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小区主要包括住宅小区.doc
7页城市小区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办公小区、学校等城市居民工作和学习的区域,属于城市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城市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相对城市主干道、大型公园及城市形象工程而言,受到的关注还不够,存在着诸如参差不齐、盲目照搬等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因此,本文尝试从园林景观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探讨,以期对建设环保、文明、和谐城市小区和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2 当前城市小区园林景观的特点分析 以城市现代住宅小区为例,建筑布局多为混合式,小区的绝大多数建筑为行列式布置,少量的为周边式建筑密度大,楼层高和人口密度大,人均绿地少 周边高,中间低,小气候明显居住小区的周边多为高层建筑,形成一个“盆地”结构,小气候明显综合光照强度大,居民楼外墙体多为彩色粉刷,有的还贴瓷片,封阳台以及大窗户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阳面光照更大阴面也不再是浓荫,尽管造成了眩光现象,但对喜光树种的生长却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是居住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着净化空气、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间和活动场所,打破了多年单元住宅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增进了邻里的交往,扩大了“家”的范围。
而办公区由于人口密度大、车辆多,为改善内部环境,在景观空间设计与植物配置同样存在多样性选择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3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内容为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致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 3.1城市小区园林景观类型 纵观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城市小区型绿化景观设计不断发展进步的四个阶段 3.1.1点缀型园林景观 在排列式的楼与楼之间,沿墙角多有一排矮灌木,或是沿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有几颗大树 3.1.2绿化型园林景观 以大面积绿地草坪为主,间或布置少量假石、花坛、回廊和一个简易的儿童游乐场这种环境景观设计过于平淡、简单,缺乏变化,仅仅是保证了小区的绿化率。
3.1.3观赏型园林景观 这类园林有一种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小区园林中的绿地都是封闭式的,圈起来虽是较为美观,但却无法亲近 3.1.4参与性园林景观 参与式园林景观首先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参与、互动,即让人与景观和谐相处,形成生态式家园的一道美丽风景参与式园林景观不仅是指人和自然的相互参与,还指社区小园林“参与”区域大景观,相互融合,形成更大的景观 3.2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考虑问题3.2.1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3.2.2小区原始状态的改造 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是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在平地上建设、绿化。
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时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3.2.3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经常讨论的“人居”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有水体的小区,可利用 水岸线自然曲折轮廓,用自然山石驳岸、石矶等形式造景;建于山体之上的建筑则可利用自然山坡、园路及建筑进行造景与植物配置,以达到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和谐共融水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
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不断提高,景观概念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景观就是土地上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环境空间的结合,是地上物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景观设计就是合理恰当的安排土地上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物体,追求其环境的艺术性,使建筑与环境能完美的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