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哈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上).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0658842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哈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上) [摘要]哈佛大学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根据社会发展环境的变迁而锐意改革和创新,从而确保它在美国乃至世界大学中的领袖地位但在创新的同时,哈佛大学固守着正确的大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实施稳妥的创新策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与稳定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哈佛大学;创新;保守;世界一流大学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比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还要长一个半世纪在其360多年的历史中,哈佛大学共培养出7位美国总统;在国会议员、政府部长以及大公司财团的总裁中,大约有1/10是哈佛的校友在学术界,哈佛大学是美国生产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哈佛共有40名教师获得诺贝尔奖(截止到2003年),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截止到1998年)哈佛大学不仅执美国大学之牛耳,而且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其影响力已超越美国国界,成为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学影响最大的大学之一当我们探索哈佛大学从一所只有9名学生的小小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奥秘时,我们发现哈佛大学走了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  一、创新与哈佛大学的成长历程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在起初成立时因设校于纽敦(Newetowne)而得名纽敦学院(Newetowne College),1638年因学院所在地更名为剑桥 (Cambridge)而得名剑桥学院(Cambridge College), 1639年为纪念约翰哈佛的慷慨捐赠而易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更名为哈佛大学。

      哈佛学院的成立是英国人热心教育的体现,更是清教徒传播宗教教义需要的产物对此,哈佛大学史研究专家莫瑞森(Samual Eliot Morison)指出:殖民地时期,哈佛学院成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增进学问以利子孙后代;二是担心从英国迁移来的牧师谢世后会给教会留下一批不学无术的牧师在建校初期,哈佛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冲破英国只有大学才能授予学位的传统,果敢地授予毕业生学位其次,哈佛学院公立和私立性质并不清晰英国的大学皆由王室颁发特许状设立,而哈佛学院是麻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并由地方政府首批拨款成立的,在很长时期内政府拨款是哈佛的主要经费来源,然而根据其特许状规定的权力,学院又明显带有私人社团性质,控制权也始终掌握在公理会手中直到19世纪初“达特茅斯学院诉讼案”尘埃落定之后,哈佛大学的私立性质才明晰起来第三,在管理上采取与英国大学迥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哈佛学院在管理模式上并没有因袭英国大学的做法,而是设立由校外人士组成的校监委员会(Board of Overseers),全权管理学校事务为了便于管理,1650年的特许状又规定成立董事会(Corporation),董事会由校内人士组成,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这样便形成了独特的由校外人士和校内人士共同管理学校的“双院制”管理模式。

      哈佛学院在初期的创新,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美国高等教育日后打破欧洲传统教条和框框的束缚,按照美国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开了先河美国史学家布尔斯廷在评价哈佛学院颁发学位的影响时说:“假如英国那种在正当地获得法人权力并可颁授学位的垄断机构(即所谓“大学”)与其他各类学校之间所作的明确区别成功地移植于此,假如为所有美洲殖民地建立单一的皇家大学,假如颁授学位的权力在所有殖民地遭到明确禁止,那么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甚或美国文化中许多其他事物的历史——也许将迥然不同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给哈佛大学很大的冲击虽经激烈争论,但哈佛还是选择了后者1819年,蒂克纳(G.Ticknor)从德国哥廷根大学学成回国,开始按照德国大学模式推动哈佛的改革蒂克纳在哈佛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措施:首先,打破传统的“固定课程”,允许高年级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科目;其次,以系为单位重组学院,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安排学习进程,允许学生和教授相互选择;第三,摈弃纯粹背诵式的教学方法,倡导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加入探讨学问的行列,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第四,实行住校研究生(resident graduates)计划,为哈佛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毕业生提供进一步研究学术的机会。

      蒂克纳的改革计划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还是使哈佛大学迈出了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第一步当代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C.Kerr)在《大学的功用》中曾给予蒂克纳以高度的评价:“现代美国大学发展的实际界线起始于1825年哈佛大学的乔治蒂克纳教授1847年,就在英国大学就古典教育和科学教育争论正酣之时,哈佛大学在北美率先设立了劳伦斯理学院,以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为己任在哈佛的影响下,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密执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相继设立理学和工程学科,开展科学教育  如果说建校初期的创新使哈佛作为一所学院得以在北美生根发芽,18和19世纪上半叶的创新使哈佛从一所地区性学院成长为地区性的现代大学的话,那么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艾略特 (Charles W.Eliot)的创新则使哈佛从地区性大学走上了全国性研究型大学之路1869年10月艾略特出任校长后,便开始对哈佛大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改造专业学院,提高专业教育质量艾略特以法学院为突破口,对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进行整顿,新建商学院、牙医学院、文理学院,改革教学方法,严格评价制度,将专业学院教育提高到研究生教育层次其次,创办研究生院,发展研究生教育。

      1872年,哈佛设立研究生院,但最初并不像德国大学那样把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隔离开来,而是将研究生院与本科生院交叠在一起,研究生课程也向本科生开放第三,确立科研职能,加强学术研究艾略特认为大学不仅具有传授和储存知识的职能,而且具有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职能他提倡学术研究自由,主张教师承担起教学和科研双重职责从此,学术自由成为哈佛大学的新传统,科学研究成为哈佛大学的新职能第四,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选修制度艾略特出任校长后,全面实行选修制,并借助选修制把科学课程、专业课程引入大学课程,哈佛大学开始突破古典教育的传统,形成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经过40年的不断改革,艾略特使哈佛大学成为美国最早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并为哈佛日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耶鲁、芝加哥、霍普金斯等大学的竞争,艾略特之后的哈佛大学校长普遍都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之上首先,制定以学术标准为基础的严格的教师聘任和升迁制度1933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指出:“大学者,大师荟萃之地也如果一所大学聘任的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

      他把学术创造力和学术造诣作为遴选教师最主要的标准,并以学术标准为基础,在教师的聘任和升迁上制定了“非升即走”(uporout)的原则,从而确保了哈佛大学的教授都是杰出的学者,都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而保证了哈佛大学在美国乃至世界大学中的领先地位其次,把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置于大学的中心地位科南特指出“必须促进知识并使其代代相传……知识一旦停滞,就会退化并丧失其生命力,对今天和未来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热衷于学术冒险应该是新大学的特点我们的教师必须一如既往地在各个方向上扩展知识的疆界科南特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同时加强研究生教育,不但使原来的专业研究生院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新建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卫生两个研究生院,建立博士后中心,使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第三,制定普通教育计划,强化普通教育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哈佛大学于1945年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要求本科生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之外必须学习6门普通教育课程,以达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 1979年,在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的领导下,哈佛大学开始实施“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6大类、10个领域的核心课程中,必须从其中8个领域中各选修1门课程方可毕业。

      经过几任校长的不懈努力,哈佛大学逐渐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著名学府   二、创新与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  艾略特曾经说过:“一所大学出现停滞现象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一个良好的过去使我们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那将尤为可怕哈佛大学36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和创新的历史  1.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  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译为汉语意即“真理”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译作汉语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和校训,都昭示着该校以求是崇真为办学宗旨  哈佛学院1650年的特许状规定,学院的宗旨是“促进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借助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发展、教育青年人,并为教育本国的青年人提供所有其他必要的东西在随后的360多年间,哈佛大学虽历经变革,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1869-1909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指出:“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哈佛大学第 24任校长科南特指出:“当建立哈佛学院的清教徒们在校徽上写下‘真理’二字的时候,在他们心目中有两条道路可以通往真理:一是在人类理性的帮助下得到宗教启示,一是增进知识和学问。

      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一句话来概括高等教育的目标的话,那么最好的概括就是寻求真理他认为“今天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真理,这也一直是大学的主要任务;直接运用知识只是大学的次要任务1970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克(DerekBok)说:“大学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设的机构,它们的使命在于发现和传播知识他同时告诫人们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区别他说:“大学不是营业性公司,不是国家安全的工具,不是急于在世界上用强力推行自己的社会公正观点的军事机关许多组织可以提供咨询服务或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或开发新的产品,或推行军事目的,但只有大学或类似的学术机构能够发现为提出创造性解决办法作基础的知识,只有大学能够教育出永远作出批判性决定的人许多人可以成为企业家、律师或有影响的顾问,但是只有具有安全和自由保证的学者才能去探求科学真理哈佛大学第 27任校长陆登庭(Neil L. Rudenstine)把哈佛大学看作一个“不同寻常的社区”,该社区“把众多卓越非凡的天才聚集在一起去追求他们的最高理想,使他们从已知世界出发去探究和发现世界及自身未知的东西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没有比此更有价值的追求  2.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多种职能  在建校初期,哈佛学院基本上是英国大学的翻版,大学的惟一职能是培养人才,最初是培养牧师,后来也为政府部门培养官员。

      19世纪后期,为了把哈佛大学办成德国大学那样的研究型大学,艾略特把科研纳入哈佛大学的职能范围艾略特认为:“大学有三个主要的直接职能首先是教学;其次是以书籍等形式大量汇集已获得的系统知识;第三是研究,或换句话说就是把目前的知识疆界向前推进一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掌握一些新的真理艾略特的继任者劳威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也坚持大学具有教学和科研两个职能,并且认为三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针对艾略特过分重视科研的倾向,劳威尔指出:“一所伟大的大学的作用绝不会由于教学而受损大学具有两个职能,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能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一个是储存和传递已获得的知识,另一个是增加知识……应不存在任何困难把保存旧的和好的真理与全力寻求新的真理结合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