也贤人未尝不思效用,顾无其类则难进, 是以湮汩于时诚能信任俊良,知左右有灼然贤行者,赐之尊爵厚禄,使以类相 举,则天下之理得矣。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三十二•傅吕陈(子昂)》9•凡任人Z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若无贤不肖,一例 疑之,则人各心阑,谁肯办事?今邵饰言一不才显者,所贵朝廷肯行,然后部下 振竦,官吏畏服今反为朝廷不信,却委别人,则饰之使威,谁肯信服?饰亦惭 见其下,今后见事,不若不为不独邵饰一人,臣窃闻诸处多冇按察官吏,皆为 朝廷不行,人各嗟惭,以谓任以事权,反加沮惑,朝廷Z意不可谕也——欧阳修:《卷一O六•奏议卷十•谏院进札状七首•论任人Z体不可疑札子〈庆历四年〉》10. 臣愿陛下虚怀易虑,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与其位,勿夺其职; 任以事,勿间以言大臣必使之当大责,迩臣必使之与密议才不堪此,不以其 易制而姑留;才止于此,不以其久次而姑迁言必责其实,实必要其成君臣之 间相与如一体,明白洞达豁然无隐,而犹不得雄伟英豪之士以共济人业,则陛下 可以斥天下Z士而不与Z共斯世矣——(宋)陈亮:《中兴论》11. 夫冇人而不用,与用而不行其言,行其言而不尽其心,其失一•也古之兴王, 二人而已汤以伊尹,武王以太公,皆捐天下以与Z,而后伊、吕得捐其一身以 经营天下君不疑其臣,功成而无后患,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行。
其所欲用, 虽其亲爱可也;其所欲诛,虽其仇隙可也使其心无所顾忌,故能尽其才而责其 成功——苏轼:《策略•三》12. 自古圣贤之君,不以禄私亲,不以官私爱,惟求贤才以治其名,所以示天下 至公也——《明太祖实录》第二十四13. 上谕大学士等曰:“国家以用人为要或有知其人可用而避嫌不举者,或有人 知其人不善而引为党援者自今九卿当各将所知居官贤能者敬慎公举,科道官职 司耳目,诚能于所知贤者从公推荐,不肖者立行参劾,则贤者劝,而不肖者惩, 治道岂不美乎?可将此旨传谕九卿、科道《康熙治国圣训•论择官第十》第七章•修身1节•勤学立志,见贤思齐・24条;.1•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尚书•周书•周官》2.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 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ti: r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了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檢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 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tn猎,射御 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我,小人也衣服附在 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 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 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翻译】:(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讣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 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 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我的先生(你)爱护(一个)人就 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讣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的爱护人(才),伤害他们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对于郑国,是栋梁啊栋梁 断折屋椽垮塌,(我)侨将要(承受)重压的啊,怎么敢不(心里想什么就)全说出来呢?您有美好的绸缎, 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 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來学习的啊。
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冇所损害 比如打猎,射箭驾车熟悉了,就能猎获禽闿,如果从未登车驾驶射猎,那么只顾扌I!心(射猎)失败和(车 子)倾覆,那里还有闲暇想到收获? ”子皮说:“(说得)好啊!(我)虎不聪明我听说君子关心的是大事、长远的事,小人关注的是小事、 眼前的事我,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小心爱惜它;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 西啊,我(却)疏远轻慢它们没有您的话,我(还)不知道啊从前我说:’您管理郑国,我管理我家, 可以安稳,这是可以的'今天才知道(我的)不足从今往后请求(您)就算是我家的事,(也要)听从 您的话来行动啊子产说:“人心各不同就如同他们的面孔,我岂敢说您的面孔(非得)和我的面孔一样 啊?扪心(自问)觉得(这)事有危害,(所以)也就(将我的看法)相告啊子皮认为(子产)很忠诚, 所以托付他执政,子产所以能治理郑国解读•感想】:想到玩游戏,做一个任务,没完成可以重来执政者的一个动作,可是关系民生大事 啊,出了差错可是非同凡响要用什么“用心是良好的” “出发点是好的”“好心办了错事” “要允许别人 犯错误吗,要给人家改正的机会吗”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來搪塞公民,今天已经说不过去的了。
现在已经有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官员善待之,公民善用之3•范献了聘于鲁,问貝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了曰:“不为貝、敖乎? ” 对曰:“先君献、武Z讳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已“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 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 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 ”【翻译】:范献子去鲁国行聘礼,询问鲁国人具山、敖山的情况,鲁国人详细的答对了他范献子问道:“怎么不称做具、敖呢? ”,鲁国人回答说:“这是我们鲁国先君献公、武公的名讳忌讳”待到范献子回到 晋国,普遍告诫他身边所有认识的人说:“人啊不可以不学习的我到鲁国去却叫喊他们的两个名讳,被他 们取笑了,这就是不学习的缘故人们学习,就如同树木拥有枝叶树有枝叶,还可以给人庇护遮阴,更 何况君子的学习呢? ”——《国语•卷十五•晋语九》4.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 ” 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 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