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新媒体概论第四章2张文俊.pptx
3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4/4/15,#,数字影视,4.4,数字影视,数字影视技术给影视制作方式和视觉媒体都带来深刻的变化影视制作手段的丰富,视频特技更多、更逼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条件与空间,影视屏幕更丰富多彩,提升影视的艺术魅力和竞争力,数字防盗版技术的突破,更有效版权保护手段,传统影视放映发行和播放体系的变革,影视的数字化打破了电影、电视、互联网以及电子游戏之间的物质界限,各种娱乐形式将逐渐走向融合,4.4.1,数字电影,数字技术介入,是电影继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之后的第三次变革1.,数字电影概念及优势,数字电影(,Digital Cinema,),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的,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完整的数字电影概念,指将电影摄影、编辑和放映等全过程用数字格式统一起来,即包含了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发行及播映方式上的全面数字化数字电影三种实现方式:,计算机生成,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用胶片摄影机拍摄,数字电影的类型:,胶片拍摄并转换为数字形式存储放映的电影,直接用数字设备拍摄和制作的全数字的电影,在目前看来,电影数字化主要指电影制作的数字化,即计算机技术对包括前期创作、实际拍摄乃至后期制作在内的完整的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
前期:对场景、情节、画面等模拟设计、效果预演,拍摄中:完成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拍摄,后期:对影像和声音加工处理,数字电影的巨大优势,技术,发行,放映,将逐渐取代胶片电影,成为电影制作、发行的主流2.,数字电影的技术标准,制定全球统一、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是数字电影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DCI(,美国好莱坞数字电影创导组织,),DCI于2002,年,3,月由好莱坞,7,大片厂,(,迪斯尼、福克斯、米高梅、派拉蒙、索尼、环球、华纳,),共同组建DCI,旨在建立开放、兼容、可互换操作和可扩展性的数字电影技术规范,是数字电影技术格式统一和发展的最重要参考文件和依据,具有明显的导向性2005,年,7,月,20,日,,DCI,在发布一系列版本数字电影技术规范后,正式发布了数字电影系统技术规范,(DCSS)1.0,版数字电影系统技术规范(,DCSS,),Digital Cinema System Specification ver1.0,DCI,的,DCSS,对数字电影的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规范,基本概念,系统框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数字电影发行母版的图像、声音、字幕及辅助信息,图像的压缩和解码方式,包含发行、放映在内的整套系统安全体系,数字电影节目文件的打包格式与传递方式,对数字影院环境、管理系统、放映系统的技术要求等,数字电影包括母版、传输、存储和放映四个工作流程,DCI,DCSS,数字电影主要技术规范:,图像文件格式为,SMPTE,标准的,MXF,格式,声音文件格式为基于,Broadcast Wave,的文件格式,母版清晰度:,1.896:1,,,2K,:,20481080,和,4K,:,40962160,帧频:,24fps,或,48fps,(,2K,),画面宽高比:,2.4:1(2048858;39962160),,,1.85:1(39962160;19981080),。
彩色空间为,XYZ,色彩三分量比特深度为,12bit,扫描方式:逐行扫描,彩色还原:与彩色胶片类似的扩展色域,声音:,16,声道、取样,48/96kHz,,量化,24 bit,压缩:,JPEG2000,,最大码流,250Mbps,放映:清晰度,4K/2K,,对比度,1500:1,,亮度,1万,流明以,上,数字电影格式为数字电影院过渡期主格式(,DTIM,),像素点为,19201080,,与,HDTV,一样,,DTIM,面临必须改造升级,DCDM,、,DTIM,和,HDTV,的图像格式比较,图像格式名称,DCDM,DTIM,(,目前数字电影,),1080p,(HDTV,格式,),像素,40962048,19201080,19201080,画幅比,2:1,16:9,16:9,层次,12 bit,10 bit,8 bit,色空间,全部人类感觉,(100%),sYCC(95%),sRGB(55%),帧速度,24 fps,24 fps,60 fps,数字电影的关键技术:,数字电影压缩编码技术,加密技术与数字水印技术,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数字高清技术,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社科文献出版社等联合发布的,2014,年,文化蓝皮书,透露:,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
中国成为银幕总数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国,数字化放映覆盖率高达,99%,,居全球第一远超北美的,75%,、欧洲的,60%,、亚太的,44%,、拉美的,34%,4.4.2,数字影视特效,数字特效广泛应用和综合了计算机图形与动画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经典影视作品1.,数字,特效的概念与分类,数字特效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很难简单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一般可以认为:,数字特效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来实现和生成电影特殊效果的技术和手法带有数字特效的影视在制作流程上与传统影视并无太多的不同,大致也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环节:,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制作,按照影视制作过程中数字特效的功能应用方面分类:,数字影像处理,数字影像合成,数字影像生成,数字特效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法上进行分类:前期拍摄中,后期制作中,2.,特殊拍摄技术,特技摄影与普通摄影的区别:,拍摄时虽利用普通的摄影机,但其工作状态是非正常的如倒拍、停机再拍、快慢速摄影等;以假代真,以模型、绘画或照片代替实景;合成摄影;摄影过程使用特殊设备,如活动遮片合成,技巧印片及电子合成等,根据镜头内容需要把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拍摄的对象有机地合成在画面中。
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及机器人等技术应用于影视拍摄与特效制作,最典型特殊拍摄技术的有:,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时间冻结,(,freezing time,),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运动控制摄影机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和拍摄参数,可以在已定的模式框架内实现准确拍摄Motion Control,打造神奇的特效镜头,时间冻结(,freezing time,),0001.,我乐网,-,电影特效技术,100,年,0001.,搜狐,-4,分钟看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25,个特效,4.4.3,数字视频节目制作,数字视频节目制作技术使视音频的创作和编辑得以大大简化,降低了制作成本,扩大了视音频处理与创作的用户范围,使视频行业发生一系列更深刻的变革视频节目制作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或模拟信号的形式实现创作、处理和编辑视频图像及其组成单元(图象、动画、转换、特效以及音频)的技术视频节目制作技术包含三个系统质量级别:,用户级,专业级,广播级(,ITU-R601,),1.,数字视频,节目制作方式与记录格式,主要的视频记录格式及其视频参数,格式,取样,量化,压缩方式,压缩比,传输码率,DVCAM,4:2:0,8bit,DCT,帧内压缩,5:1,3.5Mbps,DVCPRO25,4:1:1,8bit,DCT,帧内压缩,5:1,25Mbps,DVCPRO50,4:2:2,8bit,帧内压缩,3.3:1,50Mbps,BETACAM SX,4:2:2,10bit,MPEG-2 PML,10:1,18Mbps,数字,BETACAM,4:2:2,10bit,帧内压缩,2:1,125.8Mbps,MPEG IMX,4:2:2,10bit,MPEG-2 PML,I,帧,压缩,3.3:1,50Mbps,HDCAM,4:4:4,12bit,JPEG-2000,无压缩,140Mbps,2.,非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领域应用的典型代表。
包括数字视音频技术、数字存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和网络技术等,,非线性编辑发展与推广的真正推动力来自于数字视频图像压缩技术为了使非线性编辑设备的输出图像质量能与专业录像机输出的图像质量匹配,使用的压缩比逐步下降,采用,3:1,、,2:1,的压缩比的非线性编辑设备已经相当普遍,有的高性能的采集卡还可以支持,1:1,的无压缩采集视频此外,除了压缩比降低,另一个很大的变化是逐步向直播设备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非线性编辑系统优越性,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来看,它能集录像机、切换台、数字特技机、编辑机、多轨录音机、调音台、,MIDI,创作、时基等设备于一身,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后期制作设备这种高度的集成性,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更为明显信号质量高,制作水平高,节约投资和保护投资,网络化,3.,虚拟,演播室技术,虚拟演播室是近来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和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的结合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它可以把现场视频和计算机影像实时的、无缝的合成在一起,是对传统的电视演播室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虚拟演播室适合于新闻、采访、座谈、音乐、教育、体育报道、天气预报等多种类型节目的制作。
对于广播界来说,虚拟演播室可以节省节目制作的花费和时间,提高演播室的效率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来说,可以摆脱时间、空间及道具制作等方面的限制,在广泛的想象空间中进行自由创作而对广大电视观众来说则大在提高了信息量和娱乐性典型的虚拟演播室系统,由摄像设备,摄像机位置参数分析及控制、图形计算机、背景素材库和图像合成等设备组成,虚拟演播室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同步跟踪系统,传感器跟踪技术,使用图像分析系统,红外线跟踪技术,虚拟场景生成系统,色键合成技术 等,虚拟演播室技术最初只运用于演播室节目的制作,但现在它的应用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如,虚拟重放系统,数字重放系统,虚拟广告系统等,DJ,虚拟演播室,AE,工程系列,01-02,0001.,电影网,-,世界纪录电影长廊,电影镜头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