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期末重点.docx
17页第一章1、商品的特征(理解)1.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物是否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是它是劳动产品,二是它是用于交换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的劳动产品但某些天然的物品如空气阳光雨水,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商品,如已经失效或者变质的商品、药品、化妆品不算为商品 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而不是供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应用)(1 ) 从量方面来看,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商品的个别使用价值和社会规模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和社会的正面意义或者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或者社会的需要的能力商品的个别使用价值是指个别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或社会某种需要的能力商品的社会规模使用价值则是指社会商品总量能够满足社会对每种特殊商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能力如果某部门生产的商品量超过社会的需要,那么单位商品虽然具有使用价值,这些单位商品的总量在既定前提下却会丧失它的使用价值2 )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和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用户或者消费者的直接消费使用价值称之为实际使用价值。
消费使用价值是指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使用价值狭义指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人们所指的是后者3 )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二重性的重要意义广义的全面的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它反应了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4 ) 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系统动态的三个基本要素:需要,商品,使用价值3、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与任务(1)商品学研究的对象是: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商品学研究内容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根据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使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3)商品学的研究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通过商品资源和市场的调查预测,商品的需求研究等手段,为有关部门实施商品结构调整、商品科学分类,商品的进出口管理与质量监督管理,商品的环境管理,制定商品标准及政策法规、商品发展规划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为企业提供商品基本质量要求,指导商品质量改进和新商品开发,提高经营管理素质,保证市场商品物美价廉,适销对路。
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商品质量是决定商品使用价值高低的基本因素,是决定商品竞争力强弱、销路、价格的基本条件所以,它是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中心内容通过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分析和综合,明确商品的质量指标、检验和识别方法,能全面准确地评价、鉴定商品的质量,杜绝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证商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或合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创造公平、平等的商品交换环境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分析和研究与商品质量有关各种因素,提出适宜的商品包装、储运,保护商品质量,努力降低商品损耗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通过大力普及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使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商品,学会科学地选购和使用商品,掌握正确的消费方式和方法,由此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这个是书本没有的)通过对商品废弃物与包装废弃物处置、回收和再生政策、法规、运行机制、低成本加工技术等问题的研究,推动资源节约、再生和生活废物减量,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第二章1、商品分类方法通常商品分类时采用的方法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⑴线分类法概念:也叫层级分类法,是将确定的商品集合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一般表现形式: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具体进行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不同,各个类目之间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
使用范围:属传统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广泛,国际贸易和我国商品流通领域中,许多商品分类均采用线分类法优缺点: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又便于计算机处理缺点:结构柔性差,因此,采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目录时,必须预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⑵面分类法概念: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面分类法分类时所选用的标志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每个标志层面都包含着一组类目优缺点:优点:具有结构柔性好,对机器处理有良好的适应性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容量,组配的结构太复杂,不便于手工处理目前,一般都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辅助2、商品代码的类型概念: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分类信息或标识信息 )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依照代码所表示的信息内容的不同:⑴商品分类代码:代码意在说明某项商品在其分类体系中的位置⑵商品标识代码:唯一标识单一商品的作用,不具有任何意义 主要商品标识代码: EAN/UCC---13 EAN/UCC---8UCC---12 EAN/UCC---14依其所用符号组成不同:1) 全数字型商品代码:用一个或若干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分类对象信息的商品代码。
2) 全字母型商品代码:用一个或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信息的商品代码3) 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商品代码 商品代码类型比较1) 全数字型商品代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目前以全数字型商品代码最为普遍2) 全字母型商品代码:便于记忆,比用同样位数的数字型代码的容量大,可提供便于人们识别的信息,但不利于计算机的识别和处理,并且只适用于分类对象数目较少的情况在商品编码中很少使用 3) 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有上述两者的优点,结构严密,具有良好的直观性,但给计算机输入带来不便,输入效率低,错码率高,目前其使用广度不高3、商品标识代码,如 EAN/UCC13、EAN/UCC8 等构成及含义商品标识代码,通常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UCC 系统的编码标准所规定,并用于全球统一标识商品的数字型代码,包括四种代码:EAN/UCC-13(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EAN/UCC-8(零售商品)UCC-12(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 (用于北美地区)EAN/UCC-14(非零售商品)商品标识代码和商品条码主要用于对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的统一标识EAN/UCC-13 代码由 13 位数字组成、三种结构形式每种代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校验码厂商识别代码通常由 7-9 位数字组成,其左边的 2-3 位数字称为前缀码,是 EAN 编码组织(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其所属成员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的代码。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是 690-695厂商识别代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向申请厂商分配商品项目代码由 3-5 位数字组成,用以表示商品项目的代码商品项目代码由厂商根据有关规定自行分配校验码1 位数字,用来校验其他代码编码的正误,其数值根据 N13-N2 的数值按一定计算方法算出EAN/UCC-8 代码由 8 位数字组成用于印刷面积较小的商品零售包装代码结构分为两个层次:品项目识别代码(7 位) 、校验码(1 位)以下几种情况下,可采用 EAN—8 条码1)EAN—13 商品条码的印刷面积超过印刷标签最大面面积的四分之一或全部可印刷面积的八分之一时; (2) 印刷标签的最大面面积小于 40cm2 或全部可印刷面积小于 80cm2 时;产品本身是直径小于 3cm 的圆柱体4、商品条码及其应用商品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用来表示一定的信息商品条码由两部分组成,其条、空组合部分,称为条码符号,用于条码识读机器快速扫描、准确识读;其对应的下方的一组 13 位数字 国家标准《商品条码》规定了商品条码的编码、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商品条码主要有 EAN/UPC ITF-14 UCC/EAN-128 其中 EAN/UPC 包括 EAN-13 EAN-8 UPC-A UPC-E 商品零售条码标识主要采用 EAN/UPC 条码非零售商品主要采用 ITF-14 或者 UCC/EAN-128 也可以使用 EAN/UPC 物流单元主要采用 UCC/EAN-128 商品条码一般直接印在商品包装容器或者标签纸上或者制成挂牌悬挂在商品上,或者制成不干胶标贴在商品上。
商品条码是快速、准确地进行物流控制的现代化手段没有条码的商品难以在国际上正常流通,也不能进入超级市场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可以提高商品的档次和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普及商品条码,不仅可以实现销售、仓储、运输、订货、结帐等的自动化管理,而且通过产、供、销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从而有效地制订商品生产、销售、储运、广告计划,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提高商品生产和经营效率总之,条码的应用可以为商品产、供、销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标志和畅通的渠道,而采用条码管理又在产、供、销之间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这对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剔除滞销商品,确定合理库存,保证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销售商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将各种商品的销售信息反馈给制造厂商,从而缩小产、供、销环节之间信息传递的时空差5、中国标准书号与连续出版物号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 ISBN)由 EAN.UCC 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四部分共 13 个数字组成前缀与数字之间有半个汉字宽的间空,数字间用半字线隔开。
各部分的顺序为:ISBN-组区号-出版者号- 出版序号-校验码其中:EAN.UCC 前缀由三位数字组成,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的产品标识编码中国的 EAN.UCC 前缀为 978组区号:代表一个语言或地理区域,国家或集团的代码,由国际标准书号中心分配取值范围为:0-7,80-94,950-995,9960-9989,99900-99999,共 199 个,按出版量愈大,组号愈短的原则分配由国际 ISBN 中心分配我国大陆为 7,香港为 962,澳门为 972,台湾为 957出版者号:代表一个组区或国家 ISBN 中心分别设置,并按出版社出版量愈大,出版者号愈短的原则分配其中非连续出版的电子出版物的出版者号均为 6 位数书名号:一个图书一个号码,由出版社自行分配出版者号和出版序号连在一起须共为 8 位数字校验号:固定用一位数字采用模数 10 的加权算法对前 12 位数字计算后得出由于国际标准书号缺少分类标识,所以增加了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大类号(其中工业技术类按二级类号)给出分类号和该类书的流水号组成“图书分类一种次号”如: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迈克尔*乔丹如是说》一书在封底上印有 ISBN 7-80645-680-5/K·36,即是中国标准书号。
书中 7 为我国组号,80645 为海南出版社的出版者号, 680为书名号,5 为校验号,K 为本书《中图法》的大类分类号,36 为种次号第三章1、商品品种类别与品种结构关系按商品品种形成的领域分类⑴生产品种:◇ 即由工/农业提供给批发商业企业的商品品种;⑵经营品种◇即批发和零售商业企业销售的商品品种;按商品品种广度或商品品种结构分类即具体商品类中的变种(品种)数目;分类:* 简单商品品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