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史纲要专题知识.pdf
8页血液循环学说 2002年 11 月 19 日 T在古罗马时期,医学被认为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因此相对受到了重视在当时的罗马,盖伦是最著名的医生和解剖学家他一生写了131 部著作,其中《论解剖过程》、《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两书阐述了他自己在人体解剖生理上的许多发现盖伦的最重要成就是他建立了血液的运动理论和对三种灵魂学说的发展大约在公元前5 世纪后期古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非罗劳斯认为人体具有三种灵魂,即(一)生长灵魂,这是人、动物和植物所共有的,在人体它位于脐部;(二)动物灵魂,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它位于心脏、主管感觉和运动;(三)理性灵性灵魂,这只有人才具备,位于脑部,主管智慧亚里士多德则分别称这三种灵魂为生殖灵魂、感觉灵魂及理性灵魂植物只有生殖灵魂,动物有前二种灵魂,只有人才具备三种灵魂盖伦则把这三种灵魂的说法与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自然灵气 “、“生命灵气 “、“动物灵气 “ 的理论他认为这三种灵气,在人体分别位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都发源于一个被称之为 “ 纽玛 “的中心灵气这种“纽玛 “存在于空气中,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纽玛 “ 从而获得活动。
盖伦认为 肝是有机体生命的源泉是血液活动的中心已被消化的营养物质由肠道被送入肝脏,乳糜状的营养物在肝脏转变成深色的静脉血并带有自然灵气带有自然灵气的血液从肝脏出发,沿着静脉系统分布到全身它将营养物质送至身体各部分,并随之被吸收肝脏不停地制造血液,血也不地被送至身体各部分并大部分吸收,而不作循环的运动盖伦认为心脏右边是静脉系统的主要分枝从肝脏出来进入心脏右边(右心室 )的血液,有一部分自右心室进入肺,再从肺转入左心室另有部分盖伦以为它可以通过所谓心脏间隔小孔而进入左心室流经肺部而进入左心室的血液,排除了废气、废物并获得了生命灵气,而成为产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带有生命灵气的动脉血,通过动脉系统,分布到全身,使人能够有感觉和进行各种活动,有一部分动脉血经动脉而进大脑,在这里动脉血又获得了动物灵气,并通过神经系统而分布到全身盖伦认为血液无论是在静脉或是动脉中,都是以单程直线运动方法往返活动的,它犹如潮汐一样一涨一落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不是作循环的运动盖伦在 描述性生物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人体许多系统解剖结构的系统描述以及结合解剖构造对血液运动的系统论述,都在生物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哈维建立血注入循环理论之前,他的血液运动理论一直为西方学者所信奉。
但是在盖伦的论述中也有许多错误,例如他所说的心间隔上有小孔,血液能通过小孔,往返于心脏左右两边这纯是他的猜测,实际根本不存在盖伦的许多解剖学和生理学都是建立在错误的结论基础之上的人们后来发现,盖伦的某些错误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他所进行的解剖对象是动物,主要是狗而不是人他的生理描述往往是脱离了实际,而屈从于宗教神学的需要后来人们为消除他在解剖学、生理学上的错误影响,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哥白尼尼古拉 · 哥白尼(拉丁语名字:Nicolaus Copernicus,波兰语名字: Miko?aj Kopernik ,1473 年 2月 19 日~ 1543 年 5 月 24 日)是波兰天文学家,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和宇宙有限论虽然哥白尼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评价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说:“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 (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相对论相对论 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 (特殊相对论 )和广义相对论 (一般相对论 )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条件下的物体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 常识性 ” 观念,提出了 “ 同时的相对性 ” ,“ 四维时空”“弯曲空间 ” 等全新的概念狭义相对论 ,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牛顿时空观认为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的三维空间——绝对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因而也是绝对的) ,即绝对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 全局惯性系 ” 的理想状况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广义相对论 是爱因斯坦在 1915 年发表的理论。
爱因斯坦提出 “ 等效原理 ” ,即引力和惯性力是等效的这一原理建立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上(目前实验证实 ,在 10 - 12 的精确度范围内 ,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根据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物体的运动方程即该参考系中的测地线方程测地线方程与物体自身故有性质无关,只取决于时空局域几何性质而引力正是时空局域几何性质的表现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仍然顺着最短距离进行运动 (即沿着测地线运动 ——在欧氏空间中即是直线运动),如地球在太阳造成的弯曲时空中的测地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太阳转,造成引力作用效应正如在弯曲的地球表面上,如果以直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地球表面的大圆走倒相对论 :相对论的提出,同样受到很多的指责,有很多人认为它是错误的,并大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观点并不被主流科学界所接受李约瑟难题一,五千年的曲折历程四大文明古国(数学、天文学、医学) 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最早源于希腊(数学语言把握自然规律)希腊古典时期——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奠定了西方哲学追究本源的形而上学精神——实体构成主义。
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学派——形式主义希腊化时期——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罗马人(公元元年)------阿拉伯人(公元6-12 世纪) ---- 中国( 7-17 世纪) -----十字军东征(11 世纪) -----文艺复兴( 16 世纪以后)二,辉煌的中国技术文明中国上古科学精神的特点:实用性和经验性四大核心学科:农水利(灌溉、运河、堤防)医西周出现专职的医生天天象观测(帝尧)算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十进制技术成就:冶炼与丝织三,封建社会的科技发展特点:重技术四大学科成就:农学《齐民要术》中医药学三大祖师——华佗、张仲景、扁鹊药王孙思邈、李时珍天文学数学技术成就:陶瓷技术丝织技术华夏建筑四,西学东渐名末四大科技名著:李时珍(1518-1593 ) 《本草纲目》徐光启( 1562-1633 ) 《农政全书》徐霞客( 1586-1641 ) 《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清朝社会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1 破坏资本主义萌芽2 大兴文字狱3 严禁海上通商五,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及其原因1 智力中心在纲常伦理而不是自然规律及变化数理自然观和有机自然观2 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
——巴甫洛夫观物取象、以类比、比喻来说明道理形式逻辑体系与系统的实验. 抽象化程度不高缺乏理论分析3 极端实用性造成发展动力缺失中国实用性科学技术体系在宋元时就已达到了高峰. 4 教育制度——科举体制一,希波克拉底誓言他的最大贡献是将医学从原始巫术中解放出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病、治病体液理论人身上有四种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医生要处处为病人着想,要保持自己行为和这一职业的神圣性二,希腊医学的集大成者—— 盖仑盖仑系统总结了希腊医学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他的理论是基于自己大量的解剖(动物)实践和临床实践,对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功能有比较正确的描述和说明盖仑奠定了西方医学的基础三,盖仑的血液运动理论人体主要器官为:肝脏、心脏和大脑肝脏 —— 静脉系统的潮汐运动动脉系统 —— 人体的单向吸收这两大运动之间通过右心室与左心室之间的隔膜相联系四,维萨留斯(1514—1564)维萨留斯于1543 年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论人体构造》,系统阐述了他多年来的解剖实践和研究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插图多而且精美 我在这里并不是无故挑剔盖仑缺点,相反地,我肯定盖仑是一位大解剖学家。
他解剖过很多动物,但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很多错误在一门简单的解剖课程中,我能指出他的两百种错误但我还是尊重他维萨留斯发现盖仑所谓的心室相通的观点是错误的五,塞尔维特发现小循环在 1553 年秘密出版的《基督教的复兴》中塞尔维特提出了小循环的机理:血液并不是通过心脏中的隔膜由右心室直接流入左心室,而是经由肺动脉进入肺静脉,与这里的空气相混合后流入左心室六,威廉 ? 哈维( 1578—1657)“ 无论是解剖学或是学解剖学,都应以实验为根据,而不应当以书本为根据1616 年哈维公布了血液循环理论1 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中的流动方向的不同2 造血速度他于 1628 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 系统总结他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运动规律及其实验依据共 72 页七,微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的诞生:巴斯德巴斯德( 1822—1895) ,法国人,曾师从于著名化学家杜马在有机化学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对酒发酵问题的研究使他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 微生物学酒为什么变酸?发酵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是什么导致丝蚕生病?微生物理论产生炭疽病细菌学种牛痘免疫学巴斯德最辉煌的工作是对狂犬病的征服科学与社会一,科学需要肥沃的土壤热气球发明的故事:俄国克略库特纳法国蒙哥菲埃尔兄弟二,开明健康的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解放的思想2.开明的政治3.完备的科技制度4.良好的教育5.对人才巨大的吸引力三,科学中心的迁移科学是有中心的,科学中心是可变的—— 汤浅光朝1)1540--1610 年的 70 年间,意大利是世界科学发展的中心天文学革命、生理学革命2)科学发展的大尺度转移1 四大文明古国2 古希腊3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4 新大陆3)“ 以人为中心 ” 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意大利科学发展的精神源泉→推崇理性 ,反对神 . →实验科学达芬奇、哥白尼、伽里略四,巨人的故乡1)1660—1730 年的 70 年间,英国是科学发展的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封建秩序的解体,为科学的腾飞提供了合适的社会关系牛顿哈维 —— 血液循环波意尔 —— 创立化学瓦特 —— 第一次技术革命培根: 1.附炎趋势的大法官2.提出知识就是力量3.重视观察经验4.提倡归纳的方法2)英国的科学体制:英国皇家学会的兴衰:体现了典型的英国式经验主义风格后期:科研工作分散政府不投资管理不善,逐步落入贵族手中牛顿与莱不尼兹之争: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发现相同的科学事实五, 1770--1830 年的 60 年间,法国成了科学发展的中心1)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为法国科学发展开辟了道路。
培根 ——“ 知识为人类谋福利”狄德罗 —— 《百科全书》:1. 改组了法国科学院,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中心,废除了贵族当权的名誉院士制度2.创办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吕萨克 —— 气体膨胀定律比奥 —— 电流元磁力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