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docx
4页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 牛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面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乃翁(lǎi) 恃风雷(shì)B.亥时(hè)悲哀(āi)C.抖擞(sǒu)万马齐喑(yīn)2.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师”是指宋朝的军队,“中原”与现在的意思相同,就是指长江流域B.“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的意 思是每年举行祭祀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祖先C.诗人以“北定中原”来表达自己最后的愿望,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最后的嘱咐,表现了诗人无比强烈的爱国情怀3.“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但”的意思是( )A.但是 B.只 C.可是 D.所以4.杜甫曾写了一首诗,以其“喜”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这首诗是(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春夜喜雨》C.《关山月》 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下列诗词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生气恃风雷 B.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望王师又一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 飞流直下三千尺 D.西湖歌舞几时休 物是人非事事休二、诗词曲鉴赏填空。
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示儿死去_______________,但悲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诗歌补充完整7.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8.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古诗阅读《已亥杂诗》作者: 代诗人 ),( ) ),( )9.将诗句补充完整10.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生气: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12.写出诗中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______)(2)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三、填空题15.读课文填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州》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题目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语境填诗句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____________”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明澄远的天地,抒发“____________”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__________”的苍茫壮阔17.看拼音,写词语xūn táo háng zhōu jū shù yǒu shì wú kǒng(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18.查字典填空要查的字大写字母音节组词(2个)音(_____)(_____)(_____)(_____)豆(_____)(_____)(_____)(_____)19.默写一首课外积累的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
四、书面表达20.小练笔用自己的话写写《题临安邸》这首诗描述的场景,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比如对“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色描写等参考答案1.C2.C3.B4.A5.C6.元知万事空 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无忘告乃翁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8.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9.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10. 生气勃勃的局面 依靠 振作精神 11.B12.万马齐暗、不拘一格13.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14. × √ 15.唐 李白 到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7.熏陶 杭州 拘束 有恃无恐 18.Y yin 音乐 声音 D dou 豆子 黄豆 19.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0.示例: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祖国一片大好河山。
可是那无休止的轻歌曼舞,什么时候能停止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偷安的杭州当成了昔日的汴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