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人教版必修三《产业转移》课件.ppt
13页• 阅读“中外大公司的技术研发中 心加快向上海聚集”P97 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 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 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P97 活动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 显的价格优势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 力的需求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 型转换(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国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 产业转移对象国可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 化进程图 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 的产业; (2)产业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由于同一产品的生 产活动而联系起来。
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图5.13 产业典型 产品周期示意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改变了 区域地理 环境4、改变劳动力 就业 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环境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在对象国扩散;产业转移对象国部分乡村地区变成高度 工业化地区产业转移对象国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产业转移国失业人口增加据图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珠三角在实行产业转移的时候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的严重发生?首钢为什么要从 北京搬迁出去?首钢的搬迁对 北京市与河北省分 别带来什么影响? • 案例 : • 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 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 群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 均拥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美国AHAM统计结果 显示,在美国230-280升容积段冰箱市场,海尔冰箱占35%的市 场份额据Euromonitor统计公布,海尔冰箱、洗衣机分别位居 全球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二、第三位目前,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 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 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 目标 • 2001年,海尔通过在产业领域创出的品牌的信誉进入金融业,搭 建了海尔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岛商业银行、控股鞍山信托、 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 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为集团日后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 的舞台 海尔的战略思考:(1)海尔集团发展初期其企业发展战略是什么? (2)目前海尔集团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 位一体”的本土化,这说明海尔集团已经发展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 阶段?(3)海尔集团进入金融业、保险业这是什么发展战略?有 何好处?1、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 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 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 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 做大,把企业做强。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 与美誉度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 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 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 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 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 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 品牌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 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 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知识网络概念和分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因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