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Mr****ng
  • 文档编号:260433766
  • 上传时间:2022-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0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幽灵”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B.“幽灵”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幽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十月举命使“幽灵”变成现实,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参考答案:B2.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参考答案:D3.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的政策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科学家的刻苦、奉献精神参考答案:B文化繁荣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前提,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故选B。

      4. 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其直接目的在于①扩大小农户的数量②加强对民众的控制③发挥个体农民的生产潜力④增加国家赋税收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反映了商鞅变法规定一个家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儿子,成年后,必须分财别居,自立门户,这扩大了小农户的数量,故①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加强对民众控制的目的,故②排除;分家立户有利于发挥个体农民的生产潜力,故③正确;小农户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故④正确故选C,排除ABD5.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D.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参考答案:D6.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大幅度削减纸币的流通,以米、油、煤、面粉和棉布五种基本货物价格作为参照标准,对工人工资进行波动性调整工人平均工资的数额不断变化,但实际购买力不会下降。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开展工业建设B.稳定物价和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C.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D.团结城市工人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参考答案:考点:G5:社会主义十年探索.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考查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大幅度削减纸币的流通,对工人工资进行波动性调整的目的.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A项在材料未体现,应排除.根据材料“工人平均工资的数额不断变化,但实际购买力不会下降”可知,党和政府的做法的目的是稳定物价和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材料“党和政府大幅度削减纸币的流通”反映的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而不是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故C项错误.建国初期,国民党的统治已经被推翻,故D项错误.故选B.7.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对于这种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儒家思想在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新发展②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③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影响④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8.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和思维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伏尔泰的《哲学通信》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9.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不能作为赫鲁晓夫是“改革家”依据的是(  )    A.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揭露斯大林错误,改变斯大林模式    D.废弃工业领域的部门管理体制参考答案:C10.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双方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该声明A.体现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B.表明中美准备结盟反对苏联C.反映了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   D.宣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参考答案:A中美关系正常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根据题干“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可知是中美共同反对苏联的扩张和霸权主义政策,所以A正确;B表述错误,不是结盟关系;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说明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对立;D没有显示出美国霸权主义11.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C代议制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D 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参考答案:B12.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

      从而董仲舒得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故选BA项错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材料思想相反;CD不符合题意13. 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参考答案:C14.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张革命参考答案:C15.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试题分析:“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说明绿林好汉对政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清楚其他选项与题干中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的议论不符,不选BCD三项考点】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名师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16. 在被雅典陪审法庭宣判有罪之后,面对劝其越狱的弟子,苏格拉底说,对于冤案,越狱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即使是不公正的法律,同样也是一种正义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后一个正义要比前一个正义更为重要材料可用来说明苏格拉底A.认为雅典法律体系完备B.主张雅典实行精英政治C.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D.认为雅典应该赋予公民自由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遵守即使是不公正的法律,同样也是一种正义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后一个正义要比前一个正义更为重要”,可见苏格拉底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认为守法是正义行为,故选C。

      材料恰好说明雅典法律体系并不完备,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政治的信息,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苏格拉底对民主自由的看法,排除D17. 南宋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相对抗的内容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南宋、“循序渐进”、“慎思审择”,这是朱熹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故选A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18. 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B.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C.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D.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参考答案:C19. 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到:“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论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A.伏尔泰B.卢梭C.狄德罗D.孟德斯鸠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论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说明作者主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这符合孟德斯鸠的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卢梭主张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狄德罗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故ABC排除,D符合题意20. 《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A.进一步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