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理解阻燃级eps的指标和燃烧性能.doc
2页正确理解阻燃级 EPS 的指标和燃烧性能阻燃级 EPS 正确的定义实际是一种自熄材料,即该材料在遇明火时也会被燃烧而很快 融溶,但离开火源即会自行熄灭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制品用户甚至执法部门对阻燃级 EPS 的指标标准和燃烧性能产生了一种理解上的歧义,鉴此,我们将阻燃级 EPS 的有关指标概 念和标准性能提供参照,企望达到共识 一、阻燃级 EPS 应用中涉及的几个概念 1、氧指数 氧指数的概念是指极限氧指数,为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最大氧气浓度,通常氧指数越 高意味着该材料阻燃性好 阻燃级 EPS 的极限氧指数测试方式在 GB/T10801.1-2002 中做了规定:试样尺寸150mm×12.5mm×12.5mm,样品陈化 28 天,氧指数不小于 30%(空气中氧含量为 21%) , 所以氧指数概念必须与 GB/T2406-93(分析方法)和 GB/T10801.1-2002(判定依据)二项 国家标准关联 2、燃烧分级 概念源于 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划分为二大类:不燃类材料(A 级) 和可燃材料(B 级) B 级又按可燃程度再分为 B1/B2/B3 B1 级的判定为同时满足三项指标:氧指数≥32(GB/T2406) ;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 燃烧高度≤250MM(GB/T8333) ;烟密度等级(SDR)≤75(GB/T8627) 。
B2 级的判定为同时满足二项指标:氧指数≥26(GB/T2406) ;平均燃烧时间≤90S,平均 燃烧范围≤50mm(GB/T8332) 二、关联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标准提出单位 说明 1 GB/T10801.1-200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中国轻工联合会 用于判断 2 GB/T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试验方法 3 GB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公安部 用于判断 4 GB8627-1999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 公安部 试验方法 5 GB8333-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垂直燃烧法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试验方法 GB/T2406-93 和 GB8333-87 标准内容均提及“其结果不能用于评定实际使用条件下着火的 危险性” GB/T10801.1-2002 规定表观密度不小于 15kg/m3 GB/T10801.1-2002 附录中阐明:根据用户和消防部门的意见,并考虑到与“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国家 GB8624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接轨,本标准除采用氧指数试验方法外,还要 求产品达到 GB8624 的 B2 级标准。
氧指数指标仍执行原标准 三、概念误区 1、直观点试与阻燃性 从刚制成的板材或刚切割的板材上掰下一角,打火机点试,表面闪燃,泡沫块融缩,此现 象为板材过于新鲜,未经烘房处理及存放期过短,即没有达到陈化要求 2、氧指数不够 施工工地上取一块样板很快送消防部门检测,几天后说氧指数不够,达不到 30,原因在于 不了解氧指数的概念是指其极限值,并应当按照 GB/T2406-93 规定的方式测试(样板陈化28 天再测试) 3、B1 级能否达到 迄今无任何国家标准或条例要求 EPS 达到 B1 级如按标准规范测试氧指数等指标,我公 司产品在实验室测试其氧指数通常能达到≥32 的指标,可基本达到 B1 级的三项规定但 因阻燃性能氧指数实际测试指标与制品密度(≥15kg/m3)板材的加工方式(较忌多次发 泡等)以及测试仪器和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鉴此,本公司的产品指标将继续严格执行并 尽可能高于国家的标准 四、几点建议 1、我国已成为世界 EPS 制造中心,工艺技术及产品的质量标准处于领先地位,明显高于 日本(氧指数 28)和韩国(直观点燃三秒自熄) 2、板材加工单位应正确理解国家法规,同时让执法检查人员了解标准法规。
3、从公安系统及建设部了解到:阻燃级 EPS 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规范是全国性的,不存在 局部地区另立地方性技术法规的个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