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doc
22页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一、 课外阅读国粹汉字(节选)我们说汉字是国粹,其一,是它载负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当初自仓颉造字,汉族的心灵、祖先的记忆与希望以及纷繁各异的大千世界方有了着落和寄托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风雨日月光,各成一世界比如一个“雨”字,古神州天颜的千变万化、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等便悉在其中了我们看到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五千多年来,多少往事都已如淡烟流水,模糊于历史的尘埃中,唯有雍容厚重的汉字,虽几经磨难却愈显圆润,几经坎坷却更加成熟,而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显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坚强不息的生命力其二,是它的形体之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或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也好拉丁文也好所能胜任的?端庄工整、四满方正的________是汉字,它点点如桃,撇撇如刀,提、按、行、顿如松如钟,沉着稳重,是中华民族人格精神的象征与写照;体势放纵、连环回绕的________是汉字,它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化多端,使人如立高山之巅,心胸旷达,神情潇洒;笔画一波三折的________是汉字,它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充满了线条美和柔性美,且又形象丰富生动,书写从容自然酣畅;行笔缓留、结构紧密的________是汉字,它笔画分布均匀对称,平直安稳,给人一种团聚友爱的精神享受;书写便捷、灵活多变的________是汉字,其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顺势而为,一带而过,观之使人赏心悦目,如饮醍醐。
其三,是它内涵的丰富与深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得响”的声韵美;“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咏出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以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爽、“夜长衾枕寒”的感伤、“长河落日圆”的凄然……总之,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檀板轻唱悲欢离合、风流韵事的是汉字;能使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试问世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字能有如此之深厚内涵?1.将“隶书、楷书、草书、小篆、行书”填到文中的横线上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磨难——(________) 厚重——(________)3.我们说汉字是国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用了许多叠音词,请把它们找出来5.读了此文,你对书写好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课外阅读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这时,我同时还看母亲针线箩筐里常放着的《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我自从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意思相反的词填在括号中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__________)(2)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_________)2.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冰心喜欢读哪一类文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冰心读书的体会是“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她是怎么有这个体会的?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下来4.说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含义三、 课外阅读 白洋淀里荷花香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浩瀚无垠、碧波粼粼七月间,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块拼成的巨大的碧玉,与天相接你看那荷花秆多像青竹,笔直细长,上面长满了小刺儿,从茂密的荷叶中钻出来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形同大青桃一枝枝,一排排,数也数不清,仿佛她们要“饱蘸(zhn)白洋万顷水,写满蓝天十里云”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娇艳无比的野荷花人工培育的荷花,花瓣多是白色,而野荷花却是五颜六色,白如玉,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有的野荷花把她们那娇美的脸盘紧贴着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荷叶间捉迷藏,随着荷叶摇曳,时隐时现。
仔细一看,她们那金黄色的花蕊上还有蜜蜂在飞舞,花瓣上有粒粒水珠滚来滚去,在阳光下就像颗颗珍珠在闪耀有的野荷花,高高地伸出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穿粉红色的纱裙在翩翩起舞微风吹来,满淀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我爱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它是冀中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1.照样子,写词语亭亭玉立(AABC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3.白洋淀的湖水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照短文内容填空人工培育的荷花,花瓣多是(______),而野荷花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A.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B.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四、 课外阅读爱在深山(节选)2006年7月中旬,湖南郴州受“碧利斯”台风影响,下了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使十几万灾民无家可归,茫茫泽国随处可见的是转移的人群和呼教的声音。
电视画面和收音机里每天都是洪水肆虐的镜头和报道这样的镜头,家住湖南省资兴市何家山乡百嘉村黄伙洞组的刘才通老人并没有看到因为老人家里没有电,他甚至连媒油灯都不点,每天只用打火机点燃插在墙壁里的竹片照明7月16日,他家的一间杂屋被大水冲倒,常年耕种的几分稻田也被泥石流掩埋了老人一辈子没见过这阵势,心想:自己居住在半山腰,地势这么高都遭了洪水,方圆几百里的村庄一定成了水海了,这么大的水,这么多的灾民没有了家,他们到哪儿藏身呢?老人想,我得帮帮他们才好第二天,已经85岁的老人连夜用木槌在石缸里碾出50斤大米,装好在两个蛇皮袋里屋子里的稻子堆成了山,但他只能碾这么多,再多就挑不出去了7月18日天刚亮,老人就起床了通向乡政府的水泥路因为好几处山体滑坡被堵住了,他只能走山上的小路而山上的小路因为洪灾和泥石流的破坏,有些地段也被掩埋了老人赤着脚,顶着烈日,趟着没膝的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外赶,两个重重的蛇皮袋在他踉跄的身影下晃着……4个多小时后,老人终于将粮食送到了20里路以外的乡政府大中午的时候,满头大汗的老人将两个蛇皮袋中的大米摞在乡政府办公室,说:“我要捐粮,我家有一万多斤粮食,你们快派人到我家去运吧。
1.根据原文意思填空的灾民 (__________)的村庄 (__________)的山路2.文中加点的词“踉跄”的意思,你猜测是( )A.摔倒在地上 B.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C.矮小,虚弱3.下列选项与文中第三段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相同的是( )A.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B.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C.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4.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了老人是个__________的人5.文中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场景,这样写更能衬托出老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6.当灾民收到老人送来的粮食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写这个动人场景五、 课外阅读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导致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由最初的六毛五一斤降到三毛五一斤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于是,摘李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采摘了他们放出话来:李子不要了,宁可看着它烂在树上,也不要费时费力摘下贱卖。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 歇工的第一天刚好下小雨,我和母亲在家里掰玉米、煮玉米,父亲却扛着一根竹竿往屋子旁边的那片李树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它的尾部有一个铁钩每年的李子采摘季,父亲就用它敲打树上的李子,我们再从地上一个一个拾起李子放进筐里、袋里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亲说:“当然会心疼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 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从树上把李子敲下来。
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作准备,你说是不是?” 我点点头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觉得,人过一生就跟农民摘李是一个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别让眼前的伤痛影响到来年的丰收人要往前看,如果总活在过去,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痛苦的阴影1.本文共860余字,我阅读的时间大约是__分钟2.大部分乡亲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