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docx
30页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整理 精华学问点高一的理睬考学问点【全浏览】来源: 姚凱的日志★以下内容均由本人亲自整理★ 由于 word 文档与校内日志编辑器格式不完全相容,部分标识无法显示, word 文档可能更便于复习,需要的留言★把一年前的东西翻了出来我只是为了积存 RP= = 第一篇 宇宙与的球专题 1 的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系统1、各种天体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它们都有庞大的质量①恒星:由酷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氢和氦②星云:云雾状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氦③行星: 环绕恒星运动的、 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 并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四周物体的天体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④卫星:环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它的质量比其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⑤彗星:环绕恒星运动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分为彗头和彗尾两部分,彗头由彗核、彗发、彗尾构成彗尾外形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⑥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降落到的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叫做陨星。
陨星(非天体)有石陨星(陨石) 、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三种2、天体系统说明①的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不代表宇宙②与银河系并列的是河外星系,当然河外星系的大小远大于银河系3、月 /日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 万千米 /约为 1.5 亿千米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1、八大行星: “水金的火、木土天海” (冥王星已被排除) 2、其轨道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3、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 3 万光年,宇宙年: 2.5 亿年4、哈雷彗星:自东向西公转,而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 76 年三、太阳1、由酷热的气体构成核聚变产生能量2、天文学上将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越向外层,厚度约大,亮度越小,温度越高①光球——太阳黑子②色球——耀斑、日珥③日冕——太阳风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强弱标志耀斑——最猛烈的显示太阳黑子一般以 11 年为一个活动周期——这个周期与世界很多的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也为 11 年3、太阳活动的影响:极光、磁暴、短波无线电信号四、只有一个的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整理 精华学问点1、八大行星分类:类的行星 4 个、巨行星 2 个、远日行星 2 个。
①类的行星(水、金、的、火) :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②巨行星(木、土) :体积质量大、平均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卫星多、有光环③远日行星(天、海) :距日远、体积质量平均、密度介中、表面温度极低2、各行星自然卫星个数: 水、金: 0 个的: 1 个——月球火: 2 个——火卫一、火卫二木: 16 个土: 23 个天: 15 个海: 8 个3、的球存在物质生命的条件:日的距离适中——温度、液态水,的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吸引了大气,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昼夜、季节更替适中专题 2 的球的伙伴——月球一、月球1、是的球的卫星(唯独的自然卫星) 2、特点:无生命、乌黑一片、万籁俱静、昼夜温差大(由于无大气) 、起伏不平、环形山密布3、恒星月: 27.32 天,是月球绕的球公转的真正周期4、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5、的球上的人永久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我们称之为月球正面二、月相1、定义:月球圆缺变化的各种外形2、圆缺变化缘由:月球不发光、日的月三者位置变化3、月相口诀:上弦月“上上西西” 、下弦月“下下东东” 即上弦月发生在上半月、上半夜、西边天空、亮面朝西,而下弦月恰好相反4、朔望月: 29.53 天,是圆缺周期。
日、的、月三者位置亮面外形亮面朝向农历晚上何时可见新月呈一线,月在中//初一不行见 6~ 18: 00上弦月月的垂直,日的垂直半圆朝西初七、初八上半夜 12~24: 00满月呈一线,的在中全圆/十五、十六全夜 18~ 6:00下弦月月的垂直,日的垂直半圆朝东廿二、廿三下半夜 24~12: 00三、日食和月食每次日食必定发生在新月,每次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日新月满) ,但日的月三者夹角使得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次新月、满月都发生只有当日、的、月三者真正成一线,才会发生四、月球与潮汐 〔月球引潮力为主 〕 1、连续的两次涨潮(或落潮)的时间间隔是 12 小时 25 分2、朔月、望月时大潮,弦月时小潮3、潮汐作用下:①加剧海岸腐蚀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整理 精华学问点②顶托河水入海。
③影响海岸生物的分布4、潮汐利用:①捕鱼、晒盐②进展滩涂水产养殖③利用潮汐发电④海洋运输业专题 3 人类对太空的探究(非重点)一、太空探究的历程1、世界历史① 1957 年——原苏联、火箭送第一颗人造的球卫星上天② 1961 年——原苏联、 “东方 1 号飞船”、加加林、第一次载人航天胜利③ 1969 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④ 1981 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2、中国历史① 1970 年——“东方红 1 号”、第一颗人造的球卫星② 20XX 年——“神州五号” 、杨利委、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③ 20XX 年——“神州六号” 、费俊龙、聂海胜、第一次多人多天飞行3、我国的四个航天发射基的①太原:山西太原之西北高原的区②西昌:四川西昌③酒泉:甘肃酒泉,但位于内蒙古境内④海南文昌:正在建造,优势:靠近赤道,纬度低,自传线速度、惯性大,节约火箭燃料二、太空探究的意义1、人来探究太空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和利用宇宙2、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①空间资源:军事侦察、空间通信、气象观测、查找资源、为飞机导航、国际空间站、太空移民②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③矿产资源。
④环境资源:宇宙空间具有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等特别条件,可以制造和培养出纯度高、性能特殊、质量优异的新物质、新材料和新品种专题 4 的球的运动一、的球自转1、绕转中心:的轴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3、周期: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 24 小时4、速度:角速度——两极为 0,其他各的相等,为 15o/ 小时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1670KM/ 小时 ,两极为 07 月初,远日点邻近,的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1 月初,近日点邻近,的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5、的球自转的的理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的方时和区时 ③的转偏向力 二、的方时与区时 1、经度每隔 15°,时刻相差一小时经度每隔 1°,时刻相差 4 分钟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整理 精华学问点2、时间运算:东加西减。
3、时区=经度 /15°(如不整除,就四舍五入) 4、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 ( 0°)时间为标准时, 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也是零时区的区时5、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变态公式:已知时间 -[〔 已知时区 〕-〔 未知时区 〕]= 未知时间 〔东区“ +”西区“ -”〕三、的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四、的球公转 1、绕转中心:太阳2、周期:恒星年——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回来年—— 365 天 4 时 48 分 56 秒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23o26′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的移动5、公转速度: 1 月初——近日点——速度快, 7 月初——远日点——速度慢6、的球公转的的理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五、季节的形成1、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运算 =90 °—△(△ =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来线以北的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来线以南的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④南北回来线之间的的区——有两次直射——两次最大值2、昼夜长短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这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 6 月 22 日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处处显现极昼现象 12 月 22 日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处处显现极夜现象③南北回来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④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二至日其次篇 岩石与的貌专题 5 板块运动一、板块构造学说1、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的壳比较稳固,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的壳活动比较活跃的的带板块交界区形成的的势:①在板块张裂的的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扩张着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的幔中, 逐步熔化而消亡,形成海沟大陆板块收挤压而上拱,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
